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专访书法家刘大勇:名人和名家差距太大


来源:凤凰网山东

00
刘大勇,字愚翁,号兰陵居士,现为济南名士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书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山东羲之书画艺术研究院高级院士。

上世纪五十年代,幼年的刘大勇成长在沂蒙山区,在这片曾培育出书圣大家王羲之,自成宗派的书法巨匠颜真卿的土地上,刘大勇自幼年起,便同那个时代的老派文人一样,手执毛笔,一笔一划的书写上下五千年的浑厚历史。多

上世纪五十年代,幼年的刘大勇成长在沂蒙山区,在这片曾培育出书圣大家王羲之,自成宗派的书法巨匠颜真卿的土地上,刘大勇自幼年起,便同那个时代的老派文人一样,手执毛笔,一笔一划的书写上下五千年的浑厚历史。多蒙了那个年代还残存着些许中国笔墨的芬芳。时人才情多付诸笔墨之间。写毛笔字,也成为那个时代,蒙童学习汉字的开始。

七八岁的年纪,上课习字是每日的功课。老一代的人认为:如果一个小孩,连字都写不好,那这孩子大抵是没什么出息。教书的老私塾先生带着旧日文气,讲究毛笔字的潜心学习,无形中对幼年的刘大勇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抵是得了旧中国笔墨文化的气韵濡染,加上早年聪慧,用功刻苦。十几岁的年纪,在那个识字不多的小山村里,已然有乡邻们逢年过节,丧亡嫁娶,拿着笔墨纸砚请刘大勇写写对联,请柬,挽联等。从腊月到年三十,煤油灯微弱的光影里,恍惚中饱蘸着中华笔墨的少年一勾一勒之间,架起了一座通往书法艺术的桥梁。

书籍字帖贫乏的年代,乡居少年刘大勇,但凡听闻乡里哪位先生家里有好的字帖,必前往求取。拿回家爱不释手,为了习字临池,用薄薄的宣纸蒙上,临下原帖的轮廓风貌,即便是返还给主人。自己手里终究有一本相似的字帖。心下欢喜。这些遗落民间的残笺零墨,让少年刘大勇结下了深厚的翰墨因缘。在几十年的笔耕不辍的岁月里,他胸中还存了文人性情的雅致清韵。

笔耕不辍半个世纪,刘大勇刻苦习字,功力精进,楷书底子打的深厚。刘大勇说:柳体擅长中锋运笔,笔笔中锋。无论横划,竖划。刚劲有力,最得我心。其笔下气势渐得柳体风韵。柳骨面目清瘦挺拔,刚硬神通,既取了颜体的雍容雄浑的气韵,又得了晚唐时期蹲锋与铺毫之间瘦硬劲挺的线条。从前为乡邻写写对联,请柬的少年刘大勇渐渐熬成刘老。笔底的酣畅淋漓,舒朗飘逸渐渐成了自家开拓的书风。

现在的刘老,有自己的书法圈子。每日习字,饮茶,读书,与同道中人小聚。乐的过个老派文人的雅致生活。少了顽固知识分子的架子,无论鸿儒还是白丁,但凡来求字,刘老都一脸乐呵的大笔一挥,酣畅淋漓。这般豪爽,不计得失的沂蒙子弟。当真得了同乡先贤“二王”的风骨。

【访谈实录】

凤凰网山东:与书法结缘半个多世纪,请您跟我们谈一谈对书法艺术的理解?

刘大勇:中国汉字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等的演变,直至在历史上成为一门艺术。可见中国书法的艺术是世界上独步千古的艺术,世界上任何一门语言都不及中国书法艺术能够成为一门艺术。

在我看来,就书法本身来讲,它有三种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艺术属性。

社会属性:表现在从古至今上行下达,鸿雁往来都依靠文字的传递。逐渐演变为书法的传递。像许多历史上书法大家的往来信笺都是一件艺术品。渐渐脱离了文字本身的达意,而是通过点划之间,横竖之间的力度风骨,来体现写字人的心境。在写不好毛笔字关乎前途命运的时代走过来。我们这一代人是下了功夫的。然而真正能够称得上“家”的书法艺术者,大都经得起时代,历史的考验。所以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字艺术,才是真正的能够长久的艺术。

文化属性:书法是门艺术,更是门学问,她的真正属性是文化。她既是东方文化的核心,也是西方美学的盲点。书法的民族性,在于她植根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她的辉煌和伟大,在于他的独立于纯洁,所以她是不容玷污、不可侵犯的。正因如此,如果我们只单纯地把她看做一门艺术,而不首先看做一种文化,就会使她沦落成为类似于杂耍的一种技能。所以,书法家应该首先是个文化人。古人大都是自己的创作。如果一味抄写唐诗宋词或名言警句,抄书匠的匠气,大打折扣。艺术价值的抹杀。有自己的创新,才能推动进步。点划,结构。法书。可以流传百世,让后人效仿。《兰亭序》无人超越

艺术属性:书法是一门艺术,属于美术学范畴,归入造型艺术门类。她与文学、舞蹈、建筑、美术、音乐等艺术的联系息息相关。书法既有艺术性又有实用性。因此,我们一定要站在社会的角度上去理解书法,建设书法。书法作为写字的活动,或说是“写字的艺术”,在实践当中,无论将其看做是“文字的使用”还是“书法艺术的使用”都无关紧要,而重中之重是使用性(实用性)的弘扬,因为远离了使用(实用)的活动就会逐渐走向消逝,而不断使用则可以使任何事物的技术飞速前进并得到光大。从这一角度讲,书法是不是艺术的问题似乎无须争论,确凿的是,“书法的使用过程”才是一门真正高妙的艺术。

凤凰网山东:您书法创作中偏好哪种风格?

刘大勇:我个人偏好行草。因为行草是比较常见接受的书体。篆书尽管苍古有力却不被大众接受与认可。行草既得了楷书的规整,又比楷书活气,灵透。它的应用范围也广,所以我偏好行草。偏好那一方古秀,雅韵。

凤凰网山东:对“初学书法者应从楷书入手”这个观点您的看法?

刘大勇:有些初学书法的人对于从哪种字体入手学习觉得迷茫,到底学书法应从哪方面入手?我的建议是你偏爱哪种字体,就从哪种字体入手。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随心写字,无欲无求。喜欢才是硬道理。除此之外还要有一定的悟性及天赋。

凤凰网山东:您如何看待当下青年孩子学习书法的热潮?

刘大勇:书法热潮的掀起离不开望子成龙心态下的父母期望。我国近年来对书法教育的重视也推动了中国书法在青少年中的传播。并将其正式纳入国家的教育计划,与此同时,书法的实用性功能淡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书法已然成了小众人的艺术。

假如孩子是真正的喜爱书法,给他报个书法培训班也未尝不可。但是要睁大眼睛挑选好的机构,好的老师,去引领。还要走对了路子,打好基本功,不要急于求成。当下浮躁的社会风气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能沉下心做事。有些年轻人临帖练字没几天,就想着成为“家”,就想着走向市场。这样的心态下习字在书法之路上是走不远的。

临帖也讲究科学临帖。举例子说:我长期观察发现,一些写了几十年的书法爱好者临摹王羲之《兰亭序》,十几年的功力,几乎到了乱真的地步。但是,细心观察,他的临帖却是失败的临帖。他连错字,删掉的字都临摹了下来。其中的糟粕一并都给学习了。在习字的时候没有好好的思考,没有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就下笔:书法家创作时的心情,环境,运笔特点,点划结构特点。一味的去临摹,不加判断。这样走了误区,临了一辈子,也是枉然。

现在书法学习尤其是小孩子,要科学的指引,以免误入歧途。最好是能给他一些正能量激励。让他从点化结构入手,进而认识到字的整体结构美。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张太岭]

标签:书法 刘大勇 名人和名家差距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