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青岛威海路20年长青老店关门 称因竞争激烈负担重


来源:青岛早报

作为青岛第一批连锁超市,长青目前的境遇不禁让老青岛人唏嘘。和长青一样有着青岛供销合作社血统的一家大型商业集团,目前在我市已有40多家门店,其中最小的一家门店规模都在3000平方米以上。

20年长青老店未常青

原标题:威海路20年长青老店关门 称因竞争激烈负担重

作为青岛第一批连锁超市,长青目前的境遇不禁让老青岛人唏嘘。近日,位于威海路与长春路交界的一家长青连锁超市悄然闭店,至此,长青连锁超市从青岛的中山路、台东等主流商圈正式退出,撤守李沧一带。与此同时,可好24小时便利店正式入驻原威海路长青超市,忙着装修开业。理论上,长青超市与可好都是出售市民日常所需商品的商业网点,但老牌的长青超市近年来持续萎靡,各种现代化的便利店却大肆扩张,岛城的商业布局正上演着一出你退我进的戏码。

长青20年老店歇业

在老青岛人的心目中,长青和海滨一样,都曾是品牌商业的代名词,承载了一个时代的消费记忆。然而近年来,随着新的商业业态崛起,岛城商业竞争日益白热化,一些老名牌面临生存危机,长青便是其中之一。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威海路与长春路交界处看到,曾经传统的绿色大门头如今已被橙银相间的 “可好”门头所代替,里面五六十平方米的店铺没有遗留下半点长青连锁超市的踪迹,装修工人们正在赶工,可以看出来,一家现代味儿十足的24小时便利店即将出炉。记者走到旁边一家房屋中介打听,中介姜老板表示,这家长青超市在这里差不多20年光景了,平时生意还可以,大家买个油盐酱醋也挺方便,不知什么原因,大概1个月前突然关门,之后便有一家便利店接手,开始装修。“现在超市这么多,工资和房租又高,肯定不赚钱才撤了。”在长青超市旁边常年摆摊卖粽子的老板说,她过去经常在长青买东西,但仅限于急用的东西,毕竟不远处就有利群、沃尔玛这样的大超市。长青关门前,她听长青的内部人说,这个地段好,当然租金也不菲,加上原来的老员工逐渐退休,新员工对工资的要求较高,导致经营成本直线上升,而销售又没有什么起色,所以退出也在情理之中。

发展不畅接连退守

据公开资料显示,青岛长青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企业拥有以“长青”为品牌的50多家直营连锁店,以及干菜调味品、糖酒副食品、生活日用品3家大宗商品配送中心。另外,还有1处8000吨的冷藏厂,1处大型灯具市场,一处汽车配货市场,二处配送中心。

威海路门店长青是旗下最老的门店,大约有20年历史。而记者了解到,中山路门店也曾是其主力门店之一,只是后来随着中山路商圈的没落,早在多年前就关门大吉。可以说,威海路门店的关闭意味着长青从主流商圈退出。虽然长青连锁超市逐渐离别主流商圈,但最近几年也做了一些努力。2009年10月,长青与东泰联手在兴隆一路上打造了一个农产品配送中心,同时举办了岛城首届农产品“农超对接会”,然而坚持了两三年时间,该配送中心就基本停转,而旁边的长青连锁超市也是人气冷淡。据青岛市供销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配送中心仅向东泰佳世客配送少量水果,其他业务都停了,“这个项目算是失败了。”

长青:正常调整退居李沧

昨日下午,记者拨通了青岛长青股份有限公司的电话,办公室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关闭威海路门店只是公司做出的一个战略上的调整,不涉及其他问题。在谈到长青这两年在连锁超市上的发展时,该工作人员不愿多说,只是告诉记者,目前长青在青岛仍有10家左右的门店,多集中在李沧一带。关闭威海路这个门店不是说长青要放弃经营连锁超市,如果以后有好的选址他们仍然会继续开店。

负担重 转型慢

作为长青的“老东家”,青岛供销合作社对其的前世今生最为了解。据供销社相关人士介绍,长青的前身是青岛果品公司,上世纪90年代,长青被打造成为了青岛第一批连锁超市。由于连锁超市的资金投入大,前期不挣钱,长青连锁超市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大约2005年前后,长青正式改制,供销社社有资产退出,长青彻底成为一家民营企业。然而,其接过来的同时还有不小的历史包袱,转型慢,此后也没能有好的表现。“长青现在的发展重点也不是连锁超市了,他们除了灯具市场还有一些配送中心。”这位相关人士这样说。

和长青一样有着青岛供销合作社血统的一家大型商业集团,目前在我市已有40多家门店,其中最小的一家门店规模都在3000平方米以上。“我们也布局了不少传统的社区门店,但规模都不小。”这家集团的市场部经理告诉记者,在眼下这种商业竞争白热化的时代,准确的自我定位是商业网点存活的前提,要不有规模优势,要不有品类特色,他们集团的直营连锁店都是以规模取胜,无论社区店还是百货店,价低、品类全是其最大的优势。对于长青的萎缩,该经理称,长青的门店定位社区商业,但它们大到三五百平方米,小到几十平方米,规模优势自然没有,而商品结构上也多是传统落后的,并没有根据消费人群及消费习惯的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导致战线一再收缩。

商业网点布局打便利牌

长青连锁超市退出威海路,便利店接手入驻,其实反映了岛城商业网点格局的大变革。从我市提出“8分钟居民消费圈”开始,“便利”二字便成为岛城商业发展的向导。截止到去年9月份,青岛七区 “8分钟居民消费圈”覆盖率从83%提高到87%以上。据介绍,围绕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发展档次、方便居民生活消费,青岛持续打造居民日常生活“8分钟消费圈”,重点加快国际品牌连锁店的引进和布局进度,重点在七区的社区内,鼓励和支持大型流通企业通过新建、改造、整合等方式,发展中型超市、小超市、便利店、餐饮店等8种必备性业态的连锁网点。要求能够为周边居民提供“四便利”服务,即时间便利、距离便利、消费便利、服务便利。

事实上,岛城商业网点发展早已呈便利趋势。2002年,青岛市出现第一家24小时便利店,仅10年后,24小时便利店已是随处可见,100米内同时共存两三家也不是稀罕事。目前,可好在青岛有120多家门店,迷你岛也布局了61家门店,小小的便利店已成燎原之势。“便利店也在不断改进商品结构。”可好副总经理姜珊称,便利店生存最重要是选址和商品结构,后者则是要根据周边居住人群的消费习惯精选商品品类,总体来说定位目标人群20岁至40岁,价格不是第一位的,能方便买到所需商品才是最重要的,“比如日常所需的中高品质的快消品、简单热乎的快餐等,都是新兴便利店超越传统小超市的优势所在。”

此外,记者还调查发现,随着社区商业模式的成熟,过去传统、单一的小超市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没有大规模的商业品牌支撑,社区商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随着市民对社区商业发展要求的提高,众多商业大鳄加入到这个团队中来,加剧了竞争。”青岛市商业联合会会长孟广耀表示,大而全或小而精是现代商业发展的两个特点,要不如百丽广场、麦凯乐这样的shop-pingmall、大商场,要不就是便利的社区商业。但即使是社区商业也在规模上或特色上不断升级,所以如今社区商业要想存活也必须找准定位。

相关新闻:

标签:长青 老店 威海路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