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专访书法家刘大勇:名人和名家差距太大


来源:凤凰网山东

上世纪五十年代,幼年的刘大勇成长在沂蒙山区,在这片曾培育出书圣大家王羲之,自成宗派的书法巨匠颜真卿的土地上,刘大勇自幼年起,便同那个时代的老派文人一样,手执毛笔,一笔一划的书写上下五千年的浑厚历史。多

凤凰网山东:书为心画是中国书法理论中非常重要的论点,也就是说书法有时候也反映人内心的喜怒哀乐,您对此有何见解与体会?

刘大勇:老话讲:字如其人。其书法艺术侧面能够表现人品,德品,艺品。有些书法创作者,不太注重境界的提升。而境界几乎是一个书法艺术创作中的灵魂。能够传递出意境的表达。当你心情舒畅时,写出来的作品大都满意。心情低落时,写出来的作品不甚满意。好的作品,其传情达意还要与字体的选择相一致。举个例子,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豪气奔放,将一代伟人的气魄宏伟表现的淋漓尽致。此刻写这首词,如果用楷书,篆书,隶书,统统表现不出那种豪迈之气,必须用狂草。岳飞《满江红》也是。其风格必须与诗歌的意境相吻合。婉约派李清照的词,必须选择古秀清雅字体。才能达到心境意境相吻合的地步。

有些书法爱好者,不走循规蹈矩的路子,创新。其实创新是好的,但万万不可乱创,失了传统的根基,不伦不类。百家齐放的今天,本来就是乱象重生,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多。但切不可丢掉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气韵风骨美感。建议初学者不要剑走偏锋,还是要打好传统书法的根基。

凤凰网山东:您说书法艺术具有三个属性,其中一个是艺术属性,艺术属性里讲书法艺术与美术,文学,舞蹈,建筑,音乐等艺术的联系息息相关。举例说明一下?

刘大勇:首先,书法是一门艺术,属于美术学范畴,归入造型艺术门类。其次,书法与其他艺术具有相通性。

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有相通之处。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一“叙画之源流”中,第一次从理论上阐述了书画同源的问题。他认为: 在造字之时,书画同体而未分。商周时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中保存有大量图画文字,这些字包括象形与指事两种功能。从这些图画文字中探索书画艺术的起源,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书画艺术是先有绘画,后有汉字;先有汉字,后有书法。换句话说,书法艺术是以绘画为基因,以汉字为依托的。书法与绘画是血缘相通的姊妹艺术。

书法与舞蹈的艺术媒介不同,但它们的艺术表现规律是相通的。提取书法的笔画、结体、章法,与舞蹈的形体、动作组合、队形编排等方面,进行具体详细的比较,能得出些许两类艺术在空间运作规律上的共通之处。因此,人们常说:书法是“无声的音乐,纸上的舞蹈”。

书法和音乐:二者虽然分属于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两个不同的艺术范畴,但是它们都具有节奏、旋律、平衡,变化、和谐等形式美的相通性。

音乐是用旋律书写的作品,表达作者的欢乐、喜悦、彷徨、忧愁、愤怒、激情、沧桑、坚强、希望的情绪。书法艺术是无声的乐音,让欣赏者倾倒陶醉,它的点线韵律、在静静的符号中蕴含着活力与感染力。小篆的严谨,曲线圆润自然,不过于夸张;隶书,扁平,点线稳中有动;魏书的奇巧,行笔沉稳而厚重;楷书端庄,线条法度严谨;行书,流畅,节奏韵律动人;草书飞扬,旋律狂动等一些描述书法艺术的术语,同样适用于音乐艺术。

当前,书法艺术越来越倾向于音乐感,在适当的音乐环境中进行书法艺术创作,对书写者的心境,情绪会有一定的引导和调节作用,不但能激发书写者的创作欲望和激情,还会自然地把音乐的节奏、韵律融入笔端,反映到纸上。在民乐音乐中进行书法表演,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

书法与建筑:建筑美,也可称做静态美,笔者认为用建筑美来说明更形象一些。书法是一种意象艺术,具有很强的形式感。然而,一幅书法作品一定是表达作者在某种条件下的某种思想感情,这就要求作者为了充分地表现自己而选择适应表达某种感情的形式,如款式、书体、章法、用笔、用墨、选择什么类型的纸张等等,这也就是说作者如何选材、如何设计、如何选择适应此时此地此条件抒发此种感情的建筑美类型。

书法和文学:二者虽然分属两个艺术范畴,但在创作主旨、载体功能、立意构思和艺术手法上都有很多相通之处。首先,从创作主旨上看,书法和文学作品都是通过艺术创作来抒发作者情感的。因此,二者都具有鲜明的主题和浓郁的人文色彩。其次,书法和文学作品都是以" 字"作为载体进行表情达意,传递情感和理念,展示神韵和心境的艺术。二者都通过笔墨表达作者所思所感,因而在传递艺术的同时也传递思想观念,都具有教化的实用性。第三,从立意构思上看,书法和文学作品整体立意和构思都非常关键。王羲之在《书论》中强调,凡书贵乎深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末作之始,结思成矣。

书法作为一个艺术类别,表现方法和技巧讲究基本的执笔、运笔、结构、章法。点线笔画还必须构筑出字的骨、筋、肉、血,充满生命的灵动感和节奏感。就艺术表现手法而言,这对于文学作品也同样重要。山水、草木、鸟兽、人文都是有生命力的物象,好的文章在笔墨挥洒处固然倾注了作者的热情,但也同样需要有一定的写作方法,谋篇布局,遣词造句,都是文学家心思所在。杜甫曾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就说明了文学创作要讲究用词的精妙。前人言,书道之妙神采为上,形质次之,但书法要表现神采,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和原则,这就像文学作品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原则来实现一样。一味追求神采而不讲究法度对于书法和文学的艺术表现都将有大的影响。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书法帮助文学作品充满厚重或灵动的美感,文学帮助书法日益完善深刻。都是通过笔墨描摹物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张太岭]

标签:书法 刘大勇 名人和名家差距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