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理财产品强调高收益有误导之嫌


来源:杭州日报

二手车车主张女士想在网上给爱车买一份车险,但是忙活了一下午后,她还是放弃了。记者根据提示,在提交了张女士二手车资料后,获得包括交强险和商业险在内的报价总额是3800多元,远远高于665元。

原标题:理财产品强调高收益有误导之嫌

二手车车主张女士想在网上给爱车买一份车险,但是忙活了一下午后,她还是放弃了。

“我在网购平台上输入‘车险’二字,立即蹦出来多个页面,价格高高低低也不同。”张女士比较了一下,选择了报价最低的665元,可客服告诉她,“665元只是起价,具体还要提交订单后才能得出精准的价格。”这让张女士有些不爽,“我是被页面上低价吸引才点击进去的,结果让我填了一堆资料后发现一般报价都高于1500元以上。”

搜索页面标示低价,但进入网店后却发现价格后面多了个“起”字;网售的保险类理财产品未在页面上标注“风险提示”,反而在显眼位置呈现高档的“演示利率”……昨日,本报“金融神秘客”第四站选择了保险行业的互联网服务,重点体验了保险公司网售的保险和理财产品的服务功能。

页面报价远远低于投保价

很多消费者都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看到线下广告上打着“多款商品2折起”、“当季商品低至30元”之类的促销广告后,忍不住两眼放光,摩拳擦掌地准备去商场血拼了,可到了商场才发现广告所写的内容,与实际情况有些出入:要么参与促销商品只有几款,要么只有低折扣的数字赫然醒目,其他限制条件字样却细若蚊蝇,不仔细看甚至很难发现。

张女士郁闷的是,自己在网上购买车险也遇到了类似情况。昨日,记者和张女士一起打开了电商购物平台,在搜索页面看到多家保险公司报价各有不同,但“665元”确实是最低价。记者选择了同样标示665元的永安车险,进入店铺主页后,果然在价格665元后面多了个“起”字。“如果是因为受电商平台限制,无法在搜索页面标注‘起’字,但能否在搜索页面广告窗口上有一些提示呢?”张女士说。

记者根据提示,在提交了张女士二手车资料后,获得包括交强险和商业险在内的报价总额是3800多元,远远高于665元。据客服回答,因为张女士的车是过户车,交强险需要950元(不含车船税),而665元是对连续3年没有出险的非过户车的交强险报价。客服并进一步表示,“具体价格系统会根据车主的车辆信息进行相应报价。”

只标注最高收益率存退保隐患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少网友不仅会在网上购买保险,甚至还有的会选择保险型理财产品。这类产品销售是否规范,存不存在误导性、迷惑性的险种和服务呢?记者也体验了一把。

和网售车险体验一样,记者首先在同样的电商平台输入“保险理财产品”,并随机选择了一款月成交量超过5000笔的“存乐理财”产品,该产品由昆仑健康保险提供,店铺页面上这样介绍,万能型保险、预期年化收益率6%、最低保证年化结算利率2.5%……可是在该产品搜索页面并没有提及保底年化率多少,反而是把“预期年化收益率6%”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事实上,早在2009年,保监会就下发有关文件,要求保险公司对投资型产品的年投资收益率的假设,即“演示利率”分为高、中、低三档,保险公司可能为了吸引网友注意,只在搜索页面显现高档,并未涉及另外两档收益情况。

“在搜索页面上只提及最高产品收益率,可能会给后来的退保带来隐患。”业内人士表示,一些标示高收益的保险型理财产品,虽然看似收益率非常高,但是如果消费者没有仔细看说明,或许在收益率达不到高档时要求退保,并无法认识到险种的风险。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苗宣]

标签:理财产品 页面 665元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