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济南确定2014年经济工作六大重点 办15件民生实事


来源:济南日报

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济南市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以10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为基础,编制全市“产业地图”,以推进简政放权、完善基础设施、激活管理机制、壮大主导产业为重点,强化园区吸附力和发展活力。

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创新餐饮住宿经营模式服务大众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夕阳产业,传统产业的转调绝不是简单放弃、另起炉灶,而是要加快改造升级,走高端高质高效的路子,通过创新升级,生产更多的高端产品和提供更好的服务。

对冶金、化工、建材、纺织等传统工业实施进退并转、分类指导,制定技术突破、产品升级、企业培育、链条配套、产业集聚、淘汰落后等行动路线,推动传统工业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由制造为主向研发生产营销并举、由产品竞争向品牌质量竞争加快转变,推动产业向价值链前后两端延伸。

创新餐饮住宿、批零贸易、物流会展等传统服务业经营模式,紧跟市场需求,面向大众服务,加快调整转型。

重点扶持发展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

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最富活力与潜力,谁抢占先机,就能不断放大领先优势,掌握发展主动。

要重点扶持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住宅产业化、文化创意、养老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抓好华芯半导体、二机床数字化研发中心等项目建设。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实施数字智能装备、智慧家居、先进制造综合集成等一批重点工程,以信息化促进研发设计创新、业务流程优化和商业模式再造。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制定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规划、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支持在工业园区内按工业用地政策建设物流、研发、工业设计等配套服务业项目。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着重吸引全省特别是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内新兴产业企业来济设立总部。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规范发展民间融资机构,发挥泰山文交所、企业上市路演中心作用,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

培育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着重抓好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完善机制、高端人才四个环节,鼓励各领域、各类群体创新创业。

依托53个国家级“金字招牌”,重点抓好国家重大新药研发大平台等平台建设,切实发挥创新谷、济南药谷等孵化器、加速器在推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培育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

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支持高校院所与企业协同创新,打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和管理,强化技术、市场等专业化配套服务。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和高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引进一批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紧缺适用人才。

画外音

可以说,“四个提高、四个降低”是济南经济转型工作的强化升级版,既给出了重点方向,又明确了具体任务。增长速度固然重要,但不能“唯速度论”,按照中央要求,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才能既针对性地解决当前问题,更为长远发展“垫底子”。

大举措提升省会辐射带动力

加快南部绿色发展北部跨河发展

加快打造“公交都市”

以片区开发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一城三区”扩规提质,加快南部绿色发展和北部跨河发展的步伐。要按照连片开发、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中心复合的原则,统筹布局产业、居住、商业和基础设施,加快华山、非遗园、兴隆、鹊山龙湖、雪山等重点片区开发建设,统筹做好沿小清河、沿轨道交通区域的发展策划,妥善处理房地产和文化、旅游、商务等相关产业发展的关系,带动区域综合发展,打造可持续的产业、就业和税源。南部绿色发展和北部跨河发展要加紧编制完善产业、交通等各类规划,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实现以城促产、以产兴城。规划建设济青高铁、石济客专、新东站等项目,大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二环南路高架和二环东西高架路、顺河高架南延工程等重点道路建设改造,推进无轨电车BRT走廊规划建设,加快打造“公交都市”。实施水、电、气、热管网建设改造和东区水厂、市第三生活垃圾处理厂以及利用既有电厂废热增加热源供应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一批城市新景观

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加强城市管理,搞好城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作。大力开展“城市管理提升年”活动,对城市重要窗口、城乡接合部、背街小巷、垃圾转运站等重点部位,进行集中清理整治,营造干净整洁城市环境。继续开展绿荫工程建设,因地制宜推进道路绿化、社区绿化、屋顶绿化、水系绿化、荒山绿化、村庄绿化。加强道路路灯建设,在主次干道、沿街楼体、桥梁、山景、水岸、广场按规定安装照明设施,充分展示省会城市的夜色美。进一步美化城市小区、公园、街道、广场环境,努力打造一批城市新景观,彰显泉城风韵特色。

编制全市“产业地图”

以产业培育为核心,强化基础设施延伸和产业承接转移,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立足基础、做大优势、做出特色,全面提高县域综合实力。

以10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为基础,编制全市“产业地图”,以推进简政放权、完善基础设施、激活管理机制、壮大主导产业为重点,强化园区吸附力和发展活力。

各县区要科学确定主导产业,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

推动济莱协作区率先突破

以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和加快要素流动为先导,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提升区域开放水平。要强化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按照“一个核心、一个高地”的定位,搞好城际铁路、高速路网建设,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合理流动,区域总部集聚发展。济南要和周边城市一道,突出优势、加快转型、做强高端、做大总量,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融合发展。要围绕“三个统一”、“五个同城化”推动济莱协作区率先突破,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画外音

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是省委、省政府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在山东发展进入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为促进中西部加快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在全省完善形成了“两区一圈一带”总体布局。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关键是要发挥好济南的辐射带动作用。此次会议从城市建设、环境综合整治、产业培育和提升区域开放水平等4方面提出了提升省会辐射带动能力的重点,让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有了着力点。

夯实农业基础地位

加快建设农业园区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对“三农”工作给予高度关注并做出重要指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也将粮食安全列为今年经济工作各项任务的首位。在昨天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把“更好更快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放在了明年重点经济任务序列的第二位。会议提出,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必须进一步提高全局意识,切实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更好更快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突出抓好粮食保障能力建设。发展农业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我市粮食产量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但各种资源要素供给压力也越来越大,持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仍然任重道远。要坚守基本农田不减少、粮油生产能力不降低、巩固农民持续增收机制三条底线,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深入推进粮食增产工程,重点实施商河县20万亩示范区等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农业规模经营,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地位,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为农业龙头企业开展联保质押、银企对接等服务,加强农机配套、农产品配送等服务体系建设。

推动农业优质化发展。大力发展省会现代都市农业、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同步推进蔬菜、畜牧、林果、花卉苗木四大主导产业,加快建设以农高区和历城、长清、章丘、平阴、济阳、商河等六个示范园为主导的农业园区,高标准策划建设现代渔业精品园、生态能源示范园等重点项目。继续做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任务,实施邢家渡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妥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进入市场的途径。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进程。

画外音

虽然我市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丰,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也在连年增加,但农业现代化进程还滞后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四化”之中农业现代化是短板、是弱项。此次经济会议强调“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并细化了具体措施,其中既有“坚守三条底线”的定心丸,又有“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硬指标,令人期待。

相关新闻:

标签:经济工作会议 省会辐射 生产性服务业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