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我国教育规模位居世界首位 有2.6亿学生在校


来源:人民网

15日上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第八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我国教育公平取得的重要进展。目前,我国教育规模位居世界首位,52.3万所学校遍布城乡,2.6亿在校学生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

 

(四)向农村倾斜,提高农村教育发展水平。

农村教育既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难点。多年来,党和政府努力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2003年,国务院作出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决定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2005年,国务院决定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增强中央和省级政府的统筹能力。

一是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针对农村办学条件差的问题,近年来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等一系列工程项目,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汶川地震后,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重点加固改造地震断裂带等重点灾害地区的校舍,三年来中央投入300亿、地方投入3500多亿,农村学校安全条件大幅提高。

二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针对农村教师短缺、优秀教师下不去留不住等问题,2006年起,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计划实施以来共招聘30万名特岗教师,其中80%留在了当地从教。2007年起,在教育部六所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每年招收1万名免费师范生,实施以来共招收免费师范生7.2万名,90%以上的毕业生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为农村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教师。2010年起,实施国家级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中央财政共投入26亿元,培训农村教师328万人,占培训总数的95%。2010年起,中央财政投入108亿,实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改善了农村教师安居条件。

三是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提供膳食补助,覆盖中西部699个县,同时还有19个省份、259个县开展地方试点,共惠及3000多万学生。这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营养干预计划。世界银行、联合国粮食开发计划署和儿童伙伴组织的专家考察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五)向中西部倾斜,提高中西部教育发展水平。

近年来,一方面持续加大对中西部的政策倾斜力度,另一方面不断加强东中西部的教育协作力度。

一是提高中西部省份高考录取率。从2008年起,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安排专门招生指标,由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东部省市高校,招收升学率相对偏低的8个中西部省份学生(内蒙古、山西、河南、安徽、广西、贵州、云南、甘肃),规模由2008年的3.5万扩大到2013年的18.5万,相当于为中西部新建70所万人规模的高校。

二是扶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从2001年起,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目前已有100所支援高校帮扶74所受援高校,全面覆盖西部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创新对口支援方式,采用“名校牵头、多校参与、团队支援”的方式,集中支援高校的优势学科协同支持受援高校,全方位提高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综合实力。还实施了“三兄弟国际合作项目”,即一所发达地区重点高校、一所国外知名高校与一所西部地区高校结成伙伴,合作开展高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

三是改善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状况。加大对口支援力度,实行教育援疆、援藏和支援四省藏区教育,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和兵团的82个县(团场),17个省市对口支援西藏7个地市,6个省市、13家央企对口支援青海藏区。加大内地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力度,截至2012年,各类内地民族班累计招生47万人。

(六)拓宽渠道,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教育选择。

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要求增强教育体系的灵活性、便利性,搭建起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努力创造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条件。目前,我国现代教育体系已相对完备。从纵向上看,学前、初等、中等、高等以及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互衔接。从横向上看,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贯通。从渠道来看,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同步扩大。

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不同类型学生提供不同选择。2012年中等、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总规模达到754万、315万,分别占了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二是加快发展民办教育,提供更加多样的教育服务。目前,全国民办学校近14万所、在校生3911万,其中民办学前教育在园幼儿占总数的50%、小学生占6%、初中生占10%、普通高中生占10%、中职学生占14%、高校学生占22%。三是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丰富我国教育供给。2003年国务院发布《中外合作办学条例》。10年来,我国共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1979个,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温州肯恩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一批高起点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相继成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了境外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开辟了一条“不出国留学”的途径。四是加强继续教育,创造更加灵活方便的学习条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正在从一次性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建立了成人高等教育制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和广播电视大学等。2012年,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成立了国家开放大学和北京、上海、江苏、云南、广东等6所开放大学,探索建立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不受年龄限制、宽进严出的新型高校。推出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把优质的大学课程放到网上,向社会免费开放,目前已经上线365门,“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6000门。大家可以通过爱课程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易随时点击学习。

总的来说,近些年来,我国坚持从国情出发,坚持从最需要帮扶的地区做起,坚持从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做起,不断拓展教育公平的内涵,不断提高教育公平的水平,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受教育权利。从世界范围看,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处于中等收入国家前列,与发达国家教育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呈现不断上升的良好态势。2012年,联合国发起“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在全球范围选择10个教育发展取得突出成就的国家作为倡导国,中国是其中之一。(人民网北京10月15日电)

相关新闻:

标签:教育公平 我国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