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4年教育改革破冰
2015年01月21日 11: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玉兰
2014年,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轮制度改革深度破冰之年。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认为,此一轮改革之后,一个很大的亮点是扩大学生学校双向选择权。
原标题:回眸2014年教育改革破冰:从招分到招生的里程碑
2014年,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轮制度改革深度破冰之年。打破“一考定终身”讨论了许久,终于在2014年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学业水平考试:为高考“减负”
时间的脚步迈入2015年,上海浙江两地的高一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都焦急地等待一个消息:自己心仪的高校、心仪的专业会要求哪几门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下学期,两地首轮计入高考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就开考了。
记者联系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的主任,得到的答复是,具体方案仍在最后敲定中。“因为这不仅仅关系到沪浙两地的学生,也要考虑全国情况。沪浙两地要将各高校的方案汇总后,再综合研究有什么新的变化和情况。”东北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李海雄说。
2014年9月19日,沪浙两地联袂发布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当年入学的高一新生的学业水平考试将计入高考总成绩,同时,他们三年后的高考科目也“瘦身”为语文、数学、外语三科。
从“集中考完、一次机会”的传统高考方式,到“分散进行,学业水平考试有两次机会”的改革,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说:“原来一旦考砸则导致高考失利;改革后,风险就会分散开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不是积到最后一起考,随考随清,为高中素质教育腾出空间。”
贾炜认为,改革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提高了“含金量”,一些科目从游离于高考之外变成纳入高考中,不仅对学生学习起到质量监测和导向作用,而且成为高考选拔的依据。自选科目参加等级性考试,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志向,可以打破文理限制,选择自己的强项并保证一定的知识面。
综合素质评价:为学生“加码”
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公布。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鼓励类高考加分项目从2015年开始后全部取消。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建国说:“取消加分项目,纠正少数人片面追求高考加分的倾向。考生的特长如实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或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把鼓励特长从功利化的枷锁中解脱出来,让学生的学习更纯粹。
与此同时进行的改革还有,2015年起,所有试点高校的自主考试全部由三四月份改为六月份高考结束之后进行,使得被公众质疑有“小高考”之嫌的自主招生考试真正成为学生特长和潜力这两种素质的一次测试。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