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

返回首页

[第6期]未成年暴力何时休?尚需社会大合力

编辑:任晓攀 2015-06-24

21日,一段“浙江一男童遭多名初中生暴打”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受害男童在视频中被多名学生拳打脚踢后,还数次遭烟头烫伤,其不住哭泣求饶。 浙江当地警方介入,事件还未完全解决之时,22日晚,又有网友发图称,四川资阳乐至县3名未成年少女对一女孩施暴,图片中,一少女赤裸上身被三名少女包围。当地网友认出,被打女生和一个施暴者系乐至中学初中生,另两人已辍学。 两起施暴方和被施暴方均是未成年人,而近期发生的未成年人施暴事件也不是只有这两期。据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统计, 2015年1月至5月仅媒体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就有40余起,这其中山东曝光量最高。 未成年人暴力呈现低龄化趋势,这些心智正开的少男少女们为什么会热衷于“暴力游戏”?未成年人施暴该如何惩治?被虐少年又该如何消除心理创伤?最重要的是,未成年人暴力究竟何时能了?这是需要家庭、学校、法律共同参与形成合力解决的问题。

家庭是基石 孩子成长离不开爱的教育

未成年人暴力事件一旦发生,舆论第一关注的必然是其家庭背景。

许多暴力事件中,不少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亲未能尽到看护教育的责任,使他们缺乏亲情抚慰,享受不到家庭温暖,在他们人生观最需要正确塑造的时候,缺乏正确的引导。还有部分家长很容易溺爱孩子,事事都以孩子意愿为先,继而培养出无法无天的小霸王。其次还有部分家长从孩子上幼儿园起就向他们灌输不能吃亏,遇到谁欺负自己就应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等过激教育。【详细】

学校是引路人 不可只教书淡忘如何育人

应试教育下,现在的学校往往会陷入一个误区:虽把教书育人作为服务宗旨,但有时只顾教书,一味的“填鸭式”教育灌输,而忽略了孩子德育方面的培养工作,教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已被很多老师“淡忘”,这就造成很多学生由着自己性子来,由小脾气逐渐变成心胸狭隘、自私、任性、凡事以自我为中 心的大性子。

由于过分看重成绩,有时候甚至出现一种怪状:直接放弃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任其荒芜。再加上学校管理上的缺位,一些学生便伺机拉拢同学,各种 拉帮结派,看谁不顺眼,就去殴打……正是以上种种原因,这种校园欺凌现象才会如此严重。【详细】

低龄重罪怎解? 以矫为主科学追责量刑方法

以刑法等现行法规,“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低龄重罪,也都是轻罚甚至无处罚,多是象征性的警示教育。

但是频发的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的恶性暴力事件,却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低龄重罪现象,是否该有更科学的法律接位。因为有些就是无端的恶性伤害,和年龄无关。

海淀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庭法官王丽娟介绍,目前海淀公检法系统筹备建立一个未成年人关护基地,将一些有违法犯罪行为,但被暂缓起诉的未成年人送到该基地观察教育,再视其行为作下一步对策,“希望能成为有效惩戒手段的补充。”【详细】

【关注未成年暴力】美德日韩各国均有应对措施

美国的中小学安全问题比大学更为突出,尤其是在贫民区。如果拜访这些学校,就可以看到有些校门口安装了类似于机场的金属探测器,如果学生携带了武器进入校园,就会被搜出来。有些时候警察也会突击搜查校园。

德国要求所有学校要安装警报装置,一旦发生险情,将发出警报信号。在德国波茨坦市,每位老师都可以在险情发生时通过手机启动特定号码,激活警报系统。

韩国政府综合对策主要分为严惩施暴学生、保护受害学生、加强人性教育三个方面。学校和教师要负起首要责任,有权对施暴学生采取有效措施;家长的作用也不可或缺;增设24小时报警电话,警方积极介入校园暴力的治理,视情况对受害学生进行保护、对施暴学生进行监督。

政府专门成立了检查小组,监督教育那些无事甚至纵容校园欺凌的教师,文部科学省还制定了防止校园暴力问题的指导方针。为了鼓励受到欺负的孩子不要一个人承担痛苦,还开通了24小时对话热线。【详细】

凤凰网山东官方微博

为您带来最好看的新闻。

凤观齐鲁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每天获取一条独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