注册

陶瓷组像还原历史记忆


来源:北京日报

现代科技、文明日新月异、飞速向前,然而陶瓷艺术家周相春的目光却在往回看,看向传统、看向土地、看向百姓。《漕运码头》取材自通州作家王梓夫的同名小说,融合了传说、史实以及艺术家的丰富想象,描绘了清早期京杭运河通州段的繁忙景象,触手可感。

把活过的痕迹留给未来

《漕运码头》、《老北京》、《京戏》等系列作品承载了周相春浓厚的传统文化情结。

《漕运码头》取材自通州作家王梓夫的同名小说,融合了传说、史实以及艺术家的丰富想象,描绘了清早期京杭运河通州段的繁忙景象,触手可感。这组陶艺雕塑分为两个主题,一为纤夫拉纤的劳动场景,一为肩扛车拉运送粮包的搬运场景。《老北京》系列刻画了十多个传统的老北京行当,如:剃头、修鞋、磨刀、烤地瓜、捏面人、拉洋车等。《京戏》系列则塑造了生动俏丽的生旦净丑京剧角色形象。

相较“天安门”系列,传统文化系列作品在注重细腻情节刻画的同时,运用了更为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漕运码头》中,粮船抵达通州码头,由无数纤夫拉向固定岸边,赤脚行水,负重搬运。前面的人几近匍匐在地,后面的伸直胳膊、侧首呐喊。拉纤者背天面地,巨大的脚掌插入泥中,脚趾分开,虽无纤绳,却足见劳动之艰辛。整组作品一字排开长达八米,几百年前古运河码头热闹繁忙、纤夫辛苦劳作的景象仿佛重现眼前。

对于传统文化,周相春认为,艺术家就像舞龙者。龙能在天空不知疲倦地奔腾舞动,靠的是身下一根根支撑着的竹竿。这条龙就象征着我们民族的文化脉络,竹竿则代表了具有各个时代特征的文化节点,而艺术家就是手擎竹竿、肩负传承与发展文化使命之人。周相春痛心于大量传统文化技艺消亡的现状,他说,舞龙舞到今天,龙身不能在今人这里塌下,艺术家当举起手中的竹竿,让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对于为何选用陶瓷作为记录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时,周相春说,泥土经过火的历练形成陶瓷,任时光流转仍能保持外形完好如初,这是先民的智慧,是真实记录历史最好的载体。秦朝兵马俑以及汉朝“抚琴俑”、“说唱俑”就形象记录了秦汉时期的习俗与艺术样式,它们历经数千年而不朽。然而,很多人并未意识到现代陶瓷艺术的重要性。周相春说,自宋以来模仿之风盛行,无论古人今人皆过分雕琢于细节,追求外在造型、釉色上与宋瓷神似,而忽略了作品所包含的记录时代的内在价值。“历史是一个流淌的河流,是活的”,若是在艺术创作上一味照搬、模仿,那文化面临的命运将是停滞不前。要保护发展文化,就要将当今时代的符号元素融入古老的陶瓷语言之中,展现传统的运河文化、京剧文化、老行当文化,同时“把当代我们活过的痕迹留给未来”。践行着这一理念,他的作品力图革新古法,加入今人的创意与构思,包括这种让瓷器呈现出泥土般质感的手法,以及将陶胎与纯粹青花瓷完美结合的技艺。在细节上,进行不同程度的夸张变形,通过契合当代艺术的审美特征,让观者近距离地触摸到传统文化的脉搏。

周相春倾注了大量心血,让那些几乎被人遗忘甚至消失殆尽的传统文化一步步走出书本与照片,以现代陶瓷的形式重新载入历史。在他手中,无论是象征通州运河文化的《漕运码头》,还是记录胡同巷口间传统行当的《老北京》、展现瑰丽京剧艺术的《京戏》,抑或是引发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人集体记忆的“天安门”系列,那些真实而经典的场景与面孔通过泥土的演绎,仿若新生,如在眼前。或许,也正因为他对真实的推崇,这些作品才得以承担起记录传统文化的使命,如同一座座纪念碑,永恒屹立于中国历史的长河之中。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郝佰云]

标签:周相春 传统文化情结 创意与构思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