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济南90后高校毕业生生存调查 挣扎中的蜕变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毕业是从青涩走向成熟的分水岭,是大学生重要的人生拐点。去年夏天,同样出生在 1990年的冯峰、林佳、李静、朱俊博4人从山东财经大学毕业后,走完了各自在职场中的“第一年”。像他们这样参加工作一年的9

  他们这一代 将成职场主力军

  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69万,其中我省高校毕业生51.5万人,比去年大约增加5000人,再创历史新高。在这个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夏天,新一批90后毕业生将大规模携手走向社会,未来的道路不可预知,每个人都怀揣着激动与忐忑的心情上路……

  去年此时,第一批90后毕业生正式出道,工作至今已满一年。这群跟随80后“尾巴”一同入职的青年,在就业观念上与上一代人有着明显的改变:更多强调“要自由、我喜欢”。通过与首批90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就业指导人员之间沟通,记者试图勾勒出这个青年群体初入职场的大致轮廓。对于用人单位方面来讲,面对即将“汹涌来袭”的90后应聘大军,如何适应这群人对职业的要求也成为他们将面临的难题。

  第一波考验必须扛住

  “工作要轻松,要与兴趣相符合,周末要双休,工作环境要好,要有晋升的机会……”刘雨然还记得去年4月第一次参加招聘会时,向一家面试单位提出的认为合理的“要求”,结果惊得对方说不出话来。随着参加招聘会的次数越多,刘雨然的要求便降得越厉害。最终,刘雨然还是没能找到这样一份如意的工作,而是进入一家私企当文员。“虽然离自己理想差挺远,但慢慢适应以后,感觉不至于太糟糕。”谈起当初对于工作的“标准”时,刘雨然坚持认为自己的要求“不过分”,只是暂时无法实现。

  李凯回忆起曾经的应聘经历时,也像刘雨然一般感叹“往事不堪回首”。每天在宿舍痛骂找工作好烦好单位太少,一转身又再次投入到求职大军中,继续争抢工作的机会。就在李凯伸手接过一家广告公司的橄榄枝时,再三遭遇挫折也使他逐渐认识到,用人单位不会迁就90后们的“特殊要求”,所以改变的只能是他们自己:先就业再择业,不管对工作满意与否,都要先干起来,逐步积累工作经验。面对求职路上的第一波考验,无论如何都必须扛下来。

  跳槽时要认清目标

  受访的90后毕业生在刚参加工作不久时,都有着强烈的跳槽想法,有的人已经完成了至少一次跳槽。记者查阅《2012年就业蓝皮书》,根据其对2012届20多万名毕业生的网络调查显示,有38%的2012届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半年内就选择离职。除了工资待遇低和看不到发展前途而选择跳槽外,工作单调乏味、无兴趣也是导致这一人群选择跳槽的主要原因。“比起薪金更看重想法”的说法,似乎成为这代年轻人不断跳槽的最有说服力的解释。

  同样是90后的宋翔却有着不一样的想法。去年从山东交通学院毕业后,宋翔在一家销售公司当起销售员。公司规模不大,还要时常加班出差,待遇也只有3000多元。宋翔刚入职没半年,公司发展就遭遇瓶颈,员工收入也大幅减少,很多同学都劝他赶紧辞职跳槽,但宋翔最终还是坚持下来,凭借自己工作的努力得到领导赏识。今年年初公司有转机后,宋翔被破格提拔为区域经理。宋翔说这可能与自己性格有关,敢于直面挫折和挑战,能够在平稳中寻求突破,在困难中发现曙光。

  一家国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孙先生说,频繁更换单位的90后求职者不在少数,往好处说是为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从另一个角度又反映出90后的职场态度有问题。多数的90后家庭经济条件不错,他们自认为理应在好的环境和单位中工作,理应获得较好的薪酬待遇,稍遇挫折就可能会选择跳槽。但这种行为反而会给职场人带来迷失感、挫败感等适得其反的结果。90后职场新人应当充分衡量自身条件,跳槽也要找准清晰明确的职业目标才行。

  勇于跟关系网说“不”

  刘东去年从山东大学毕业后,父母托关系为他在烟台老家找了一份国企岗位职业,每月薪资有五六千元。这份让很多人羡慕的工作,却被倔强的刘东一口给回绝了。去年7月,刘东通过自己的努力,被广州一家电视台录取,从此开始了从事媒体行业的梦想。尽管只身一人在广州打拼很辛苦,但回想起当初的决定时,刘东却一点都不后悔:“人总该为自己的理想拼一把吧,不能一下子就沦为赚钱的机器,对吧?”

  在“拼爹”现象已成社会潜规则的当下,刘东的决定显得难能可贵。日前网络上针对“史上最难就业年”进行的一份调查问卷中,“找工作是否动用过关系”一项,成了受访者颇为关注的焦点。记者采访一些因“关系”而“被就业”者时发现,他们工作中普遍显露出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不少单位招聘主管对于被迫招入的一些“关系户”,也纷纷表示出自己的无奈。

  另一方面,“关系”也成为“拉低”毕业生就业率的原因之一。一名长期从事招聘工作的企业主管表示,90后的毕业生大都没怎么吃过苦,很多家长也不愿让孩子吃苦,每月给的生活费甚至比入职新人工资还要高。如果一份薪水低或者比较累的工作摆在面前,家长会说服孩子不要急着入职,可以考个公务员或者通过关系找一个稳定点的工作,这也导致很多学生主动就业积极性不高。

  90后该如何对待利用“关系”找工作的现象?济南一家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刘老师表示,90后应该是有创意、有个性、有能力、有热情的一代人,只有将求职谋业置于充分自由竞争的平等环境,才能充分发挥出自身价值和潜质。在当今社会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创造公平就业机会的同时,父母们应该更多尊重孩子们的想法和需求,放任他们去勇敢拼搏。90后毕业生们也要有对“关系网”说不的勇气,如果通过“借力”获得的是一个不喜欢的工作,沦为光拿钱不干活的角色,倒不如为自己理想去努力拼搏一把。

  用人单位需改变偏见

  “他的工作能力不错,也颠覆了我们当初对他的印象。”在一家保险公司上班的90后新人张振华,在公司前辈牟先生眼中是个绝对“靠谱”的人才。牟先生说,张振华作为公司中年龄最小的 90后,刚入职时也会显示出自制力比较差、不受约束的特点,自己也不自觉地给他贴上“不靠谱、没责任感、非主流、浮躁”的标签。但经过大半年的相处后,他发现张振华适应能力很强、有个性,充满自信和活力,工作也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牟先生认为,时代不同造就价值观不同,对于正在茁壮成长的90后,大家应该有一颗包容的心,每代人之间相互理解、不断磨合,整体工作环境才会和谐。

  这样的观点其实很多企业开始逐渐理解和认同。不少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也认为,90后是有创意、有个性、有能力、有热情的一代人,如果管理得当,能够迸发出很强的工作能力。之所以90后的求职观会受到非议,是有的用人单位没有做好准备,没有调整自己的勇气。一家软件公司负责人孙先生表示,他们去年招聘了4名90后的高校毕业生,虽然刚入职时会有磨合的问题,但几人成长特别快,已迅速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人才。

  “用人单位应该调整心态去迎接90后,因为招工和就业本来就是双方的事情。”山东农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韩同吉表示,90后求职者已不仅仅满足过去那种以工资待遇为主导,而是更多把企业发展前景、人性化的工作氛围、个性尊重与释放视为求职意向,这其实反映了求职者前景意识、平等意识及法制意识的提高。这些要求和期望并不过分,但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对90后的期望并没有准备好。用人单位应该从人文关怀、社会保障、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改进,方能化解双方在就业观念方面的分歧。

相关新闻:

标签:毕业生 济南 90后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