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校园暴力,打痛了谁?


来源:人民日报

不论哪一方,父母关爱的缺位,沟通渠道的缺失,都让孩子们的心智走向了不健全,选择了施暴或忍受暴力。既有末端的惩治,也有源头的爱与关注,疏堵之间,才能让更多孩子尽量远离暴力可能的伤害。

QQ截图20150610084302.jpg

资料图

原标题:校园暴力,打痛了谁?

6月10日,微信公号“一撇一捺”发表文章《校园暴力,打痛了谁?》,全文如下:

最近几天,几段视频在网上流传,有女生被删耳光逼下跪,还有女生遭脱衣暴打。这样的新闻不新鲜,每一次引起围观无数,唏嘘散去后,悲剧还会重演。或许,暴力是人类社会无法根治的伤痛。但是,为何花样的少年会如此冷酷、残暴?那些被欺凌的孩子又缘何会遭此厄运?齿冷心寒、内心戚戚之余,不免想到一句话:没有一个悲剧是一个人的

可能,人对暴力的崇尚来自天性,在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武力是最有效的抉择,以强凌弱成为动物属性的自然选择,而人经由教育日趋文明,以后天的社会属性抑制先天的兽性。但在一些校园暴力事件中,打人的孩子兽性大发。行为失控的背后,往往是家长、学校、社会的多重失责。

无论施暴者还是受害者,家长都是逃不过的“第一责任人”。既有调查发现,欺负人的和被欺负的总是相对固定,也就是每个学校或者班级有一些人总是被欺负,有一些人总是欺负别人。往往,欺负别人的人,许多都有来自家庭的原因,最直接的就是家庭成员用暴力来沟通和解决问题,在这样的家庭成长,欺负别人似乎成了一种习惯。反观被欺负的对象,他们的家庭大多是喜欢隐忍、沉默,发生问题也总是从自身去归因。被欺负,似乎也成了一种习惯。从被害人学上来讲,这就是受害人人格。

所以,不论哪一方,父母关爱的缺位,沟通渠道的缺失,都让孩子们的心智走向了不健全,选择了施暴或忍受暴力。

对太多中国的家长而言,或是生计所迫,或是意识所限,真正能明确自身何以生养的少之有少,许多家长只将责任限定在了“养”,而将“育”推向学校,推给国家的教育。纵使关爱,也缺乏足够的技能,不会表达、不懂得倾听与沟通,长而久之,孩子丧失了爱的能力,甚至滋生为恨,用暴力宣泄,或者长期缺乏行为的正义性反馈,形成了后天的失范。

当然,从另一层面来看,缺乏的不仅仅是爱与关注,更有资源。从经验感受出发,校园暴力事件大多易发生在县城、农村、城乡结合部或者是相对而言的差学校,这意味着孩子们的原生家庭相对贫瘠。成长于这样的家庭,因本身缺乏社会足够的尊重,就难以尊重他人,同时,习惯了资源稀缺的状态,孩子会养成拼抢和无所不用其极的行为模式,没有资源就很难供养出真正的文明,当人所能调动的资源越有限,就会越倾向使用暴力。

自然,学校是孩子们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场域。校园暴力可分多种,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亦包含社会人员的侵入。就学生之间的暴力来说,也有冷暴力和肢体暴力。当前的淘汰式、竞争式的教育模式,本身就是冷暴力滋生的温床,同学之间竞争,彼此鄙视、排斥,以资源争夺为指向,用分数、成绩论英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价值理念被孩子们作为校正行为的准绳。

当一些孩子难以从学习中获得快感,对前途没有一个美好的期待,就会拉帮结伙,在欺负弱小和从同伙的崇拜中获得成就感。肢体暴力,往往是学校体制内各种冷暴力的升级与恶化。

而与此同时,在学校里,许多时候,责任主体并不明确。授课老师更多围绕文化课程及课堂秩序进行,课下、校外,老师对此并无责任,至于品德和行为习惯,那更是家长的事。班主任、政教处,大多也只能是表面上的管理,难以深入。对于学生之间的交往,因性质难以判断,很难有清晰的处罚法则,故处罚亦难以进行,果真“量刑”起来,也大多主观而随意,只要大错不犯,纵使小错不断,校方只能是默许。

一方面,孩子因欺负人而受到激励,收获了存在感、成就感、快感,另一方面又不易受到惩罚,下次他就会倾向使用暴力,形成了校园暴力的路径依赖和氛围。

对校园暴力来说,借助社会管理往往鞭长莫及。影响较小时,公检法部门一般不予介入,也不应介入;影响较大时,介入也晚了

但是,当我们上升到一个更为宏观的层面,可以看到,校园暴力在留守儿童居多的地方尤为严重,这就要重新回到家庭教育的缺失。隔代教育容易溺爱孩子,培养出无法无天的小霸王。而被打的孩子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安全感,更不敢吱声,助长了暴力的蔓延。

现代社会,人口高速流动,既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也打碎了人们对自己身份的认知。而这种身份秩序的丧失,更易使人性沉沦。从这样的角度切入,校园暴力或许不只是孩子们的问题,更是时代与社会的病痛。

每个孩子初临人世,都天真可爱,鲜少有天生的恶棍,当然,这需要基因学进一步的论证。但大多而言,暴力行为都是源于不安全感,包括对家庭、社会、小环境,正是不安全感让他们产生攻击的行为。

当社会上,充斥着躁动与不安,暴力比比皆是,必将会影响到最弱势的人群。孩子就是社会最弱势的群体,压力的传递最终指向他们。他们从成人社会习得暴力,在运用中获得激励,鲜有惩罚,校园暴力的背后,往往是青少年内在躁动和外在强刺激的合体,是在为社会埋单。

当我们谈论校园暴力,有一点可以明确,这是难以根治的顽疾,在发达国家,这一问题依然严重

那么,如何面对?或许,预防要胜于事后的处理,是最好的捷径。尤其是家长,尽可能多地关注孩子,建立信任,与孩子有良好的沟通,成为孩子遇到困难时最可靠的救济。

青少年阶段的孩子社会,更类似人类社会的早期,讲“江湖规矩”,看你够不够强大,“江湖”朋友够不够多,是不是有后台。那么,在预防上,更重要的就是减少孩子的受害性,让孩子多一些朋友,帮助孩子建立自己比较稳定的伙伴群体;再就是有良好的沟通,发生问题时和孩子一起面对,做孩子的“战友”而不是法官,不是说要一起战斗,而是一起面对。

面对校园暴力,国外曾采取过很多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同理心教育。所谓同理心的教育,实际就是价值观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亦有"人逆我逆人欺我欺"这样的价值观。在整个社会,从常人开始,普及一种普世的价值观,一种慈善的观念,只有自己痛了才知道别人的痛,别人的痛才是自己的痛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真正的意识到暴力有多么大的危害。中国有句老话叫:“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俗语,它背后有很深的文化观念以及我们家长的一种强权的作风。

当然,从直接的方式来看,在校园管理层面或许该“以暴制暴”,对暴力事件有严厉的惩治,狠刹不正之风,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学生不能以欺负人为乐。

既有末端的惩治,也有源头的爱与关注,疏堵之间,才能让更多孩子尽量远离暴力可能的伤害。

或许,只是偶然的一巴掌,就会让一个孩子的人生转向。生命无常,从不会有万全之策,但作为成人,我们应做的就是尽力,哪怕,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媛媛]

标签:留守儿童 校园暴力事件 校园管理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