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称:超99%受访者担心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2013年09月03日 10:17
来源:新华网
超99%受访者担心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家长为什么不能给孩子减负?就是因为社会评价机制没有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家长当然愿意孩子去快乐地生活,但是现在社会评价机制、教育体制不变,
超99%受访者担心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家长为什么不能给孩子减负?就是因为社会评价机制没有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家长当然愿意孩子去快乐地生活,但是现在社会评价机制、教育体制不变,单纯给孩子少布置作业,家长能接受吗?谁会愿意孩子将来中考、高考“吃亏”呢?
从8月22日起,教育部新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开始公开征询意见,提倡了多年的减负又一次进入公众的视野。
公众对小学生减负的态度如何?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17476人参与)显示,75.9%的受访者支持为小学生减负,但52.3%受访者直言不看好《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的实施效果。
52.3%受访者直言不看好《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实施效果
山西太原某小学班主任吕艳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她所在的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就不再有书面作业,而是布置一些需要实践的作业。不过,她注意到很多小学生依然不轻松,因为现在小学生的负担不光是来自学校和老师布置的课业,很多负担是家长给的。不少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周末都被家长安排得满满的,学奥数、学英语、学钢琴、学绘画……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是因为社会的竞争压力太大了。”现在江苏苏州工作的李慧岗说,现在社会评价标准比较单一,大多数家长仍然觉得学习好是唯一的出路,我国的优质教育资源不够多,所以家长根本不敢放松,孩子们压力很大。由于工作关系,李慧岗曾将儿子带到新加坡上小学,他觉得那是儿子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每天下午一点半就放学了,几乎没有作业,剩下的时间由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支配。
江西省抚州市某县城小学教师李玲(化名)表示,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当下,小学生的确减轻了一些课业负担,但也只是限于学生在学校的课业。对于老师来说,作业布置得少了,工作量自然而然也就少了,可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没有了作业作为一种反馈的形式,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不能很好地被巩固和加强,学生的成绩就没有保障。
“虽然这次教育部的减负规定,小学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但是,在‘小升初’竞争依然激烈的今天,这条规定能否执行?当前对于老师而言,学生成绩就是衡量能力的指标,如果学生的成绩很差,老师评职称、评优、评模等几乎不可能,而绩效工资可能也只能拿最少的那一份;学校方面也必须考虑升学率的问题,如果因为减负而导致整个学校的学生成绩不好,校领导就要担心自己会不会被‘下课’;对家长来说,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将来‘小升初’孩子成绩太低进不了好学校怎么办?所以在学校、老师的暗示或者明示下,在家长的担忧下,孩子们就在课后进入各类补习班。这样的减负不仅没有减轻孩子的负担,反让孩子的身心疲惫不堪。家长也将承担更高的补习成本。”付玲说。
调查显示,67.5%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小学生减负效果较差,仅9.6%的受访者认为较好,18.3%的受访者感觉“一般”。 52.3%的受访者坦言并不看好此次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实施后的效果。
64.8%受访者担忧“减负”后校外补课培训更泛滥
调查显示,多达98.4%的受访者对小学生校内减负有担忧。具体包括:校外补课、培训更泛滥(64.8%);减负难以落实(43.5%);降低学校和老师的责任,课堂质量下降(31.7%);加大家庭教育支出(31.2%);加大不同地域和家境学生之间的教育差距(24.9%);一些学生无法合理安排大量课余时间(19.8%)等。
李玲发现,在县城里能上补习班的孩子多是家境较好的,一些家庭条件较差的孩子只能靠自己努力学习,但是不少孩子的自主性不够,这样一来,孩子之间的差距就拉大了。而且,减负之后孩子的课余时间增加了,但是一些家长忙于上班,根本没有时间陪同看管他们,少年宫之类的地方又形同虚设,于是孩子们放学之后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要么在车流很多的马路上追追打打,要么经常出入网吧、游戏厅之类的地方。
中部地区某市的小学生家长王莉坦言,为了争取到好的教育资源,孩子一刻也不能松懈。每年自己给孩子报课外班的钱已经超过3万元,周一至周五的晚上有时也会给孩子安排一些课程。“晚上上课的话就是6点半到8点半,孩子回到家就九点多了,吃点东西开始写作业,等到上床睡觉也就11点了。”现在孩子面临“小升初”的压力,很多好学校还会和一些培训学校联手偷偷举办考试,然后向成绩优秀的孩子伸出橄榄枝,提供各种好政策。“这些考试考的都是奥数,学校平时不会教,这就逼着家长给孩子报补习班。”王莉说。
“家长为什么不能给孩子减负?就是因为社会评价机制没有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家长当然愿意孩子去快乐地生活,但是现在社会评价机制、教育体制不变,单纯给孩子少布置作业,家长能接受吗?谁会愿意孩子将来中考、高考“吃亏”呢?
调查显示,99.1%的受访者担心出现小学生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情况。究其原因,71.5%的受访者首选“以分数选拔学生的中高考制度未根本改变”,51%的受访者认为原因是“以升学为诱饵的补习班、辅导班泛滥”,分别有29.4%的受访者认为原因是“家长望子成龙,给孩子加码”和“义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55.1%受访者建议用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为小学生减负
“现在一些地方的教育是穿着素质教育的外衣,内里依然是应试教育。”李玲说,有些学校一味的追求分数,以致教师只教考试的科目,综合科目基本不太上,为了应对上面部门的检查,还早早给孩子教好了一套应对的办法。她认为,小学生减负肯定是要减的,但是如果教育制度不发生根本的改变,所有的规定都难以落实。像现在,减负并没有真正减掉孩子身上的负担,反而将这种负担进行了转移和扩大,还加大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家长的压力,父母必须为教育减负去买单,另外花重金请家教补课,还要挪出更多的时间去看管孩子。
储朝晖表示,小学生减负要先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管理体制的问题,现在的教育体系中,专业性越来越弱,行政性越来越强。需要给学校和老师一定的自主权,以设定自己的教学计划;二是评价体制的问题,学校应该根据孩子不同的天性因材施教,保证教育的多样化。单一的评价体制容易让孩子丢失天性。强迫孩子都去学习,都拿考试成绩证明自己,不仅不利于孩子的自我发展,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吕艳认为,小学生减负实际是对老师提高了要求,教师必须要提高效率,利用有限的时间给孩子提供更多的信息。她建议减负后学校应该为孩子提供更全面的教育,比如组织一些兴趣班。“我们的音体美老师都是专业性很强的科班出生的老师,可以好好利用这些资源,一来家长可以节省部分财力,二来可以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调查显示,对于如何给小学生减负,63.4%的受访者建议“改革中高考制度,建立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55.1% 的受访者希望“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45.2%的受访者期待“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缓解择校热”;29.9%的受访者希望“家长改变观念,不要盲目跟风”;19.9%的受访者建议“加强社区青少年设施服务建设”;15.6%的受访者建议“严格执行娱乐场所对于未成年人的限制”。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