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记者收入地位下降 韩日媒体是中间力量
2013年11月08日 08:46
来源:环球时报
【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 编者的话:今天是中国一年一度的记者节,中国记者职业状态总体来说并不乐观。【环球时报驻美国、英国特派记者 温 宪 孙 微 驻韩国、日本特派特约记者 万 宇 孙秀萍 驻印度特约记者 陈 晨】
数字时代,只有最好的传统媒体才能生存
伦敦的很多记者都在观望,哪些主流报社会关掉印刷机转向依靠数字媒体来生存。从大趋势看,英美主流传统媒体的前景似乎很悲观。随着媒体业务的萎缩,工作职位也在不断缩减。但伦敦《都市生活》杂志的记者帕特里克却不这样认为,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社交媒体的兴起意味着,只有最好的传统媒体才能生存下来。”帕特里克说,新闻行业一直处于挣扎状态,现在更是如此,未来的关键在于记者的适应能力,好新闻的重要性并没有改变,但是做新闻的环境正在迅速改变。
在欧美学者看来,媒体人只有尽快适应形势的变化才能找到出路。伦敦城市大学的新闻系主任乔治·布罗克在其论述中提到,每当经济、法律、技术和文化有所转变,新闻业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可以说,媒体人的重新开拓和实践才是新闻业不断发展的真理。
韩日媒体人仍是社会中间力量
在韩国,大约每2000人中就有一名记者;在日本,全国性报纸《读卖新闻》的日发行量能达到惊人的千万份……这表明,无论是记者这个职业,还是传统媒体本身,在东亚国家都依旧举足轻重。在韩日媒体同行看来,虽然媒体的传播形式在不断转变,而且韩日面临着记者“过剩”与“流失”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但拥有专业素养的媒体人仍是东亚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
根据《韩国言论年鉴2012》的统计,截至2011年,韩国共有24553名记者,相当于每2040个韩国人中就有一名记者,其中报刊记者1.5万多名、广播电视记者3000多名,正式的网媒记者6234人。韩国三大韩文日报之一《东亚日报》的国际部部长河宗大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记者在韩国仍是受人尊敬的职业,当然与十几年前相比有所下降,但现在仍是大学生最向往的职业之一。河宗大说,《东亚日报》招聘时的竞争就算得上千里挑一,刚入职的记者收入甚至比刚进入大企业的职员还要高。谈到是否愿意让子女继续干记者这一行时,河宗大说,这要看孩子自己的选择,记者在韩国是很有魅力、令人感到新奇的职业,作为时代的记录者,可以体验到同时代的各种职业、各种人的生活,当然它也是非常累的职业,需要很多努力,四处奔波。
最近两年,记者和媒体的“过剩”导致韩国人对媒体的评价开始降低。2012年韩国媒体受众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记者的信任度只有2.81分(满分5分),对记者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贡献度的评价为2.87分和3.18分,与2010年调查结果相比均有下降。究其原因,网络媒体的发达导致许多“业余记者”的出现,这些缺乏新闻专业素养的人导致“假新闻”、“软文”泛滥,影响到韩国媒体人的整体形象。
河宗大表示,韩国国家不大,传统媒体众多,竞争本身就十分激烈。再加上网络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崛起,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这使得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但传统媒体始终受到韩国总统府的重视。今年4月24日,就任即将2个月的韩国总统朴槿惠在总统府宴请了46家主要媒体的高级编辑和高级记者,介绍她就任以来的工作进展,并听取媒体人士的意见。5月31日,朴槿惠又借执政百日的由头在青瓦台绿地园和专门负责总统府新闻报道的记者举行午餐会。会上,朴槿惠向记者感慨“不知道这100天是怎么过来的”、“有时候真希望一天能有48小时”。但韩国的女总统也风趣地谈到一篇描写她穿着打扮的报道,她说,很高兴看到这篇报道后面有网民留言表示“因为有了女总统韩国才有这样有意思的新闻”。据悉,在韩国总统府正式登记采访的韩国记者多达212人,来自107家韩国国内媒体。据韩国媒体介绍,2012年因管理层压制报道时任总统李明博的负面新闻,曾引起韩国电视台文化广播公司、韩国联合通讯社记者的抗议和罢工。
韩国“总统府记者”有点像美国的“白宫记者”或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记者”,在日本,同样有专盯首相官邸的记者。过去,日本首相官邸或外务省等重头采访都只对传统媒体开放,但现在网络媒体的记者、自由撰稿人的身影也活跃在这些重要场所。据日本新闻协会的调查,最受日本民众信赖的媒体仍是电视(NHK电视台信赖度最高,达70.1%),报刊次之(信赖度约为69%),最低的是网络(信赖度仅为53.3%)。这样的数据并不能让人轻易下结论说,日本传统媒体受网络媒体的影响会不大。日本一家经济类大报的记者说,纸媒的广告收入因为网络媒体的日益兴起而逐年下降,结果他们报社记者的奖金也跟着逐渐减少。
收入相对下降只是日本媒体人面临的一个压力。在日本某大报工作近30年的一名同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日本,成为一名记者需经过严格的考试和面试,要具备很高的专业素养、写作能力和吃苦精神。那些专门“跑”政治、外交、司法口的“跟班记者”最辛苦,因此,现在的日本年轻人更愿意“跑”文化、社会生活等比较轻松的部门。据日本新闻协会公布的数据,日本现有记者人数约4.2万,而2000年时这一数字多达5.6万人,这表明记者流失的速度相当之快。
印度青年视记者为理想职业
在亚洲,印度也是个“媒体大国”。印度近7万种报刊的总发行量超过2亿份,而且大多属私人和财团所有。印度媒体人认为自己可以进行自由独立的新闻报道,在外界人士看来,媒体人的地位也还相对“光鲜”。
“在印度,好像没有‘狗仔队’这样的词来形容娱乐记者。”在印度中印商会工作的印籍员工阿军这样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这名印度青年看来,媒体行业在印度仍很受欢迎,不少大学毕业生都将媒体行业作为职业选择。相比之下,媒体从业者的收入在同龄人中也偏高。阿军说,印度记者的地位相对较高,受人尊敬。由于以“宝莱坞”为代表的印度影视娱乐业很发达,娱乐记者比较吃香,在印度,很少有对娱乐记者的歧视现象。
但在印度做记者同样存在风险。2011年6月,印度《正午报》专门报道黑社会新闻的老记者杰伊·戴伊被怀疑遭黑社会买凶枪杀。今年8月,孟买发生一起某英文杂志女摄影记者被轮奸、男记者被毒打的恶性事件,引起印度很多摄影记者的抗议。印度畅销周刊《Outlook》的一名资深编辑在和《环球时报》记者交流时表示,和中国不同,印度还没有全国性的记者节,据他所知,印度记者权益受损时,记者工会往往也不起什么作用。
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度资深媒体人已从业30年,前不久刚从中国出差回去。在谈到社交媒体对印度传统媒体的冲击时,他表示,两者关系是相互补充,无法相互替代的。比如,印度地区性传统媒体近些年呈现上升势头,原因之一是印度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差异较大,随着地方势力的发展,地方传统媒体越来越受重视。这对传统媒体的从业者来说是个好消息。尽管印度媒体相对独立,但背后的老板却有自己的政治立场,因此,记者们在涉及报道“站在报刊背后的政党、财团或政治人物”时会有所选择,或低调处理。【环球时报驻美国、英国特派记者温宪孙微驻韩国、日本特派特约记者万宇孙秀萍驻印度特约记者陈晨】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