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微信集赞屡坠商家感情陷阱


来源:水母网

通讯员衣学红)微信,眼下已不仅仅是一种网络社交工具,俨然成为商家营销的重要平台。不要随意转发,自己上当受骗还散播了负能量,不仅使更多人受骗上当,也中了不法商家的圈套。

微信集赞屡坠商家感情陷阱网友遭忽悠投诉无门

资料图

原标题:微信集赞屡坠商家感情陷阱 网友遭忽悠投诉无门

水母网10月23日讯(YMG记者刘晓阳摄影报道通讯员衣学红)微信,眼下已不仅仅是一种网络社交工具,俨然成为商家营销的重要平台。一些商家早早地盯上了这块“地盘”,依靠微信易于分享传播和易聚人气的优势,将自家的商品通过微信打广告吸引顾客。

然而,伴随着这种新生事物的火爆,有关的消费投诉随之而来。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12315专线数据显示,去年烟台微信领域投诉数量为零,而今年已经接到42起投诉。2014,可谓进入了烟台消费者投诉微信“元年”。投诉微信主要问题集中在点赞送礼不兑现、礼品缩水、额外收费、数量有限、提前预约,甚至需要花钱换券等等。由于微信是新生事物,存在监管漏洞,市民遭遇了无法投诉的情况。

微信转发纠纷投诉“无门”

“为商家连续转发了5天广告,最终却被告知活动结束,不给兑现承诺。”近日,市民陈女士将烟台芝罘区一家自助餐厅投诉到了工商部门,声称其微信促销涉嫌欺诈。

陈女士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她在朋友圈里看到这家餐厅推出的微信:连续转发5天即可免费到店享用一次自助餐。按照餐厅的规定时间,陈女士在朋友圈里连续转发5天,但是随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条微信打开后内容全消失了,只显示:此内容被多人举报,相关的内容无法进行查看。”等陈女士去餐厅兑现转发微信却被告知,活动已结束不予兑现。陈女士认为,自己为商家转发信息,即为商家免费进行了宣传,商家在微信被转发后内容即看不到,让转发者无法了解到具体内容和期限,是一种欺诈行为,随后向工商部门进行了投诉。

昨日,记者与该工商部门取得联系,执法人员称,该商家辩称自己在微信上注明了活动的起止日期,后期内容被举报看不到,只能怪市民自己没有记住。执法人员表示,由于微信是新生事物,他们也从没有接触过这样的案例,活动发起者和投诉者都觉得自己挺冤,此案无法受理。

随后,记者就此咨询了烟台芝罘区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民在微信圈只是单纯转发,未出现商品交易的情况,参与者无法认定为消费者,其投诉无法视为消费纠纷,可以从涉嫌欺诈、虚假广告宣传的内容上进行投诉。记者随后联系了烟台芝罘区工商局商广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此种情况涉及网络服务商审核环节,也不属于工商管辖范围,市民可以到法院立案。最终,陈女士表示,不可能为了这件小事去耗费那么大的精力,只能自己吃一堑长一智,再也不会为商家转发微信了。

市民屡屡被商家“欺骗感情”

“各位好友,帮点个赞。”在微信朋友圈,这类让朋友点赞集赞的微信越来越多,许多手机一族动动手指头就领到免费礼品,然而也有不少市民在点赞后却得不到相应的礼品,大呼上当受骗。

昨天,记者在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投诉记录中看到,毓璜顶工商所日前接到市民宋先生和朋友两人的投诉,称在微信一家海产品公众号上看到点赞活动,集满38个赞即可获得价值38元的海产大礼包。宋先生和朋友一起互相点赞,终于集够了38个赞,去领礼包时却被告知已经领完。宋先生一怒之下投诉到工商所,经执法人员协调,商家最终补偿了宋先生和朋友的礼品。

无独有偶,龙口市沁园小区张先生参与了一家服装店集1赞抵一元钱活动,兴致勃勃地拿着89个赞去换75元的衣服,然而对方却告知该衣服不参加活动。市民马女士在参与了一则集48个赞,即可免费获得价值3980元的“浪漫海南五天四晚游”活动。集赞成功后,对方寄来一张票,但需自己支付20元邮费,除此之外,里面还有太多的隐形消费,只好作罢。记者随机采访多位市民,他们均表示参加过此类活动,但是不少都未真正拿到礼品。

“现在男女老少都玩微信,集赞活动受欢迎,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有很好的广告效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商家表示,同样一则促销信息,通过别的领域发布至少要上千元的广告费,且见效慢,而微信营销,一天内就能广而告之。“集赞换礼”也有潜规则,根据集赞数量的不同,兑换的奖品价值也不同,有的甚至要集上百个赞。然而,随着点赞营销的肆意泛滥,部分商家浑水摸鱼,许多集赞免费换取的活动,只是看上去很美,实际兑换起来有难度。

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数据显示,自今年一月起,烟台有关微信领域的投诉达42起,而在去年这个领域的投诉还为“0”起。

朋友圈代购消法难“插手”

使用微信的朋友会发现,眼下“朋友圈”里突然多了一些生意人:一些“好友”频频晒出奢侈品包包,有的推送新款衣服和美食,帮忙代购国外化妆品……随着微信的流行,微信已不仅仅是一种网络社交工具,俨然成为商家营销的重要平台。有关朋友圈的消费投诉随之而来。

一个月前,赵女士在微信朋友圈里看见朋友发的某国外品牌皮包的代购信息,一个新款皮包售价3000元,同款皮包,商场至少要卖到5000多元。由于认识卖主,而且对方称商品是托美国的亲戚捎回来的,绝对是正品,还有专柜小票手续齐全,赵女士就下狠心买了一个。然而皮包到手后,她去商场一比对,发现无论从做工还是皮料,都有很大的区别。赵女士与卖家沟通想退货,但对方却坚称是正品,并称是代购产品无法退货。

一位在烟台做网购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有些所谓国外代购,无非就是把国内生产的高仿品运到国外,再从国外寄来给你。那些每天发样品图的,都是从商家那直接拿图转发,说是自己从哪购回来的,基本都是假的。什么支持专柜验货这种,都不是在专卖店里买的,除非有专卖店小票,不然专卖店谁帮你验货?再说,很多东西专卖店根本就没负责鉴别真伪权利和这项服务,那些代购声称可以专柜验货,不过是个噱头而已。

昨日,工商消协相关负责人称,在并未进行实名制认证的朋友圈,多数卖家通过低价揽客的招数,实行先付款后发货的营销方式,在没有第三方平台监督的情况下,对消费者维权是十分不利的。微信朋友圈代购属于个人对个人的私下交易,而新《消费者保护法》保护的是经营者与个人之间的交易,微信代购没有公司或经营者,也没有营业执照,因此消费者在微信中的交易不受新《消法》保护,更不存在享受新《消法》中的7天“后悔权”,消费者维权难度较大。

网络消费存在监管真空

“许多做活动商家因为小看了微信的力量,没想到会有如此多的市民拿着赞来免费换礼,一时承受不起,便提前取消活动或是找借口不兑现。”昨日,消协工作人员介绍说,近来,利用微信点赞来搞活动的越来越多,部分商家急于宣传自己的产品,承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优惠政策,利用种种借口不兑现,导致消费者上当受骗,更有甚者在店里大打出手。

通过网络销售商品和搞促销活动的商家,在网上发布活动消息时,应该要有明确的广告发布主体,店名、活动时间以及具体地址等。售卖的商品和免费赠送的礼品都应该标明种类、数量、重量、份数等要素,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否则,就有可能涉嫌虚假宣传,影响诚信。

对于消费者而言,消费者应注意保留微信记录和数目等相关证据,在消费时,以此作为消费的凭证,来获取商品交易双方的认可。如在交易时遇到纠纷,消费者应注意在网上保留和打印有效的证据,以便进一步核实和处理。

该工作人员表示,网络消费虽然方便、性价比高,但存在着风险漏洞,特别是对网络消费的监管,目前还处于一个相对真空的状态。一旦碰到网络消费的纠纷,消费者往往很难维权。所以在选择网络消费的时候,应选择一些有实体店铺、信誉度较高、正规电商经营的商家,特别是购买食品、大宗电器和价值较高的物品,避免造成损失。

不要盲目跟风以免上当

微信购物一旦被忽悠,消费者该如何维权?市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工商部门接到消费者的投诉时,会要求消费者提供经营者真实信息,包括地址、电话、购物小票等,但是微信购物则缺少凭证。同时,微信营销大多是一对一销售,所以缺少货比三家的原则,售后服务也无法保障。

该负责人提醒市民,对于微信营销,消费者要注意核实信息,尽量选择有实体店铺的本地商家进行购买,以方便自己前去店内查看实体商品,而不是通过图片或者商家宣传。另外,微信在给交友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为不法分子违法犯罪的新型工具。因此,通过微信交友、购物等一定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更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防止被一些商业推介、销售的信息所骚扰。对商家不规范的微信集赞宣传活动,广大消费者更需要提升自身素质,不盲目跟风,保持理性。看到不能兑现或不确定性的承诺,没有公布程序的内容,不要参与,免得被他人利用。不要随意转发,自己上当受骗还散播了负能量,不仅使更多人受骗上当,也中了不法商家的圈套。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郝佰云]

标签:实体店铺 高仿品 忽悠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