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济宁采煤土地大面积塌陷 农民另谋生路:顺点煤炭


来源:法治周末

原标题:山东济宁采煤土地塌陷 农民另谋生路:顺点煤炭 塌陷的济宁 济宁全市因采煤已累计塌陷土地47万亩,其中绝产30万亩,涉及11个县市区、30多个乡镇、400多个村庄。同时,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塌

原标题:山东济宁采煤土地塌陷 农民另谋生路:顺点煤炭

塌陷的济宁

济宁全市因采煤已累计塌陷土地47万亩,其中绝产30万亩,涉及11个县市区、30多个乡镇、400多个村庄。同时,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塌陷土地会以每年4万余亩的速度递增。

法治周末济宁讯(记者 孟伟阳 姜东良)  

“杨树成排,砌石围塘,水波荡漾。”这样的画面不是在我国南方,而是在北方城市——山东济宁下辖的兖州市。与南方自然成水不同,这里的水域是由挖煤导致地面重度塌陷4米到12米,进而涌出地下水以及汇集季节性降水而成。目前的济宁,采煤塌陷地共计47万亩,其中常年积水的重度塌陷地占了近50%。

值得注意的是,济宁地下煤田和地上良田的重合率达80%以上,因而采煤塌陷地绝大部分是耕地。

那么,随着煤矿资源的日益枯竭,如何保障失地农民正常生产生活、实现塌陷地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就成了不可小觑的社会问题。

塌陷地变成水塘

近日,法治周末记者赴邹城、兖州等地,了解塌陷地区的实际情况。

蒋勇(化名)原来是邹城市双桥村的一位普通的农民,可当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修补捞虾的箱网。

如今,他已经是近200亩水塘的看护者。

“我是替亲戚看着这150亩水塘,水塘里已经放了5吨鱼苗,另外50亩是我在7年前就开始占着养鱼了。”蒋勇说。记者看到,蒋勇已经在附近的煤矸石堆上搭建一间彩钢房,水塘边上停也靠着买来的一艘小木船,附近还有圈养的鸭和鹅。按照设想,蒋勇的亲戚还要在附近盖饭店,试图打造一个供人游玩的“渔家乐”。

塌陷之前,这200亩土地是双桥村的普通农田。去年上半年,其中的150亩水域还是种着杨树的洼地,属于中低度塌陷地区。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这片土地逐渐“上水”成了重度塌陷地区,在“上水”之前,附着的杨树已经被村民挖走卖掉。蒋勇介绍说,洼地变成水塘,如何管理,东滩矿具有决定权。

记者了解到,东滩矿是兖矿集团的下属煤矿,已经开采多年,但所在地域仍有较深的煤层没有开采,这就意味着将来会有更多的塌陷地,而既有的塌陷地还会继续下沉。

在谈及水域承包问题时,蒋勇坦言,自己的50亩水塘和亲戚的150亩都没有与村集体签订承包协议。原因之一就是水塘会继续塌陷,也有可能面临损失,所以村集体也不好管。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在兖州市兴隆庄镇小疃、后小疃等村的塌陷水域上,来自邹城邢村的两兄弟也正在经营鱼塘,同蒋勇一样,他们也没有与当地村集体签订承包合同。

中心店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告诉记者,失地的农民基本上是按照“谁占谁用”的规则强占重度塌陷土地水域,村里一些有头有脸、势力较大的人就成了水域的霸占者,另外一些普通的村民对此颇有怨言。

据其透露,在政府开展大规模的综合治理之前,济宁许多的重度塌陷土地水域基本上都是这样一种无序的状态。

此言不虚。从邹城到兖州的255省道上,记者看到路两边这样的水域还有很多,在随机采访的几个水域经营者中,与附近村集体签订承包合同的微乎其微。有的表示,即使要签也不会有很高的价格,也就是30元至100元每亩之间。这个价位差不多是当地正常土地承包经营价格的六分之一。

农民另谋生路

小疃村是兖州市最早出现塌陷的村庄之一。2006年,小疃村的两千余亩村集体田地因为挖煤都已塌陷,并且被确定为压煤村庄,被迫整体搬迁至兴隆庄镇政府驻地附近。同小疃村420户村民一道搬迁的还有后小疃村、汪庙村以及道沟集。这4个村庄被合在一起称作“四庄新村”,归兴隆庄镇道沟社区管理。

很多“四庄新村”的村民不会忘记在搬迁之前、在自家房屋上所修建的“碉堡楼”。如今,这样的碉堡楼群仍然是塌陷地区的一道“亮丽风景”,在许多村庄可以看到。

在兴隆庄镇大庙村,记者看到约90%以上的农户都在自家的房子上盖上了“碉堡”,其特征也十分明显——楼层一般是3层到5层,窗户很小且没有窗棂,外墙用水泥涂抹、很少刷漆,用料简单、结构四方、存在一定的危险。

大庙村原村主任刘德年告诉记者,盖这种楼就是为了将来能够在搬迁安置补偿的时候,能够“多量些平方”。

但他也表示,大庙村里的碉堡楼都是“搭工搭料”,短期内大庙村整体搬迁基本上不可能,因为离兴隆矿主矿生活区较近,村地下就算有煤,也不可能开挖的。

不过,许多村庄的碉堡楼确实“起到了作用”。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兴隆庄镇镇政府东南及西北方向开工建设的兴隆社区和滨河社区,就是为了实现塘子村、后樊庄等8个村庄在明年中旬的整体搬迁,而在搬迁之前,依据这些村“碉堡楼”的实际面积确定每户的补偿额度是必须的。之前,“四庄新村”的居民的碉堡楼基本上是按照每平方米300元的价格由兖矿集团补贴。

在当地农民看来,这种建楼行为其实是为自己家庭买个“保险”,因为现在种地已经不可能成为主要收入了,很多村庄人均田地面积已经不到0.5亩。

水域基本没有人管、田地面积日益减少,许多失地农民因此不得不另谋生路。

刘书杰是兴隆庄镇田庙村的一名中年妇女,目前除了偶尔照顾家里的一分地,她还在村附近的塑编厂打工。因为夏季工业限电的原因,她所在的工厂目前一个月只开工十来天。每个月的工资也按照工作日数结算,平常月收入都在2000元左右。

“我们这儿打工的地方比较多,有啤酒厂、塑编厂,还有个人经营的煤炭运销厂,不打工在家里也没有事情做。我老公也在附近的厂子里打工,每个月加起来有4000多元钱的收入吧1刘书杰说。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谈及生路,受访者说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打工”。兴隆庄镇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兴隆镇总体上讲劳动力紧缺,但凡有劳动能力的农民都能在附近的厂子里做工,工资都在2000元左右。

除了正常的打工,煤矿区还衍生出不少非法营生,例如在兴隆矿主矿附近,记者就遇到了十几名“顺手捡煤”的“煤猴子”。每当煤炭装车之前及之后,他们总会爬到车厢上去“顺点”,这种行为类似于“买路财”。一名“煤猴子”告诉记者,一天大概可以“捡到”两百来斤,基本上都会找地方卖掉。

相关新闻:

标签:济宁 农民 煤炭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