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严歌苓:我们的现实就是小说自由度比电影大


来源:南方都市报

严歌苓认为,柏林和北京的“时差”会帮她保持独立和清醒的创作状态。严歌苓:我不会日夜颠倒地去写作,如果你纵容自己H IG H下去,作品质量肯定保证不了,写小说是个理性的艺术创作。

4

严歌苓+张艺谋

=

《金陵十三钗》(2011)、

《归来》(2 0 14 )

造神又砸神,创作是创作人的避难所

南都:这几年,张艺谋导演无论拍电影,还是生活上,都遇到不少事情,引发挺大的争议。你跟他认识这几年,怎么看这些事?

严歌苓:国内有个奇怪的现象,中国人一方面特别喜欢造神,没有个神就很难过日子。张艺谋导演做了奥运会的开幕式,拍了很多电影,又做了“印象”系列演出,大家就开始神化他。可是,另一方面,中国人还喜欢砸神,大家真的把他变成神之后,不知道张艺谋哪里辜负了他们,就开始拽下来打碎。这都是现在网络世界特别喜欢干的事。

南都:好像外界的声音那么嘈杂,张艺谋导演也没怎么出来讲话。你们两个人交流过这些事吗?

严歌苓:没有。他很坚强,也很大度,从来不困惑。他只要一埋头创作,整天就琢磨他那点事,就会忘掉那些不愉快。

我也是这么个人,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就赶紧去写作,写作就像避难所,钻进去就意味着有种H IG H的感觉。这跟打球或者长跑类似,只要超越了某种生理极限,你就感觉可以一直跑下去。写作也是,超越了心理上的极限,人就像针扎进去,什么都忘掉。

南都:你会纵容自己在写作的状态H IG H下去吗?

严歌苓:我不会日夜颠倒地去写作,如果你纵容自己H IG H下去,作品质量肯定保证不了,写小说是个理性的艺术创作。

创作经验谈

严老师的写作课:

做编剧和做小说家,没冲突

●答疑1:有一种说法是,编剧做多了,会伤害一个人写小说的能力。你写了很多剧本,也写过很多小说。你会有这样的感觉吗?

严歌苓:我不觉得。剧本也是一种文学形式,你看好莱坞里面,像《教父》这样的剧本,文字的感觉很好,几句话就把一个人的状态和性格写出来。好莱坞的剧本里面完全没有废话,动作接着动作,对话接着对话,推动着故事和人物往前走。这难道不是一个小说家要考虑的吗?你老是抱怨读者没水平,但是首先得想办法改变自己的状态。所以,我觉得,写好剧本跟写小说没有冲突,只有烂剧本才跟写小说有冲突,人都写得找不到家了。

●答疑2:严歌苓的小说,传奇性都挺强,这是你个人特别喜欢“传奇”吗?

严歌苓:因为我这些故事都是听来的,《金陵十三钗》、《扶桑》都是有原型的。故事是否有传奇性不要紧,最关键的是文字,要把文字写成艺术。《红楼梦》里面有大戏剧,捉奸的,调包的,林黛玉之死,贾宝玉出家,这都是大起大落的大戏剧。我觉得,(小说)不讲故事是不可能的,但是,你的用心不在于此,而是你的文字本身高级到什么程度,才能决定你的小说是不是纯文学。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多戏剧化啊,但是他的文字就是到了字字珠玑的地步,你看到后来反倒不会注意他的戏剧化了。

●答疑3:最近这两年,你写了两部小说都是当代中国的故事,《妈阁是座城》和《老师好美》。从历史走到当代,如何适应这样的题材和创作状态的转变?

严歌苓:中国当代的故事是很费劲的,因为要了解中学生还是得走到中学生当中去(《老师好美》),写赌徒还是要当“赌徒”(《妈阁是座城》)。我不能假装自己在那儿生活,必须回来亲身体验一段时间,才能找到创作的感觉。

●答疑4:你平时创作的状态是怎样的?

严歌苓:我这个人是自然主义者,什么时候听到什么感兴趣的故事,我就去做调查,可能花很多时间和很多钱,最后可能也一事无成。我写不出来或者没兴趣了,就让它过去。所以,我不会因为在某个题材上花了那么多心血或者那么多钱,就一定写出小说来。我已经有了自己的读者群,要写什么还是随缘吧。

采写:南都记者 许嘉 实习生 唐文隽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尤丽娜]

标签:严歌 电影 小说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