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揭秘济南地下管网乱象:挖了又填成“马路拉链”


来源:齐鲁网

据了解,综合管廊又叫“共同沟”,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在推行综合管廊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立法打破部门之间的藩篱,让多龙治水的各个管线单位服从统一调配。

原标题:揭秘济南地下管网三大乱象:挖了又填成“马路拉链”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调查》报道,“11·22”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爆燃事故震惊全国,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是,输油管道与城市排水管网规划布置不合理,随即,山东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其中,要求住建、市政部门和油气、供气单位要全面检查地下油气管网、市政管网中的隐蔽致灾隐患。由此,城市地下管网的现状再次引起社会公众关注。

地下管网存在三大乱象隐蔽致灾隐患

地下管网是维持城市功能正常的大通道,就像人体血液流通系统。但是,现今国内城市的地下管网可谓乱象丛生,“马路拉链”、泄漏燃爆地陷的事故、挖断“友军”管线的乌龙此起彼伏。总体来看,主要存在三大乱象。乱象之一:重复施工,“马路拉链”反复影响老百姓出行;乱象之二:挖断友部门管线的乌龙施工时有发生;乱象之三:管道泄漏、燃爆、地陷带来巨大损失。

在济南市和平路山师东路路口的一个工地,热力公司的工人正在把热力管线接入用户的院里。虽然工程只有一百米左右,但敷设路径和一口污水虹吸井发生了重叠。为绕过虹吸井,热力工人不得不借助弯头,在接口处焊接费时费力。

济南热力有限公司三公司副经理裴继宏说,“本来3天能干完的活,这样工作量几乎要翻番,甚至要翻两番,有可能要10天,15天才能完成。”

地下管网痼疾难愈三大主因在“作怪”

记者对部分城市地下管网的运行、管理进行调查后发现,前期规划不科学、敷设施工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备案、缺乏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等等,都成为地下管网痼疾难愈的原因。

一是缺乏前期规划,施工不规范的“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各部门的管网在地下纵横交错。郑州市自来水管网处副主任李继说,高层或者平面位置冲突,这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也都是多年遗留问题了。淄博市油区办主任周献珍告诉记者,“过去在规划论证管线的安全距离上,有些技术规范不一样,再就是过去有些施工不像现在要求这么规范,必须要经过规划部门审核论证批准。过去基本上和老百姓商量好了管道埋上就走了,历史上形成了很多占压。”

二是各市政部门缺乏统一的沟通协调。地下管线的产权归各个市政公用事业部门所有,使用、管理、维护上各自为政。济南热力有限公司三公司南线片区供热服务主任王忠林所在的济南热力公司蒸汽管网巡线班组,每天巡线的时候,除了要观察窨井盖有无冒气、丢失损坏的情况,还要留意沿路有没有新开挖的路面施工。“咱的工程已经完了,但是分支管已经引到马路两侧了,现在两侧的施工不都开展起来了吗,他们挖沟挖槽,万一不小心把管子给刨开了,那水立马就出来。”记者了解到,供水,电信、燃气等几十家单位都需各自维护自己的管网设备,单位互相缺乏信息共享,是导致挖断“友军”管道的乌龙施工发生的主要原因。

三是缺少统一的备案、缺乏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河南省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市政规划处工作人员李先生介绍,“郑州市政府有个联审联批会,一周召开一次,各管线单位需要改签的话要上这个会,经市政府批准同意后,才能够施工。图纸都在规划局,另外管网的话是各家管各家的。”

名词解释:“拉链马路”是指道路挖了填、填了挖的现象,道路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多家企业“各自为政”,导致马路不断开肠破肚。据统计,到2004年末,全国拥有城市道路22.2万公里、道路面积35.2亿平方米。

 

综合管廊施工方式势在必行推广有难度

数据显示,山东淄博市2013年1到10月份的148项涉及地下管网的工程中,只有28项进行了报备,而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国内尚有逾60%的城市未进行地下管线普查。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城市仅供水、排水、燃气、供热四类市政地下管线长度已超过148万公里。2010年,城市建成区内每平方公里土地下就有超过30公里长的管线。这些管线在地下盘根交错,热力的紧挨着广电的,电力的压在自来水的上面,搅成一团。尽快完成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是解决地下管网痼疾的首要任务,而在管道敷设的工程中,用综合管廊逐步取代直埋的施工方式势在必行。

据了解,综合管廊又叫“共同沟”,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记者来到青州市东部新区刚建成的综合管廊,按照规划,管廊上方的道路两侧,将会是东部新区的中心。几年后,中心广场、多栋行政办公楼和住宅楼将建成投入使用。一旦单位、居民入住,自来水、电力、热力、电信等多种管线就必须接进来,有综合管廊集中容纳它们,新区的路面会免于再次开挖。

“重复开挖造成马路拉链,老百姓怨声载道,所以说直埋管线目前来讲,虽然是个主流方式,但发展趋势向综合管廊过渡。我认为现在这个时机是比较成熟的。”作为市政领域的专家,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张洪峰一直致力于综合管廊的推广。但直埋仍然是市政公用事业部门敷设管线的主流方式,综合管廊的推广并不容易。对不少城市来说,建设综合管廊都是对政府财力的考验。但张洪峰认为,那些喊修不起综合管廊的地方主政者,缺的不是钱,缺的是转变观念。另外,还需要在地方法规的制定和后续的管理上下功夫。

在山东的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记者跟着张洪峰下到路边的综合管廊中。这条综合管廊建成于2005年。2003年张洪峰所在的市政所承接了这里的规划和设计。现在,支架上放置着几根35000v的高压电缆。它们是10年来随着开发区用电量的日益增长,逐步放上去的。在管廊的另外一端,则是有线电视、网通、移动等弱电电缆,这些电线的逐步敷设都无需路面开挖。据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人员介绍,10年来,多个市政公用事业部门在敷设新管线时都曾向开发区提出申请要求开挖路面。开发区的回应是,在建有综合管廊的路段,要敷设新管线,坚决不允许开挖,必须进综合管廊,才有了开发区主路10年不开挖的“清净”.

尽管还有一些问题,但山东青州和邹平市建设综合管廊的做法非常值得肯定。日前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就明确要求加大城市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提出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在推行综合管廊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立法打破部门之间的藩篱,让多龙治水的各个管线单位服从统一调配。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逯延津]

标签:乱象 地下管网 地下管线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