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德州:“家门口就业”还需开发社区内服务岗位


来源:德州新闻网

近年来,随着山东省德州市“两区同建”工作深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方式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都有新的变化。抽样的31个社区共7.6万人,其中劳动力人口4.6万人,常年外出打工经商人员2.4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3.3%,社区内从业的1.84万人,初中以上在读生2734人。

原标题:山东德州"家门口就业"还需多点社区服务岗位

近年来,随着山东省德州市“两区同建”工作深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方式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都有新的变化。德州市人社局于近日抽取了全市31个农村社区19760户进行了调查。抽样的31个社区共7.6万人,其中劳动力人口4.6万人,常年外出打工经商人员2.4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3.3%,社区内从业的1.84万人,初中以上在读生2734人。

【现状】

社区内服务岗位开发不足

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德州市农村社区内生产经营模式仍是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占总比例的25.6%,养殖业大多都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开办中小型企业的更是寥寥无几。自主创业情况相对较少,仅占总比例的1.2%,生产经营模式较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传统种植业也是社区内大多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在进行抽样调查的31个社区中有1.1万人从事种植业,其中小麦和玉米占种植业首位,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量相对较少,年产值达6516.14万元,人均年收入5928元。从事养殖业的有7383人,年产值为7130.36万元,人均9658元。与之相比较,31个社区中的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共2.4万人,年创收入达到33678.06万元,人均年收入1.4万元。从以上情况来看,种养植业的人数虽多但收入明显低于外出打工人员,在家收入低也成为农村居民外出打工的一个主要原因。

虽然近年来随着农村社区的建设,部分农村社区已经实现了“居住有社区,就业有园区”的愿望,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后起社区开发的岗位不足以满足当地农村居民的就业需求。虽然建设的园区能够提供一定量的就业岗位,但是由于农村居民中现有的劳动力多为4050人员和部分灵活就业的30岁人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均需要进一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园区岗位的要求。同时由于农村社区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社区的人员配置也参差不齐,没有标准化的统一管理,从业人员收入较少,社区内家庭服务等其他服务性岗位开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村居民就近就地就业的积极性。

【分析】

发展农村社区家庭服务业是突破口

据抽样数据显示,31个社区中的保安、保洁、管理员、绿化、维修等人员的年收入分别为1.3万元、1.27万元、1.1万元、1万元、1.46万元。家政从业员较少,病护和护老分别仅有26人和29人,平均到每个社区还不到一人。社区门诊的覆盖率较高,约有71%的社区开设了门诊,从业人员达到109人,年收入521.58万元。但理发店、超市占比不大,经营情况参差不齐。

以陵县安德街道办事处菜园社区为例,目前该社区居住人口5600多人,衍生出保安、保洁、绿化、维修、餐饮、托老、托幼、门诊、超市、理发等服务性岗位83个。按照8000—10000人的居住规模,每个社区可开发的各类服务性岗位应该在100—120个,仅此全市可开发就业岗位约为50万个。因此,农村社区服务业是开发农村社区就业空间的重要突破口。

【措施】

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促就近高质就业

为吸引更多的外出打工者返乡就业、回巢创业,德州市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同时,将进一步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实现城乡均等化就业。

据了解,德州市人社局将继续完善“保姆式”就业服务,免费为新型农村社区劳动者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培训信息、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等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促进农村社区劳动者实现转移就业。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全面提高新型农村社区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能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加大各项创业扶持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将符合条件的新型农村社区创业项目和创业人员纳入小额担保贷款和创业培训扶持范围,免费为有创业意愿的新型农村社区劳动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项目信息、开业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推动农村社区自主创业工作开展。加强对家庭服务业的开发,把市场化养老、托幼等服务产业发展作为农村社区家庭服务业重点发展任务。鼓励家庭服务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将养老、托幼等服务项目开到社区,优先吸纳本社区居民。(祁迪 姚丽敏 赵梓霏)(完)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尤丽娜]

标签:社区 就业 服务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