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运河申遗成功给聊城带来机遇与挑战


来源:聊城晚报

后来伴随着清末黄河改道与运河断流,曾经的繁荣随风而去,作为“江北一都会”的聊城,逐渐陷入沉寂与挣扎之中。郑:聊城的运河遗产虽然丰富,但多以点状分布,不具备长期、大规模、大流量的旅游价值。

谈运河开发——

真正发挥价值须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记:对于聊城运河旅游方面的利用,你有什么建议?

郑:聊城的运河遗产虽然丰富,但多以点状分布,不具备长期、大规模、大流量的旅游价值。

无论是土桥、戴湾、阿城、荆门、周家店等闸座,还是东昌府大小码头、临清码头、七级码头,都缺乏一种相互贯通的联系与交流,这些运河遗产虽然在山东运河流域已实属罕见,价值弥足珍贵,但是要真正发挥其创造经济价值的作用,还必须坚持保护与开发的结合。

记:你认为运河聊城段最缺少的是什么呢?

郑:首先,没有水的运河只能属于一种历史遗存,带给我们的只能是历史的沧桑感与失落感,只有让运河流动起来,才能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

目前,聊城、临清等城市境内的河道保护得较好,而沿岸的阳谷、东昌府、茌平等地的村镇,很多河道已经湮没无闻,甚至被种上了树木与庄稼,完全被破坏殆尽。要重新恢复河淌鱼游、两岸花香、农田灌溉的状态,就必须对古运河进行保护与整修。

记:确实这样,水源是我们的短板,但也并非没有解决的办法。

郑:对。在开挖淤塞河道的基础上,从徒骇河、马颊河等水源相对丰富的河道取水,引入运河,同时在运河沿岸修建大型水库,作为水柜与水壑,夏秋季节将多余的水存积起来,春冬水少时用于济运与灌溉,这样无论是对于发展运河旅游,还是对于农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因地理状况的差异,加上运河属于地上河,容易淤垫河道,所以其水利设施修建、人工管理、日常维护也是一个较大的问题。

不过,从长远来看,如果真正盘活与搞活运河,将聊城运河沿线的诸多城镇用水联系起来,再适当的搞运河城镇游,沿途设置相当的旅游资源,那么其价值也是很大的。

谈运河申遗——

申遗成功仅仅是保护运河的开始

记:其实聊城与运河沿线城市有也有合作。

郑:是啊。2014年6月24日,“京杭大运河城市旅游推广联盟”成立大会在杭州召开,聊城作为大运河沿线18城市之一,也是其中的参与者与受益者,这对于整合运河旅游资源、强化城市旅游合作、打造运河旅游带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必须看到,城市旅游真正搞活,绝非靠一个联盟或运河申遗成功的好时机就能一劳永逸,而是一个长期与持久的工作。

记:聊城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郑:相对于江南的苏州、杭州、扬州等运河城市,聊城的经济并不发达,在运河的保护与开发资金上可能面临很多困难,所以需要突出特色,体现地域优势,找到与其他运河城市的不同之处,做到吸引人、留住人,让城市的魅力不断展现,让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真正发挥出价值。

记:运河申遗成功后,再走运河是否有不同的感受?

郑:6月23日,和晚报记者到运河临清段考察,对我触动很大。运河申遗成功并不代表着一劳永逸,而保护与开发却是一个长期与持久的工程。在运河文化遗产的搜集与整理中,面对诸如竹制品加工这种存在数百年,目前却面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部门不但要使这些传承了数代的艺人能够有足够的精力与兴趣继续从事这门手艺,更要拓展其销路,提高产品附加值,使其不但成为手工艺品,更要成为艺术品,真正发挥其运河文化的价值。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薇]

标签:申遗 运河文化产业 聊城大学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