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一带一路”上的潍坊作为


来源:潍坊日报

抓住机遇搭上发展便车  作为拥有海陆空交通优势的节点城市,潍坊积极作为,主动融入,科学布局,把“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与全市发展大局紧密相连。

原标题:“一带一路”上的潍坊作为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一经提出,便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内各地也争相融入。市委、市政府从战略全局的角度出发,立足长远、放眼世界,精准定位、积极对接,全力推进潍坊融入“一带一路”,抢抓对外开放新机遇,以“开放拉动”促进转型升级,呈现出全市上下多方联动、齐心迈出“走出去”新步伐的外向型发展态势,“一带一路”在潍坊大地持续升温。

互利共赢推开合作大门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已深深融入世界格局之中。透过“一带一路”两扇大门,我们看到的是一片可实现产能转移、市场开拓、资源互通的开阔地带。

去年,高密豪迈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贸易额为2100万美元。今年,该公司在泰国设立子公司,将轮胎模具、橡胶机械等产能转移到泰国。据公司负责人介绍,东南亚地区橡胶供应充足且运输成本低,轮胎需求增长迅速,在泰国设立子公司,可进一步扩大公司在东南亚地区的市场份额,对巩固公司世界轮胎模具制造基地地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据了解,像豪迈机械科技一样,我市一大批企业正在或已经走出国门,到境外开展兼并、重组、技术合作,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截至目前,我市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设立企业85家,总投资6.8亿美元,分布在20多个国家。如高密锦昉棉业在巴基斯坦开展棉花种植,昌邑石化从阿曼、也门、安哥拉等国家进口原油,诸城松源木业、顺合木业等企业在俄罗斯拥有了优质林地,大耀新材料与乌克兰A  V&Dek公司开展科技合作……“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深度融合,共同演奏出激荡人心的“丝路交响乐”。

“我市的优势产业,比如机械装备、汽车制造、石化盐化、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造纸包装等,对外关联度高,契合当地工业化的需求,而这些国家则有大量富余的能源、劳动力、技术等资源,可实现产业转移、优势互补。”市发改委负责人对记者说,我市优势产业产能过剩、资源制约等问题初步显现,发展空间受阻,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成了必然选择。

良好的产业基础成为我市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强大支撑。潍坊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禽肉和蔬菜出口分别占全国的1/3和1/10,鼓励企业走出去搞养殖、食品加工,将是农业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中国食品谷”项目正雄心勃勃地迈向国际性高端“食品硅谷”。此外,我市以品牌农业、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6个传统优势产业、9个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都具备“走出去”融合发展的潜力,将在“一带一路”上找到大展身手的机会。

抓住机遇搭上发展便车

作为拥有海陆空交通优势的节点城市,潍坊积极作为,主动融入,科学布局,把“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与全市发展大局紧密相连。

“一带一路”推动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提升“一带一路”融入度的关键。去年底鲁辽陆海货滚甩挂运输大通道开通,潍坊港的货物可从辽宁营口港登陆,直达东北内陆地区,再经满洲里,运往欧洲,驶上开往“一带一路”的列车。此外,依托潍日高速、青银高速、济青高铁、荣乌高速等交通大动脉的疏连作用,潍坊将成为“一带一路”在环渤海、东北亚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一带一路”呼唤转型升级。如果说“突破滨海”,是全市层面上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的大战略,向世人证明着潍坊转身向海,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那么,“提升市区”、“开发两河”,以及“四一三”战略重点等一系列决策部署,无不是着眼于优化升级、转型跨越、迈向“蓝黄”的生动实践。

“一带一路”引领对外开放。面对经济新常态,我市打响转调攻坚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改革带动、开放拉动、环保推动“四轮联动”,加快以“转”促“进”。“开放拉动”则被市委、市政府视为尤为重要的一环。近日召开的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议对“开放拉动”明确强调:要抓住国际市场深度调整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加快全球布局,更大力度“走出去”,更高质量“引进来”,着力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以开放促转型促发展。

融入“一带一路”,已不仅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更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

文化碰撞登上国际舞台

正在举办的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界博览会上,中国馆中的“齐民要术”让潍坊元素走进了意大利。文化的交流,让潍坊更深入地融入世界。潍坊全力打造的风筝会、鲁台会、中国画节、菜博会、红高粱文化节等节会,逐渐成长成熟,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广阔范围的人们所熟知,极大地提高了潍坊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在体育领域,潍坊更是资源充沛,出手不凡。“潍坊杯”国际青年足球邀请赛自2006年起每年举办一届,是亚洲地区唯一一项常年举办、连续性最强的青年传统赛事。

借助优势教育资源,潍坊的教育开始着重加快外向型、海洋型人才培养。在滨海区建设的山东海洋科技大学园,3年内可达数十万高校学生、3至5万海洋科技研发人员的办学规模,将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海洋经济技术人才支撑。与此同时,教育的跨国交流日渐活跃。泰国博仁大学中国—东盟国际学院,中印计算机软件学院,潍坊科技学院与韩国高校合作办学,德国GECC公司与潍坊学院合作开展建筑节能新技术利用培训项目等项目既各显神通,又聚势发力,将潍坊的未来与“一带一路”紧密相连。

搭建企业与世界的桥梁,是我市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措施。我市积极搭建了东亚畜牧产业合作平台、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平台、中日韩产业博览会、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等十大国际合作平台。其中,东亚畜牧产业合作平台将定位瞄准了国际级畜牧产品合作平台。而将于今年举办的首届中日韩产业博览会,旨在办成持续性、国字号的国际间产业博览会。同时,我市着力加快研究制定有关扶持政策,全面对接丝路基金和亚投行融资渠道,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目前,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正在制定‘一带一路’实施方案,我市也在积极研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争取上级有关政策和重大项目支持,全力服务我市融入‘一带一路’,加快转型发展。”市发改委负责人对记者说。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藏亚楠]

标签:一带一路 潍坊学院 轮胎模具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