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沂水县崔家峪豆腐:旋乾磨上流琼液煮月铛中滚雪花


来源:琅琊新闻网

一物降一物  说起崔家峪村的豆腐,现年53岁的村民王增友做的豆腐堪称一绝。现在,崔家峪豆腐坊选用的豆子大都是东北豆、安徽豆,“本地豆子油性小,做出来的豆腐不劲道。每天下午五点左右,豆腐坊的师傅们就开始忙活起来,清洗豆子,洗去表层浮尘杂物,淘洗到水至清即可。

年逾八旬的村民高站美,从30岁就开始做豆腐,这一做就是30年。回忆起当年的场景,豆腐西施高站美记忆犹新,“山里,春秋两季蔬菜少,加上农忙,各家各户没工夫炒菜。豆腐卖得最火!”高站美说,崔家峪的豆腐不按斤卖,按方,十年前一方豆腐一元五角,现在一方豆腐五元。  “崔家峪的豆腐,大方的!”日照、连云港等地的商贩往山里贩运海货,临走时一定会捎上崔家峪的豆腐,“大大方方的豆腐,大大方方的品质,大大方方做人!”  

早年间沂水当地走亲戚也习惯包上一包豆腐。话说包豆腐用的大都是梧桐叶、菠萝叶。崔家峪村西南方向20公里开外的院东头镇盛产菠萝叶。每年端午节采摘菠萝叶,晒干后储存,可以一年包豆腐之需。用时,只要将菠萝叶用清水打湿即可。在缺粮食的年月,菠萝叶很少用来包粽子,大都用以包豆腐、熟食之类所需。总结下来,崔家峪豆腐之所以出名,其一,用酸浆点豆腐。其二,整个加工过程不使用任何添加剂,做出的豆腐质地鲜、嫩。其三,这里的豆腐不按斤两卖,按方卖,销售方式有别于其他地方。  

崔家峪的豆腐依其品质而扬名,这个村很快便成了远近闻名的豆腐村。豆腐给这个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于是,这个村只要男娃说上了一门亲事,家里必定会给买盘石磨支在新家的院子里,小两口全靠这盘磨养家。  一代传一代,崔家峪传统的豆腐加工技艺得以延续至今,品质不变,依然是原汁原味的山里豆腐。

崔家峪和玉环坟

崔家峪村,传说是当年瓦岗寨英雄、隋唐美男子罗成的妻子崔玉环的家乡。罗成先后收了十二个妻子,这崔玉环就是他最后收的一个。在崔家峪村有一座用大石头垒筑的坟子,远看像一间小石屋似的,据说这就是玉环坟,至今保存完整。  

隋朝末年,隋炀帝无道,税捐徭役,加上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迫使天下英雄豪杰聚居山林,占山为王。山东的尤通、程咬金、秦琼、罗成、史大奈等绿林好汉都曾在瓦岗寨聚义。隋末唐初,罗成投奔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战,剿灭隋军。有一年,罗成从沂水经过,来到摩天岭东面的一条山谷之中,时已日落西山,罗成感到又累又饿。他走进一个小村庄,来到一户门前去叩门,开门的是一个老头。  

老人一看罗成的模样英俊潇洒,不像是恶人,就把他让进屋里。这位老人姓崔,卖豆腐为生。他做的豆腐有着祖传秘方,好多地方做豆腐是以石膏或卤水点锅,做出来的豆腐没了豆腐应有的醇香。而这老头做豆腐则用酸浆点锅,酸浆本来就是豆腐内压出来的浆发酵的,所以点出来的豆腐不仅不改其味,而且使豆腐鲜嫩柔软,别有一番风味。罗成自报家门,老人甚为欢喜,马上叫女儿为客人准备饭菜。老头的女儿崔玉环只有十六、七岁,穿的虽然破旧,但干净利索,显得十分可爱。不大工夫,崔玉环端上一方热气腾腾的鲜嫩豆腐来。罗成饿极了,吃得还真香。 

 第二天,罗成一出门,看见崔玉环比昨天晚上显得更清秀了。罗成很喜欢崔玉环,就对老人说:“老人家,你要乐意,就让您的女儿给我做压寨夫人吧!”老人一听很高兴,就让女儿过来拜见了罗成。其实崔玉环对罗成也早有意,两人一拍即合,拜堂成亲,崔玉环成了罗成的第十二个妻子。罗成虽然在这个村子里逗留短暂,却与这里的村民打得火热,罗成这一鼎名人物在当地传得沸沸扬扬,妇孺皆知。  

临行前,罗成掏出一锭银子对崔玉环说:“现在战事吃紧,我得马上回去,一旦打败了隋军,我就回来接你……”崔玉环和罗成洒泪而别。没料到,这次分离竟成永诀。罗成回去后不久,遭到太子建成、齐王元吉陷害,中苏定方之计,被乱箭射死。不久,崔玉环也伤心而逝。村里按照越国公夫人的葬礼,专门请来石匠,修造了一座石墓,把崔玉环埋葬在了村头。人们都管这座坟叫玉环坟。年长日久,周围长满了杂草。直到现在,这座孤坟还孤单单地立在哪里,就像崔玉环站在那里远眺盼望罗成归来。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罗成之妻崔玉环,就把崔玉环所居住的小山村取名为崔家峪,当年罗成曾吃过的崔家峪豆腐也成了地方名吃。 

 传说毕竟是传说,当地民间广为流传的玉环坟并非唐代罗成之妻崔玉环之墓。据考证,此墓葬为崔姓一未嫁之女,此传说系由艺书中罗成故事附会而成,并非历史真实。

相关专题: 临沂农业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宋佳]

标签:豆腐加工 豆腐西施 豆腐制作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