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临沂治污尴尬怎解?且在阵痛中走向新生


来源:凤凰山东综合整理

山东临沂上了头条。然,这并不是一个“喜大普奔”的好事儿。 作为新环保法实施后首个被约谈城市,重压之下,山东临沂在约谈后第5天,突击对全市57家污染大户紧急停产整顿,成为全国唯一在约谈后才去停产整顿的

环保不是一个部门的事 应举全社会之力探索更好的路

长期以来环保部被指拿着棉花棍子打谁谁都不疼,愈演愈烈的环境污染迫使舆论质问与责难的“火力”首当其冲就对准了环保部门,倒逼环保部走向强势,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加大了对企业违法的处罚力度,也增加了对行政监管部门的问责措施,凭借按日计罚、约谈、行政拘留等利器,强势不言而喻。

但由于缺乏配套的缓冲政策,强势环保之下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环保并非是环保部门能够完成的事情。

环保风暴下的“临沂阵痛”,说明了污染治理不仅是环保问题,更与经济、社会等密切关联。区域性金融危机或将爆发,失业人口增多导致治安形势恶化……临沂环保治理此次“急转弯”带来的阵痛,虽远超预期,但后果却早已注定。

可以预料的是,在环保风暴之下,并随着“长出钢牙利齿”的新环保法不断显现威力,“临沂阵痛”恐怕将在更多的地方、更多的行业、更广阔的地域表现出来。或者说,“临沂阵痛”也是整个中国发展转型期的一个缩影。但很显然,这种“阵痛”的出现,并不能成为发展转型退缩的理由。在沉重的环境危机面前,走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已经别无选择,也没有退路。若畏惧阵痛而重走牺牲环境、粗放式发展的老路,那持续透支环境的后果,必然比当前要深重,甚至万劫不复。

尽管如此,临沂治污并非无可指责,而且,目前显示的问题远非临沂政府这一执行主体能够独力应对。

在执行层面,治污的决策再正确,也需要通过恰当的实施才能完整体现出来。关停污染大户,要求企业限期整顿、更新环保设备等,固然是势所必然,但同时理应对企业工人失业、引发债务危机等做好相应预案,尽可能减轻因治污引发的阵痛,以保证治污的共识。在这方面,临沂明显准备不足。治理污染的目标诉求过于强烈,转弯过大过急,负面效应集中爆发,对治污的持续性构成了障碍。

在政策层面,只注重行政手段而忽视了其他配套手段。比如,关停整顿势必增加企业负担,并催生出财务问题。因此,在治污的同时,有必要通过税费政策倾斜等方式,以优惠政策对冲企业因配合治污而新增的包袱,调动企业积极性。作为大力度治污的城市,临沂客观上还起着试点的作用,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 上级部门也有必要在事权不归地方的政策领域,试行专门政策,帮助培育可替代三高产业的新型产业,营造较为平和的治理环境,从而增强其系统性改革的色彩,为这一普遍性难题的破解积累经验。

在效果评估层面,仅仅4个月时间,仅仅依靠临沂的单打独斗,很难得出客观结论。环境治理不是一地一时能够完成的事,而必须实施跨区域、跨任期治理,方能见效。假如因为目前集中爆发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就轻易臧否,只会令地方政府望而却步。打破目前的难局,绝非临沂一地调整反思就可做到。

一言以蔽之,没有甩不掉的包袱,没有治理不好的环境,关键是能否真切认识到环境治理是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做好行政和政策、行政和市场间的统筹,如此才可能跳出临沂目前面临的困境。能否统筹治理,不仅是临沂面临的课题。(综合京华时报、新华每日电讯)

相关专题: 评论 临沂治污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任晓攀]

标签:部门 走向 阵痛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