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发布2013十大旅游热词


来源:旅游_中国网

1月5日,由中国旅游协会和中国旅游报社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在北京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颁布实施、2013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成功举办、《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出台等当选2013十大旅游新闻,景区超载、购物点关门、大数据等当选2013年十大旅游热词。

原标题:第3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发布2013十大旅游热词

1月5日,由中国旅游协会和中国旅游报社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在北京举办。国家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志发、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国家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杜一力、国家旅游局党组成员、中纪委驻局纪检组组长刘金平、国家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文学到会致辞。

本届年会由“产业论坛”和“年度发布”两大板块组成,会期一天,内容丰富、参与性强、影响面广,吸引业界广泛关注和踊跃参与。年会“产业论坛”的主题是“让智慧为旅游插上翅膀”,设置了主题演讲、业界对话、精彩300秒三大环节。来自全国有关省区市旅游局(委)、大型旅游企业集团领导以及旅游研究者将围绕“把握十八届三中全会赋予旅游业的机遇与挑战”、“旅游行业如何顺应新型城镇化大势”、“智慧如何为旅游插上腾飞的翅膀”等话题开展了深入研讨对话,为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献计献策。

据记者了解,年会“年度发布”板块,除了发布“2013十大旅游新闻”、“2013旅游产业发展关键词”、“2014旅游热点预测”以及“2013年中国旅游风云榜”推选项目外,还举行本报《美丽中国行》等新书首发仪式、本报与有关省市旅游局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启动2014年“美丽中国”旅游推广宣传活动、2014中国智慧旅游发展巡礼与目的地体验行等旅游品牌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颁布实施、2013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成功举办、《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出台等当选2013十大旅游新闻,景区超载、购物点关门、大数据等当选2013年十大旅游热词。年会预测,智慧旅游风行全国、乡村旅游空间更广、协会脱钩“大限”将至等,将成为2014年旅游热点。

2013年十大旅游热词

一、景区超载

事件:2013年十一黄金周,九寨沟发生游客滞留事件,莫高窟二氧化碳指数达到“红色预警”标准,北京故宫人潮涌动呈“人海”,西湖断桥游客拥堵成“人桥”……景区超载再次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点评:根据旅游法,景区应当公布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制定和实施旅游者流量控制方案。事实上,控制游客数量的责任,不是景区能单独承担的,必须多方联动,而旅游法中提出景区的主管部门也不仅是指旅游部门。目前来看,严格执行旅游法关于景区限流的规定,真正解决景区超载问题,要采取门票预订、团队预约、分批进入与总量控制等综合性手段。

二、购物点关门

事件:从2013年10月1日起,北京市多家旅游购物店陆续关门歇业,有一些虽然没有关门,也比之前冷清了许多;在海南,一些大型水产、珍珠购物商场的停车场内空荡荡,停车场上以往旅游大巴一辆挨着一辆的现象再也没有出现;广西、广东、福建等地也都出现了旅游购物点关门的消息。

点评:目前,购物还是我们许多游客的普遍诉求。旅游法实施后,如何满足普通消费者出游过程中合理的消费诉求,成为摆在旅行社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旅游法的贯彻执行,需要经营者尽快转变思路,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主管部门也要加强引导,细化规则,加强宣传,让公众了解和熟悉这部法律。

三、大数据

事件:2013年以来,各地旅游部门与电信部门的合作更为紧密,双方就旅游大数据分享、网络租用、景区信息化平台建设、云计算等方面深化合作;一些地方旅游网络营销的重点已转向大数据、社交和移动互联网。

点评:伴随互联网与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升级,世界经济正式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量大幅增加对人们注重精确性的习惯等提出了挑战,大数据需要技术和思维上的变革才能利用。虽然目前旅游行业对“大数据”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气候,但这种趋势值得关注和研究。

四、雾霾与空气游

事件:2013年以来,我国京津冀地区、西北、东北,甚至南方地区也多次出现雾霾天气,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这其中当然包括旅游。“十面霾伏”之下,公众渴望呼吸清新空气,一些空气质量优良的地方推出的“清新空气游”受到人们的青睐。

点评:本报联合人民网旅游频道、第一旅游网开展的网络调查显示,61%的受访者认为雾霾天气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影响很大”,38%的受访者选择“影响一般”,仅有不到1%的受访者选择“没有影响”。可见,空气质量正在成为游客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重要因素。但也有分析认为,旅游受雾霾的影响只是暂时的。

五、光盘行动

事件:“光盘”一词,源自2013年1月北京一家民间公益组织发起的“光盘行动”,倡议市民吃完不浪费、吃不完打包。1月28日,商务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就在饭店餐饮业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活动进行工作部署,同时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光盘行动”席卷全国。

点评:自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就深入人心,到餐馆饭店吃多少点多少的人多了,吃不完打包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光盘行动”应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良好美德,这种美德只要大力宣传、相互监督提醒、不断坚持就会逐渐成为自觉。

六、到此一游

事件:2013年5月,网友“空游无依”的一条新浪微博引起广泛关注: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对此,网上的评论达数十万条,而主题词就是中国游客的“素质”。由此,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的话题再度成为热点。

点评:被刻上“到此一游”,几乎所有旅游景都在所难免,景区涂鸦说小了是个人小节不检点,说大了是国民素质问题。由于较普遍、很现实,这个问题解决起来不容易、见效慢,既需要耐心和恒心,更需要一套堵疏结合的实用之策。

七、双十一促销

事件:2013年“双十一”,旅游企业纷纷出招:淘宝旅行首次参加“双十一”活动,截至11月11日晚上12时,淘宝旅游产品成交量突破17万笔,其中手机客户端交易突破2万笔,酒店预售超9万间夜;中青旅等传统旅行社也积极“参战”,展开优惠力度空前的旅游大促销,创造了旅游淡季的新“热点”。

点评:经过5年的发展,“双十一”从淘宝一家的促销活动,泛化为一种新的消费现象。每年11月恰逢旅游行业淡季,这时旅行社企业多数在推“错峰游”,本身价格就有较大的优惠空间。相信今年部分旅游企业“双十一”促销的成功,会让更多的旅游企业看到这个商机。

八、微信“点赞”

事件:最近,打开微信朋友圈,就可以看到很多人在邀请朋友点赞,由此获取商家的礼品。一家旅游咨询公司发起了点赞送礼活动,25个赞送港澳单人游,60个赞就送双人港澳游,一个新的营销平台正在形成。

点评:微信“点赞”是网络营销的一种新兴形式,这种受众喜闻乐见的“微营销”形式,不但给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信息获取通道,也为各大景区、酒店、航空公司等旅游相关企业提供了优越的营销推广平台。结合旅游本身的特点,利用好这些“微产品”的特性,是旅游“微营销”成功的关键。

九、爸爸去哪儿

事件:2013年,一档全新的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在荧屏走红,一经播出便以极高的关注度稳居收视排行榜前列。目前这档节目的连锁效应已经蔓延到拍摄目的地和部分景点。携程攻略社区的统计数据显示,节目播出后社区内日均检索“亲子游”的次数是以往日均的10倍。

点评:近年来由热门影视作品带热的旅游项目不在少数,而此次《爸爸去哪儿》的热播在一定程度上带火了亲子游产品。随着人们家庭观念的逐渐深化,家庭游、亲子游等出境旅游产品的关注度也会越来越高。

十、大黄鸭

事件:自2007年第一只“大黄鸭”诞生开始,霍夫曼带着他的作品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发,先后造访了德国纽伦堡、巴西圣保罗等11个国家的14个城市,所到之处受到了高度关注。2013年5月2日至6月9日,大黄鸭在香港维多利亚港与游客见面,累计吸引了800万市民游客;9月,大黄鸭来到北京,仅10月2日就有十余万游客拥入颐和园观赏。也有一些地方制造了山寨版大黄鸭,希望能借此赚点人气。

点评:“大黄鸭”之所以能够风靡世界,在于它传递出的是一种超越国界、政治、种族的价值理念,可以愉悦心灵、放松心情、带来欢乐,甚至还能勾起人们对童年的某种记忆。国内一些商家推出各种类型和尺寸的山寨版“大黄鸭”,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商业宣传,结果是效果没达到,反而招致质疑声一片。

相关新闻:

标签:旅游企业 旅游行业 旅游产业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