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教师“国考”观察:教师资格“国考”影响几何?


来源:中国教育报

焦海洋绘 “听说国考很难,是这样的吗?”“今年是最后一次不限专业吗?我以后还可以报考教师资格证吗?”“通过率会控制比例吗?”……11月初,北京教师资格证考生们终于首次见到了“国考”真容,许多人开始忙

焦海洋绘

“听说国考很难,是这样的吗?”“今年是最后一次不限专业吗?我以后还可以报考教师资格证吗?”“通过率会控制比例吗?”……11月初,北京教师资格证考生们终于首次见到了“国考”真容,许多人开始忙着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向参加过考试的人和一些咨询机构,打听教师资格证国考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切身影响。随着教育部将教师资格证统考范围扩至全国,国考带来的种种改变,渐已浮出水面。 

师范生淡定社会生疑虑

与外界想象的不同,受国考新政影响最大的师范生群体,对此并没有太大反应。虽然在今年9月以后入学的在京师范生,已经不能像原来一样直接获得教师资格认定,但还有不少大一学生,并不了解这一情况。而在被告知此事后,多数学生也十分“淡定”。 

教师资格考试培训机构的咨询师韩思维也证实,国考并没有让师范生们太过紧张。“现在也有师范生来咨询,他们不担心《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更关心《综合素质》会考哪些方面。他们最关心的是面试,也就是以前的‘说课’”。 

加入教师资格培训行业4年,韩思维感到,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改为国考,受影响最大的仍然是原本就要参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两学”考试的非师范生群体。“特别是有些机构进行虚假宣传,说什么以后非师范生不能再考教师资格证,明年是最后一届,要进行预报名等,令这群人产生了一种恐慌情绪。” 韩思维说。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去年10月北京市的国考政策出台后,不少教培机构都在宣扬国考“难度加大”的说法,也有些以所谓“最后一次”为卖点招揽生意。 

他们所说的“最后一次”,除了今年3月北京市举办的最后一次“两学”考试外,还有下半年的地方教师资格认证补考,为此前在“两学”考试中通过部分科目的报考者提供最后一次机会。若未能通过补考,此前曾以“两学”为目标备考的这批人,都将与其他新进入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重新接受评判。 

已经参加工作的毕沙(化名)就不得不从头再来。他一年多前就参加了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上班后,真没那么多精力好好看书。说是两本书,但考得比较散。我光背了押题,但押得都太偏了!”去年11月,他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考试,都以10分之差未能通过。为了抓住最后一次“两学”考试机会,毕沙专门报名参加了培训班,依旧未能如愿。 

与忙碌的上班族相比,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学生欣娅(化名),却立志要跻身国考改革后首批拿到教师资格证者的行列。由于国考只有大纲,她没有买到参考书,而是从网上找到了一些培训机构根据其他省份历年真题总结出的复习资料,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背诵,有时每天背1000字,效率高时则能一次记下好几页内容。 

距离考试还有大约3周时,欣娅不再进行任何娱乐活动,连自己最爱的相声也“戒”了,开始闭关冲刺。这也是不少报名教师资格考试的在校生的普遍做法。成绩没有辜负她的辛苦,报考初中数学的欣娅一次就通过了3门学科的笔试。

“松”笔试“紧”面试

从韩思维目前收到的反馈看,国考改革之后,笔试并没有比原来更难。“学员们说《综合素质》考试相对简单,就算不复习也能拿到很多分。”而《教育知识与能力》,以及初、高中的各学科笔试,则相对较难。 

其实,光从考题看,《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的内容,与此前“两学”考试中的《教育学》比较接近,也融入了小部分原“两学”的《教育心理学》内容。韩思维分析说:“心理学的东西其实是比较难背的,以前这方面花的力气是比较多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考一些常识性的东西,比较优秀的非师范生学生反而比以前更有优势。” 

在国考改革前,一些教育发达地区,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率始终维持在极低的水平。据《中国江苏网》报道,江苏的“两学”考试,单科通过率在15% —16%,两门同时通过率仅10%左右。《齐鲁晚报》也曾引述业内人士说法称,山东省济南市地方教师资格认定通过率为17%,省内其他城市通过率也在此上下。育德园师则称,其对过去北京教师资格证地方考试数据进行统计后发现,中小学“两学”通过率在10%左右。至于一些此前把关较松的地区,亦在全国统考之前,就逐步收紧了当地的教师资格认定通过率。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布和看来,这种笔试通过率的数据变化,恰与国考改革的目的相符合。国考改革后,一是由国家层面统一把好教师入口的质量关,有助提升困难地区的教师质量;同时也是放开教师队伍入口,让更多合格的优秀人才能有机会从教。 

上海师范大学大四学生王天瑶虽然也参加了此次国考笔试,但她和同学们更关注的,却是面试。她所在的科学教育班,共有39名学生,其中有十多人分别报考了小学、初中教师资格证,另有一两人报考高中教师资格证。据她所知,一次性通过面试的最多只有十几人。 

经过与同学的交流,王天瑶觉得,要想通过国考的教师资格面试,最重要的就是“像个老师”。何谓“像个老师”?张布和解释,就是更加注重教学实践,“一些想考证进入教师队伍的人,学科知识没问题,但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班级管理等知识方面,都比较缺乏。可是这些也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很重要的因素。需要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后,他们才能慢慢成长为有经验的老师”。 

在国考改革之后的面试环节,将原本各地面试中的“说课”改为了20分钟的“试讲”。在北京等地,留给考生的准备时间也有所缩短,对现实中的应变能力要求更高。一位曾在江苏担任教师资格评委的学科带头人回忆说,在原本的“省考”中,面试环节通过率往往可以高达八九成。这一状况在改革后显然已经发生了变化。 

参考人数大幅增长

到目前为止,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相当一部分是如王天瑶这样的大三大四在校学生。不少报考者参与教师资格考试,是为了增加就业时的选择余地。在刚刚结束的11月国考笔试中,贵州省贵阳考区贵州大学考点,共有7000多人参考。 

在2013年刚开始试点时,是在贵州的9个州市各设了一个考区;但到2014年,原贵阳考区已远远不能满足报名需求。因此,在原有基础上又增设了4个考区。而随着参考人数的进一步翻番,各考区的考点也在日益增加。试点3年来,贵州省参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人数一直在增长,从2013年下半年的1.6万人次,直接跃升至2014年的4万人,再到2015年的7.9万人。 

几乎每个参考者,都是冲着这种就业导向去的。韩思维总结了参与国考的三大人群:“有的是确实以后想当老师,或者已经在一些学校开始实习了;还有的是我先考一个,拿到证后,想想当老师也不错;也有一部分是家长希望孩子考教师证,这样的也不少。” 

至于想当教师的理由,则是大同小异。多数人都看到近年教师待遇和福利的提升,出于对工作稳定的考虑,希望能够成为教师。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则有不少人希望通过当上教师解决户口问题。也有些特例是希望通过自己担任教职,为下一代求学铺路。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理科实验班的金一鸣,就是在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之后,成为上海实验学校高中数学老师的。他自称在当年9月报名后,只花了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做了几套真题、模拟题,就直接去参加了国考。“第一次考了两门综合和数学,一次就考出来了。第二次考物理,面试第一次没过,隔了半年又去面试,就过了。” 

对于求才若渴的中小学来说,来自更多领域的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无疑是件好事。但也有人坦言,在实际招聘过程中,即便在国考之后,教师资格证也只是一道最低的门槛。上海市嘉定区紫荆小学校长朱英强调,只有具备资质的申请者,才能参加学校所在区县的录用考试,然后再进入学校的面试流程。学校的管理者们往往更加看重后两道流程,其通过率也更低。今年2月进行的江苏省南京市新教师招聘考试,有约8700人竞争711个岗位,录取率仅为个位数。 

即便教职竞争激烈,仍然不能阻挡教师资格证国考在各地逐渐爆发的热潮。除贵州外,最新公开的数据显示,江苏今年下半年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约7.7万人报名,较上年同期增长78%。山东自试点以来,亦是逐年增长,仅今年上半年,就有12.6万人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比参加公务员考试的8万人还要高。教师资格“考证热”已难阻挡。

[责任编辑:李静静]

标签:教师资格 影响 国考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