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两儿去世一儿走丢 老人无偿捐出儿子的遗体


来源:东南网

可叹:老伴早早丢下他,离开人世;三名儿子,走丢一个,两个去世;惟一的儿媳,改嫁了,他的身边,只剩下一个争气的孙儿。马阿伯代儿子做出的决定,也让马志龙成为连城县首例无偿捐献遗体和器官的人。

可叹:老伴早早丢下他,离开人世;三名儿子,走丢一个,两个去世;惟一的儿媳,改嫁了,他的身边,只剩下一个争气的孙儿。

可敬:一次次不幸,没有击垮他。他还说,人在世,就该为社会做点贡献。几天前,儿子车祸去世,他代儿子做了一个决定:让生命延续,把儿子的遗体无偿捐献出去。

他叫马天梅,一名朴实的农民,一名老党员,今年65岁,家住龙岩连城县四堡乡四桥村。

可叹两个儿子去世一个儿子走丢

在偏僻的四桥村,马阿伯的家很安静,那安静中透出一丝悲凉。

7月25日清晨,马阿伯的二儿子马志龙,开着摩托车去打工。在一个上坡路段,由于车速过快,马志龙的摩托车失控,撞在桥面护栏上。

这一撞,让马志龙头破血流,奄奄一息。他在医院住了三天,耗去4万元,最终,还是没能抢救过来。

马志龙的离世,是马阿伯第二次面对丧子之痛。就在前年,他患有脑瘤的小儿子,在治疗近一年,举债18万元后,还是被死神夺走了。

两名儿子的生命,一个定格在41岁,一个定格在32岁。唯一剩下的大儿子,却患有精神病,已经离家出走多年,至今杳无音信。

这三名儿子,几乎可算是马阿伯带大的。早年,他的老伴在生下第三个儿子后,就因病离开了人世。

儿子里头,最后成家立业的,是二儿子马志龙。可前几年,由于家庭矛盾,儿媳改嫁了。

如今,在这个沉寂的家中,只有马阿伯和16岁的孙儿相依为命。

可敬想为社会做点贡献无偿捐献儿子遗体

不过,这一次次不幸,并没有击垮马阿伯。这名朴实的农民,说起普通话,含糊不清。但昨日,“贡献”两个字,他一直在重复。

他说他是一名老党员,早年还当过村支书。他说他危房改造,政府给过帮助。在农村,他也看多了困难,所以,尽管被“苦难”一次次折磨,他还是想为社会做点贡献。

7月28日,儿子马志龙病危时,马阿伯做了决定:把儿子的遗体和器官捐献出去,用于教学研究和治病救人。当天,在儿子不治身亡后,他拨通了连城红十字会的电话。

经连城县红十字会与厦门大学联系,目前,遗体已被厦门大学医学院接收,用于医学教学;眼角膜由厦门大学眼科中心接收,用于患者移植。“代儿子做出这个决定,让他死得有意义。”马阿伯说,人死不能复生,但是,儿子的器官能救活他人,“这样,能让生命延续”。

马阿伯代儿子做出的决定,也让马志龙成为连城县首例无偿捐献遗体和器官的人。

老人心愿

不要让孙儿受尽苦难

在马阿伯家,惟有他16岁的孙儿,朝气蓬勃的脚步声,才能打破家中死一般的沉寂。

孙儿叫小聪(化名),是二儿子马志龙的儿子,也是迟暮之年的马阿伯惟一的冀望。

马阿伯说,一场场不幸袭来,只有这孙儿,像是上天的恩赐,聪明好学。

今年,小聪考上连城二中,再过几天,就是高中开学日。可是,他的学费还需2000多元。“儿子车祸去世,家里已是负债累累,至今没能力偿还。”马阿伯年老体弱,腿脚不便,根本没法赚钱养家,只能靠种地维持家用。“不过,再苦再难,我也不会让孙儿没书读。”马阿伯说,他现在的心愿,就是不要让孙儿受尽苦难。

昨日,记者从连城红十字会获悉,目前红十字会已经向连城县政府汇报此事。“我们希望尽力帮他的孙儿筹集学费,让其顺利入学。”连城红十字会一负责人说。

记者手记

愿这个家从此远离苦难

一名朴实的农民,在遭受丧子之痛后,说出“贡献”二字。此举,让人敬,让人痛。

在马阿伯的心灵深处,泪水还在继续流,痛依旧撕心裂肺,但他没有忘记做人的格言:贡献。

对迟暮之年的他来说,16岁的孙儿,是这个家在种种苦难之后,看到的一个希望。如今,孙儿也是马阿伯最大的精神支柱。

但是,面对孙儿今年、今后的学费,年老体弱的马阿伯,也唯有叹气。

在那一声叹息后,马阿伯的“贡献”,似乎也回旋在耳边。

我们唯愿,让这个家从此远离苦难,多些人多些爱心奉献。(海峡导报记者吴林增)

相关新闻:

标签:贡献 马阿伯 苦难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