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并校时代”的乡村教学亟待“点亮”
2015年01月30日 22:19
来源:新华网 作者:骆飞、李春惠
“在山的那边还有个加学村教学点,是‘拆点并校’后乡里仅存的几个教学点之一。“后并校时代”给乡村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但遗留和衍生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值得重点关注,乡村教学亟待“点亮”。
原标题:“后并校时代”的乡村教学亟待“点亮”
新华网贵阳1月30日电(记者骆飞、李春惠)“在山的那边还有个加学村教学点,是‘拆点并校’后乡里仅存的几个教学点之一。”驻村干部郭知涛边说边指着远处的山头,顺着手指的方向,蜿蜒的盘山路转入河谷又爬上来,层层叠叠的梯田挂满山坡,农耕文明在此绵延不绝。
加学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加鸠乡,地处月亮山腹地,苗族群众世代居住于此。富饶的梯田是村民生产生活的中心,也是当地仅有的经济来源。在这生态良好的大山深处,坐落着地处偏远、条件简陋的苗族村寨,而比村寨更边远落后的是这里的教育。
“这是我们学校,有2个老师,3个村的52个孩子在这里上学,做饭、上课、睡觉都在这里。”加学教学点负责人之一的赖志灵说,有24个孩子因为离家远都住在教学点上。
加学教学点位于加学村村口,一栋破旧的木楼装着乡村教育的一切。整栋楼因年久失修已经开始倾斜,木楼分两层,一楼大部分是厨房和学生“营养午餐”的就餐区,其余闲置。二楼有5间房,2间是教室,2间是宿舍,还有1间堆放着学生带来的稻谷。
所谓的宿舍只不过是铺在地上的“大通铺”,被子是学生自己的,条件极其简陋。2间教室是2个年级、2个班,学生最大的12岁,最小的仅5岁。
木楼前面是一块没有硬化的空地,孩子们在这里活动。杂草丛生的空地上,没有任何体育设施,闲散地堆放着村民砍来的木材,加之地面坑洼不平,活动空间变得异常狭小。教学点的窗户大多没了玻璃,只能用油纸挡风遮雨,从外面看上去像打在墙上的“补丁”。空地的不远处是一块菜地,是赖志灵的妻子吴银燕种的,她负责给学生做饭。
赖志灵说,因为“拆点并校”,2010年这里就停课了,直到2013年才复课。刚开始什么都没有,就一栋烂房子,不通水电,和村民反复协调后才得以改善。
据了解,2001年国家实施针对全国农村中小学重新布局的教育改革,推行“拆点并校”,很多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在这一时期被拆并。学生们被集中到一些中心校或城镇学校。由于“拆点并校”问题不断,质疑不断。政策在2010年被教育部转入“暂缓”状态,2012年被正式叫停。
2013年复课的加学教学点和很多边远山区的村级教学点一样从“并校时代”走进“后并校时代”:前期因教学条件落后而被叫停,后期又因投入不足而走入困境,发展十分缓慢。
“现在虽然条件差,但很多孩子能就近上学,村民们都很高兴。”郭知涛说,不过由于学校拆并太多,农村教学资源缺口太大,很多孩子还是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上学,他们上学少则走5、6公里,多则要走10多公里,有的还要跋山涉水。
“路太远,安全隐患大,尤其对面山上的秀摆村,距离加学教学点10公里,路上还要过一座独木‘危桥’,下雨涨水特别担心。”谈到这些,赖志灵很是揪心。
加学教学点只有小学一、二年级,孩子们“毕业”后要去较远的加努教学点学习,那是一座新建的乡村完小,教学设施和条件较完善。而小学结束后,他们要到更远的加鸠乡念中学,常年奔走在遥远的乡村路上完成义务教育教学是农村孩子的常态。
加鸠乡中心小学校长梁启松说,中心校学生共470人,有385人住校,学校师资有限,学生教学管理压力大。老师既要教书,还要管理,还要负责学生“营养午餐”,有时真是“分身乏术”。而过于集中的农村教育教学,使中心校的运行不堪重负。
加鸠乡副乡长潘小江说,国家近年来的教育投入很大,但像加学村这样的教学点是否拆并还在讨论,所以没有投入太多,但较大的教师缺口是目前农村教育面临的大难题。
郭知涛说,由于农村教育历史欠账太多,类似加学教学点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通病”,在很多边远山区都很普遍。“后并校时代”给乡村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但遗留和衍生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值得重点关注,乡村教学亟待“点亮”。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