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山东亮剑文化体制改革 上半年文化产业投资1423.6亿


来源:齐鲁网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广播山东新闻报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原标题: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山东改革之手引来文艺院团发展活水

齐鲁网12月9日讯(山东台记者刘骏 郭鹏)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广播山东新闻报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诸城市艺术团是山东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的试点,团长韩鹏说,改制后的这两年,是建团以来最红火的时期。

入冬后,是下乡演出的淡季。可韩鹏和艺术团的同事们却一点没闲着,大伙儿都在忙着编排新节目,为明年开春做准备。按照与诸城市政府的协议,艺术团必须保证每年为基层老百姓演出200场,才能拿到政府的订单。诸城市艺术团团长韩鹏:“全团的职工,过去都是被动的,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现在我们职工就是主动的了,为什么主动呢?他必须干好我自己的工作,提高我的演技水平,那么争取政府的购单,争取这个大市场。”

诸城市艺术团成立于1954年,事业单位的身份享受了几十年。两年前,他们作为全省试点率先搞改革,从事业单位单位整体转制变成了企业。起初,团长韩鹏有点儿无所适从:“事业单位就是躺在政府的怀抱里,旱涝保丰收,改制以后,事业单位的身份没了,前途在哪里?这个路怎么走,确确实实让我和我们的职工,可能有一年多的时间有一个误区,怎么办?”

茫然无措的时候,诸城市提出,政府每年拿出200万元来买艺术团的演出,再免费提供给当地老百姓。这笔大订单,就像一支强心剂,艺术团有了发展动力,一向沉寂的基层演出市场也热闹了起来。诸城市艺术团演员刘敏:“改制之前基本上几个月到半年都没有什么演出,(现在)基本上没事就排练,能学到很多东西,不像以前那样没事就闲下来。”

诸城市艺术团团长韩鹏:“市场需要什么你就做什么,编排的节目要让老百姓愿意看,他能受到教育、能受到启发,他才愿意看你,这就是我们的产品。当然了我们要是没有政府的这个订单,那肯定地来讲,就是我们心里都不踏实,也不可能来做这个事情。”

光有订单还不行,艺术团还得不停地拿出新节目来。这两年,诸城市艺术团平均每年的演出量达到250多场,演员收入大幅增加不说,新创作20多个作品,也让观众每次看演出的时候都有看新鲜的念想。演出之余,艺术团也承担起了培训基层文艺爱好者的工作,优秀草根演员还常常和艺术团同台演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方向和要求,这无疑又给韩鹏和他的艺术团带来了更大的机遇。诸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盛:“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鼓励和引导艺术团创造更多导向正确,群众喜欢的精品力作,使艺术团在市场竞争中健康成长。”

新闻链接:山东文化体制改革,结出累累硕果

山东是全国最早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提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战略目标的省份。十八大以来,逐步理顺文化宏观管理体制,以改革促发展,一大批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逐步走向市场,发展动力倍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也不断深化、活力增强。全省每年举办各类文艺演出10多万场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95万场。今年上半年,全省文化及文化创意相关产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1423.6亿元,同比增长35.5%。

相关新闻:

标签:艺术团 三中全会 转企改制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