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聊城铁塔下竖起历史文化街区石碑


来源:聊城晚报

原标题:聊城铁塔下竖起历史文化街区石碑 引出古城百年发展史 大小礼拜寺街街区范围 铁塔旁的石碑 在东昌三宝之一的宋代铁塔西侧十余米处,有一通近期竖立的石碑,上书“聊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大小礼拜寺街街

原标题:聊城铁塔下竖起历史文化街区石碑 引出古城百年发展史

大小礼拜寺街街区范围

铁塔旁的石碑

在东昌三宝之一的宋代铁塔西侧十余米处,有一通近期竖立的石碑,上书“聊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大小礼拜寺街街区”,背面刻有街区图,显示范围包括运河以西、东昌湖以东、东关大街以北的礼拜寺街、药王庙街、小礼拜寺街、清孝街四条小街。

在附近老居民刘先生指引下,记者在米市街北头又看到一通写着“聊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米市街街区”的标志碑。背面的图表明,米市街街区包括东至运河、西抵东昌湖、北至东关大街的米市街、羊使君街、双街、馆驿口街、大码头街等小街巷。

“东关区域西与古城相连,东面就是运河,自古就是文化和商业都很发达的地方。这里曾经寺院、庙宇林立,古迹、景观分布广泛;书笔两行、年画、装裱业及各类商业店铺兴旺;而且回、汉群众有尚武传统,武术大师代不乏人。”刘先生赞赏地说,“这一带文化底蕴深厚,被确定为市级历史文化街区当之无愧!”

名胜古迹大到寺院小至桥,典故奇特构造巧

七旬老人孙元芳参加过东昌府区政协《东昌老街巷》的编写工作,据他介绍:“历史上,东关大街有鲁仲连台、丁氏祠堂、庙上庙、博聊关、天下督土地祠、傅氏祠堂、馆驿、川廊等;礼拜寺街有大礼拜寺(今称清真西寺);小礼拜寺街有小礼拜寺(今称清真东寺)、白玉桥、护国隆兴寺、铁塔等;药王庙街则有药王庙;清孝街有悬匾“赤帝当阳”的关帝庙;米市街有海会禅院、太汾公所、三皇庙、忠善祠、僧王庙等;羊使君街有羊子祠、邓氏东园;双街路东有山陕会馆、武林会馆、绍余公所,由此往东北方向的运河岸上还有基督教堂、苏州会馆、大码头、小码头等。”

孙元芳说,古城东门外原有一座七丈多高的砖台,上嵌石匾刻“鲁仲连台”和“旷古高风”,它是古人因为景仰鲁仲连射书救聊城而建设的纪念物。

馆驿是古代传递军政公文和来往官使歇息、换乘的处所。东昌府的馆驿叫做“崇武驿”,而馆驿邻近的大码头叫做“崇武渡”。运河漕运鼎盛时期,这一带行船很多,首尾相连,此景被誉为“崇武连樯”,列入“东昌八景”中。

馆驿以东路北原有傅氏祠堂,为清初状元傅以渐家族宗庙,大殿三楹,建筑宏伟。现改建为“傅斯年陈列馆”,院内仍有复建的“傅氏祠堂”,院东复建“仁义胡同”。仁义胡同往北,旧有“继善堂”,为清初傅以渐所建,俗称“傅家堂”。“继善堂”为佛教建筑,内塑如来佛和诸菩萨神像,殿宇轩昂,柏树森森,院落宽敞幽静。民国年间,庙内还有僧人法慧主持香火。

孙元芳介绍:“东关一带许多建筑构造巧妙,颇具观赏性,而且都有掌故来历。如督土地祠原有土地像,头戴冲天冠,身穿衮龙袍,夫人陪坐右侧,侍童守立于旁。砖石建筑的牌楼‘博聊关’,上面镌刻长联:‘南国除凶千载功勋昭日月;东野救主一时名誉满乾坤。’上联用典是唐代韩文公曾在潮州驱杀鳄鱼,为民除害;下联用典是燕王朱棣发动靖难战争,在东昌战役中被铁铉部将打落马下,土地爷临危救驾,使得燕王得以逃身。”

文化发达书庄毛笔铺刷纸坊,年画装裱美名扬

孙元芳讲,东关大街西连楼东大街,楼东大街的主导商业“书笔两行”经过东门口延伸至这条街上,因此书庄和毛笔铺特别多。如书庄有福成堂、三合堂、万育堂等,其中三合堂就在博聊关附近,主印民间文艺类的书籍,可供说唱艺人作讲本、唱本。

毛笔铺比较著名的有文林堂、同和堂、万合堂等。其中万合堂坐落在驴市口稍东路北,由罗敬文、罗敬武兄弟经营,前店铺,后作坊,自产自销,批零兼顾。产品做工精细,货真价实,经久耐用。销往阳谷、寿张、东阿、梁山、郓城以及河南等地。

清孝街、东关大街及铁塔附近,历史上刷纸作坊较多,过去有“清孝街上刷门神,一溜河涯纸作坊”之说。每到年前,刷纸作坊集中印刷木板年画,使这一街区成为“东昌府年画”的生产基地。东昌府木版年画具有年画、门神画合为一体的特点。其人物形象丰满质朴,线条流畅,柔中有刚,色彩鲜明,构图简洁,整体感强。古代神话、民间传说和历史人物都成为年画的主要题材,此外还选用吉祥的内容,如“双喜临门”、“麒麟送子”等。

“书画装裱业是聊城文化繁盛时期的重要标志性行业,历史上主要集中在东关大街。”孙元芳说,义和成揭裱店在东关大街路北,创于清代,民国年间店主戴宝林以装裱新书画为主。顺合成装裱店由曾广顺创于民国十六年(1927),初办于清孝街,后迁东关大街。该店工艺水平较高,不但经营新书画的装裱,对旧字画的修复也有精湛技术。它在战乱时一度停业,解放后重开。1955年,并入聊城县印刷生产合作社。

商铺林立药店饭店杂货店,东昌糕点名声响

“怀仁堂、益寿堂、怀德堂等药店,蛤蟆楼、四海春(兼浴池)、会英楼等饭店,兰香斋、恭合成、毓兴和、振起点等酱菜、糕点铺都有较大规模。”长期致力于东昌府区文史研究的高文广说,最大的糕点铺曾经出售三百多个点心品种,赢得了“东昌府糕点压四方”的美誉。

东关大街百业并兴,店铺还有:蔡规范等10余家杂货店;同兴、茂同等烟酒店;信福祥、恭兴长等布店;朱兴盛丝绒店;合腾德、源盛一等估衣店;以及稚观园浴池、华盛昌茶庄、周氏的三成货栈等;另外有馍馍房、包子铺、茶馆、理发馆、百货铺、颜料店、鞋店、色纸店等。

东关大街上的怀德堂中药房,位于川廊西,有楼房、仓库、宿舍等不下百余间。门外竖有高耸房脊之上的冲天招牌,上写一行大字:“陕西怀德堂川广云贵生熟地道药材。”为鲁西一带享有较高信誉的大药店。其财东为陕西人,在临清、济南设有分号。

高文广极有兴趣地继续讲述着东关大街的买卖,清同治三年(1864),康氏开办的“福商旅店”,为聊城首家大型旅馆;民国十年(1921),张品山开设的“义济公司”最早在聊城经销煤油;民国十二年(1923),李仁轩开设的“宝善堂”中首次经销卷烟;民国十四年(1925),李贵山开设的自行车修理店,成为聊城自行车修理业的开端。1932年,邓禹臣、程雪舫合资兴办“公益祥”度量衡工厂,厂址设本街中段路北。该厂工人制成聊城第一杆刀子秤。

米市街是漕运兴盛以来聊城最早的粮食集散地,大到粮行、粮栈,小到粮户、粮亭,鼎盛时期足有数十家。清代至民国初年,本街设有“粮业公所”,城关七十二家粮行同仁经常在此聚会议事。米市街北段路西曾有“钱业公所”,大门是砖砌西式建筑,这是全县银钱业同行集会议事的公共场所。

“还有双街的几个会馆,都是同乡或同业人员碰头聚会的场所,他们相互交流商情,彼此出谋划策,帮助同仁排解纠纷等,这对于促进同业团结、共振行业买卖起到了积极作用。”高文广说。

望族名流丁家傅家出英才,查拳滑拳出名师

“东关大街与米市街、礼拜寺街的交叉路口叫做驴市口,驴市口东路北原有丁氏祠堂,是明洪武进士、御史丁志方家族宗庙。”高文广说,“丁家诗书继世,据清代两部《聊城县志》记载,东关大街原有13座牌坊,其中七座是为丁家人建的。”

傅氏祠堂是聊城“阁老傅”家族的家庙。这个家族世代英才辈出,尤其傅以渐、傅斯年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聊城还有另一个傅氏家族,被人们称为‘御史傅’。他家的老宅也在这个区域内。”高文广讲,御史傅家族中,明代的傅相则、傅光宅、傅尔恒都是清官,“傅尔恒被誉为‘清孝先生’,清孝街因此得名。”

米市街北段、礼拜寺街、药王庙街、小礼拜寺街、清孝街都是回族居民较为集中的地方。自古以来,这一带回、汉群众杂居,和睦相处。东关区域的回、汉群众有尚武的传统,清末、民国以至解放后,出现了多位著名武术师。

高文广说,清同治年间,蒋文英、蒋文明开始练习查、滑拳,并对回、汉少年传授武技。清末民初,羊使君街的邓寰瀛,擅长少林和二郎派武技,为人仗义,有豪杰风骨,常有打抱不平的善举,民间多有赞语。清孝街的黄长庆擅长查拳及轻功,相传有“墙上挂画”的功夫。

“民国年间,米市街人王恒玉习练回族查拳,又跟全国著名武术大师、聊城籍人马永胜学习太极拳,民国年间曾赴南京参赛,载誉而归。”高文广介绍,蒋振海幼得家传,继承了查拳的精华,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被聊城国术馆聘为教练。馆驿口附近的梁敬堂,除擅长查拳外,还长于三星拳和大刀,民国年间曾应邀到青岛国术馆传授拳技。礼拜寺街的蒋士元,武技精湛,曾在1957年聊城县首次武术比赛中表演双锏,倍受好评。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薇]

标签:聊城 街区 铁塔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