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中国抽象绘画
2015年01月21日 13:27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刘倩
当代艺术三十年,不断跌宕起伏,但“抽象”却始终徘徊于市场和学术的边缘。” 而在大学教育中,关于抽象艺术的教育更是空白,“抽象绘画教育在咱们这儿基本上没有”,多位艺术家都谈到了当下抽象艺术的专业教学现状。
成长缓慢的关注度
“抽象像一种元语言,通过一种纯语言来表达艺术家的世界观或感受,这里还有绘画性的东西,如果不强调这些,抽象艺术也就没有什么趣味。”艺术家孟禄丁在聊艺术时,会搭建起一个属于抽象艺术家形而上的理想王国,他强调艺术并不都是雅俗共赏的,尤其是抽象艺术,是自由、独立和批判的。在艺术中,他构建的是一个复杂,而且让普通人难以理解的体系。同样观点,马可鲁认为:“抽象更接近元艺术,所谓原艺术属于元本身,探讨的是艺术的规律或者是绘画的本身的语言上,解决语言上的问题,或者是逻辑上的、形式上的、精神上的种种问题,这都是不用再争议的。”
谈中国抽象绘画,最避免不了的是关于现代性的讨论:“中国当代中实际上是缺了很多课的,尤其要补现代主义这一课,我们现在所谈的抽象表现主义或是抽象绘画中的很多概念是现代主义的,要补的就是这一课。我是觉得在国外回来的这些艺术家更多的是看到了从现代主义作品的视觉性,希望以更直接的方式,在现代绘画、抽象绘画体系中建立强大的视觉经验,让后现代之路更加坚实。”马可鲁这样解读众多抽象艺术家坚持绘画的意义。
谭平说:“在中国我们对抽象艺术的了解大多都是从画册中来的,在学院教学中并没有现代主义的基础教育。后来在柏林艺术大学的5年时间,我对抽象艺术有了更多的理解。”冯良鸿说:“画抽象画开始于80年代,最初是因为好奇心,在追溯美术史的过程中必然会到抽象这部分,但那时候对抽象并没有想得很透,所以只是源于一种好奇心,想去尝试。”马可鲁说:“一开始进入抽象状态,是讲求绘画中的偶然性。后来在画册里看到西方的绘画,这些刺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资源。”这些是抽象绘画艺术家们抽象艺术的开端,在西方发展了整整一百年的历史中,中国只有三十年,但抽象艺术真正受到艺术批评和艺术媒体的关注则是2005年之后。
即使越来越多的理论家在关注抽象艺术,也在讨论抽象艺术与现代主义的关系。但这些年来却一直没有形成对抽象艺术的体系研究。“对于抽象艺术的研究者有,但目前都是个人在写文章。像栗宪庭、高名潞、奥利瓦都研究过抽象,也写过文章,但这些东西都是散的,没有一个整体的平台去推动。整个抽象艺术的理论建构太应该建立了。”孟禄丁感慨,在他看来,从90年代陆续文章的发布到最近也有不少研究者和理论家都在介入抽象,但当下介入抽象的原因大多是因为策划展览写文章,真正深入研究抽象艺术的却是很少的,尤其是在浮躁的市场环境之下,抽象理论必须要有人实实在在花时间去沉淀,去研究。
关于抽象艺术本身,反而是诸多艺术家在自我梳理,就如孟禄丁不断在媒体中发表关于抽象艺术的讨论文章。也如抽象艺术家马可鲁所观察的:“在今天看来,包括谭平、孟禄丁、朱金石、我、张伟、袁佐等,绘画中会注入观念的内容,但基本上还是追求绘画的发展,受到西方抽象绘画、中国道家甚至是绘画、书法美学的思想影响。在本土起来的也有许多抽象艺术家,可能更多的是来自于学院,更多地讲究技术和观念,他们更多地倾向观念表达,像王世龙、王光乐都做得很好。马树青则是力图排除东西方的影响,进入一个比较观念,同时又是抽象的创作。”他们都在力图建立起个人的艺术王国和抽象体系,每个人都不一样,互相探讨的问题也会岔开,也会有争论,也会有明显的相悖的不同的地方,但是都在做着抽象的努力。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