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农业品牌如何“系出名门”?


来源:中国科学报

12月3日,《中国农产品品牌发展报告》在北京发布,农业部表示,下一步将探索建立农产品品牌目录制度,“用最严格的方法去保护” 列入目录的农产品品牌。10年前,新疆红枣协会也曾向相关部门申请过“新疆红枣”的商标,不过,和五常大米协会不一样,新疆红枣协会的商标申请并没有成功。

农业品牌如何“系出名门”?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原标题:农业品牌如何“系出名门”?

本报见习记者胡璇子

近几年来,中国的名优农产品似乎陷入了一个走不出的梦魇—谁“火”,谁就逃不出屡被“山寨”的命运。

9月下旬,阳澄湖的大闸蟹才刚刚开捕,市面上各种假蟹却早已“横行”,业内人士分析,市面上300只螃蟹只有1只“系出名门”。

10月,正值新米上市的季节,黑龙江省五常大米协会会长张汝辉的一番话引起了舆论的一片哗然:上海市面上92%的五常大米掺假。

11月,真褚橙还挂在树枝上,市面上假褚橙的出货量已达真褚橙的10倍以上……

不过,这样的现象或许将在不久的未来得到改观。

12月3日,《中国农产品品牌发展报告》在北京发布,农业部表示,下一步将探索建立农产品品牌目录制度,“用最严格的方法去保护” 列入目录的农产品品牌。

山寨现象严重

“天下大米乱五常”,这一句话,道出了近年来“五常大米”的困境。

黑龙江五常大米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的“地理标志产品”,早在1997年,五常大米就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申请注册了可保护原产地名称的证明商标。

五常市全市共有400余家企业具备使用“五常大米”商标的条件,五常大米协会为这些企业统一印制了不得用于流通的包装和标志,这些包装和标志实行封闭式管理,统一配送。

然而,“五常大米”还是被“山寨”了。

张汝辉曾向媒体表示,五常稻谷的年产量约100万吨,折算成大米,也就是13亿斤,全国一人一斤还不够,而市场上,全国各地都在叫卖五常大米。

10年前,新疆红枣协会也曾向相关部门申请过“新疆红枣”的商标,不过,和五常大米协会不一样,新疆红枣协会的商标申请并没有成功。

“当时的想法是只有真正产于新疆的红枣才能使用"新疆红枣"的商标,而且必须是具备相应资格的协会会员才能使用。”新疆红枣协会会长李根才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这个商标没有申请成功。”

如今,新疆的红枣和五常的大米一样,饱受“山寨”的困扰。“这种现象在内地还是比较严重的。”李根才说。

据他分析,对新疆红枣的“山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把其他地方生产的红枣掺到新疆红枣里一起售卖;二是别的地方的红枣借用新疆红枣的包装和商标。

为维护“若羌红枣”原产地品牌,今年11月,新疆产枣大县—若羌县的工商局曾赴疆内外红枣主要销售市场,开展维权打假行动,查获侵权红枣79吨。

李根才说,他担心泛滥的山寨新疆红枣,将对新疆红枣未来的市场份额产生负面影响。“该吃的不吃了,爱吃的少吃了,新疆红枣渐渐就会没有了市场。”

相关专题: 临沂农业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宋佳]

标签:品牌 品牌培育 农业品牌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