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聊城小伙行进18天 创作“故土滚进京”


来源:聊城新闻网

原标题:一路向北,聊城小伙推土球徒步进京 聊城小伙李知遥 第一天 第十七天 路,走了十四天,方向只有一个;旅途,488公里,目的地一直未变;一抟故乡土,从山东聊城郊区农田滚向北京。 聊城小伙李知

经历 道路崎岖不平 用手和脚推着土球前进

作出了决定,李知遥开始查找路线,并尽可能考虑路途中会发生的所有事情,包括最坏的结果。此外,他还需要带上足够的路费、吃的东西、衣物、地图、充电器——这些都是此行必须要做的准备。

当然,基本的工具比如锤子、剪子、刀子也必不可少。为了完整记录下整个行程,他还将照相机、小型摄像机、硬盘和笔记本电脑带在身边。

李知遥摸出地图,用笔画了一条连接起点和终点的直线,他要在尽可能靠近这条直线的地方找路。一切准备就绪,4月3日上午9点,他从家乡聊城经济开发区的一处农田里攒了一块泥巴,开始向北进发。

晚上6点,他徒步走了22公里,到达贾寨镇,在附近找了一家简陋的旅馆,住了下来。

第一天,李知遥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道路崎岖不平,球体会破碎。路不好走他也得继续走,球体破碎就停下脚步,用红麻绳把球捆绑固定一下,用手和脚推着土球继续前进。用球滚动时粘起来的土让球不断变大,一天下来,土球已经有一个拳头大小了。

第二天早上9点,吃罢晚饭,李知遥背上行囊,又上路了。在接下来的十余天时间里,他每天早上9点出发,晚上6点左右在附近找旅馆住下歇息,每天徒步行走二三十公里路程。按照他预想的正常行进速度和计划,在毕业展之前,20多天之后,他将推着一个比现在大得多的土球,踏进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为了让土球更好地滚动,李知遥曾设计了一个耙子,耙着球向前走,不过耙子并不好使,很快坏掉了。在路上的大部分时间里,李知遥只能用手和脚让球滚动起来。

最难熬的一天出现在4月14日。十天来的奔波让李知遥备感疲惫,傍晚时,他开始感觉头不舒服,找附近的一家小旅馆住下,推门进入房间之后,他一下子扑倒在床上。那天晚上,他经历了一次剧烈的头疼,几乎没怎么睡着。出发前准备的头疼药发挥了作用,第二天他的头已经不那么疼了,一早吃罢早餐,李知遥又背上行囊出发了。

感动 导师关注 同窗帮助 家人支持

在这次“故土滚进京城”行动中,李知遥的同窗在细节的注意事项和整个过程的记录方式上,为他出了很多主意。

父母也给予了他足够的信任。“父母对我这次的活动,首先是十分支持的,但也担心我在路上的安全。”李知遥说。

不过,最令李知遥感到感动的,是导师一直在背后给他默默支持。

4月6日7点27分,吕胜中在他的个人实名认证博客上写了《李知遥,<故土滚进京城>正在进行时》。文章图文并茂,记录了李知遥4月3日第一天出发到4月12日这十天的时间里,每一天遇到的情况,还精心挑选了网友的留言和评论,以及他与这些网友的留言记录,一并放在网上。

吕胜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知遥的导师。从一开始,他就一直在关注着自己学生这次的毕业作品创作,不断更新微博和博客,记录下历程中的点滴。4月14日,他再次更新博客,将李知遥的最新进展公之于众。

“吕老师一直引导着我明确这个行动的意义,他同意我实施这个行动就是他对这件事价值的肯定,也让我更有信心做下去。”李知遥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

在吕胜中看来,他之所以关注这件事,并不是因为李知遥要完成毕业创作,而是他觉得在一路风尘中,一定会发生不可预知的故事——那个泥球在滚动中会出现怎样的变化?作者在体验中会经历怎样的精神历程?

在吕胜中的博客中,记录有他与李知遥之间的对话,他一直在不断引导学生明白行动的意义,并且对行动具体如何实施和李知遥进行沟通,字里行间,像是两位老朋友在交流。

李知遥行走第五天,有媒体记者给吕胜中留言,要求对李知遥进行采访。出于对学生创作环境的保护,对于这个要求,吕胜中婉拒了。“刚开始的阶段还需要不断解决遇到的问题,他需要冷静,土球也很小,效果不好。建议最好不要陷入媒体干扰,在将进京的时候采访会比较好一些。”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张太岭]

标签:土球 聊城 硕士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