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张志勇:把教育体制改革上升为国家战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   本报记者 马晖 北京报道 中国教育改革,下一步怎么走? 在张志勇看来,中国的教育改革已涉“深水区”,牵一发而动全身。目前“遍地开花”的地方试点,并不一定能够解决

教育改革风险最小

《21世纪》:近年来,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改革应遵循“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路径,从基层展开,这样可以控制风险。建立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设想,是不是也是这种思路?

张志勇:教育改革具有风险性,同时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任何教育改革都具有社会风险,所以要把握好时机、难度与人民群众的可承受程度。不过,教育改革的风险又是社会领域的改革中最小的,教育改革的风险,可以通过试点先行战略进行有效的控制。现在关键的是,要尽快建立起上下联动的教育改革风险共担机制。

《21世纪》:在推进教育改革中,还有另一个难题,就是跨部门合作的问题。建立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应该在这方面也要有所破题?

张志勇:是的,教育改革需要跨部门协同改革,绝非教育部门一家能推动的。以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为例,要推进地方教育局长、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化,就必须实施地方教育局长、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制度,而实施任职资格制度的关键在于必须把好资格“认证关”,通过这个关口杜绝不具备教育专业素养或教育领导能力的人进入局长、校长工作岗位。这些改革需要组织、人事、教育部门协同推进,绝不是教育部门自己能够说了算的。建立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要在跨部门合作上有所突破。

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必要性

《21世纪》:在《规划纲要》公布后,国家教改办已在全国范围内选了一些试点,推进教育改革,这些试点涵盖了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现在已经有了地方试点,为什么还要建立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张志勇: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改革试点包括10项专项改革试点、4项综合领域的改革试点和省级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共计500多项具体改革项目。项目承担单位涉及到31个省、市、自治区和众多大中学校。仅仅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和省级政府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就涉及18个省市。

不过,这种遍地开花的教育改革战略,也具有其自身不可逾越的局限性。一是这些改革虽名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并没有跳出教育系统内部改革或部门改革的窠臼,无法调动省市党委政府的积极性。二是从国家层面讲,改革的战略重点并不突出,无法集中力量突破重大的体制机制障碍。三是由于项目众多,国家层面对各个体制改革项目的支持力度普遍较弱,无法指导地方在改革中取得各种突破。

《21世纪》:在你看来,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要承担怎样的改革任务?

张志勇:我之所以提出要建综合改革试验区,就是想要强调在做好教育改革顶层设计的同时,必须把伸出去的十个指头收回来,握紧拳头,“重拳出击”。这里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省级政府要有加快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和紧迫感;二是国家与省级政府对教育改革的路径和方法形成了共识;三是国家和省级政府形成了符合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关于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

基于上述认识,我建议要把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选择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有代表性的若干省市,建立三五个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全力推进教育的综合改革。每个国家教育改革综合实验区以某一领域的综合教育改革为主,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为核心,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待这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改革取得突破成果后,再选择第二批省市进行推广性试点。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得格]

标签:改革 教育 国家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