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奥赛末班车:青岛24名高中生通过奥赛被保送


来源:青岛新闻网

一名奥赛生的保送“末班车” 今年青岛24名高中生通过奥赛被保送,明年起保送取消改为加分 离高考还有不到3个月,而有一小部分学生却不用像同龄人那般紧张备考,因为他们早以被提前保送到各大名校。长期以来,保

没有兴趣根本无法坚持

“其实我们选择奥赛的学生,基本都是对奥赛有兴趣。那些没有兴趣的人,早就放弃了。那些抱着功利性的态度参加奥赛,把奥赛当做保送敲门砖的人,很少有能够获得一等奖的。因为这个过程十分漫长和枯燥,没有兴趣,根本无法坚持下来。”王钦说,他自己小学、初中学习的是数学奥赛,上了高中之后接触了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之后就深深迷上了。

王钦表示,信息学奥赛准备的过程中面临的诱惑很大,“鼠标左点是奥赛题目,右点就是游戏,怎么选择,全在自己。”有很多学生选择信息学奥赛是怀着能够到机房玩电脑的私心,“这些人都是走不长远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王钦在保送浙大的时候不受专业限制,但还是坚持选择了和信息学有关的专业,因为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他越来越喜欢这个学科,因为兴趣,所以他备战的过程“乐在其中”,假如机会允许的话,他希望能够一直从事该专业。

说起自己搭乘了奥赛保送“末班车”,王钦表示为那些不能享受奥赛保送的学弟、学妹感到可惜。“我知道有很多学弟、学妹现在都放弃了奥赛训练,感觉挺可惜的。他们都准备了这么多年,本来冲一冲,就有可能保送的。但是现在都不得不放弃了。”

■调查

有保送生放弃保送资格

青岛2中长期以来都是全市奥赛保送生数量最多的高中,今年又有21个学生通过奥赛获得保送上大学的资格。记者获悉,21个人中,有1人通过化学奥赛获得保送资格,8人通过计算机奥赛获得保送资格,5人通过生物奥赛获得保送资格,7人通过数学奥赛获得保送资格,大部分人都是保送上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名校。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青岛 2中21个保送生中,有3名同学放弃了已经获得的保送资格,这3名学生有两名是计算机奥赛获奖者,一名是数学奥赛获奖者,而且是已获得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旁人非常羡慕的保送资格。

据青岛二中教务处段老师介绍,这三名学生都有自己想去的学校,其中两名锁定北大,一名锁定浙大,放弃保送可能是因为推免的学校不够理想。“他们就算不保送也还有高考20分加分。”段老师说。

高校对奥赛生态度不一

教育部此前限定的时间是2014年,但已经有高校率先提前一年对保送生说“不”。厦门大学在今年招收保送生中,将五大学科奥赛等普通类保送生纳入自主招生选拔对象,奥赛获奖学生只能获得该校自主招生选拔资格,仍然需要参加高考。但与之相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高校对奥赛保送生仍然保持原有甚至更高的热度,西安交通大学今年在保送生招生中明确规定,获得国家级一等奖(金奖)、二等奖(银奖)、三等奖(铜奖)的考生,学校对其保送政策为“免考试,直接录取”,连保送生考试都可以不用参加。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不赞成简单地取消奥赛保送生政策,他认为解决保送生问题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推进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如果高校自主招生制度能够完善,保送生完全可以纳入自主招生体系,这样在某一方面具有特殊才能的偏才、怪才也有了升学渠道。

记者 单俊楠 实习生 曹莉苑

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的规定,从2014年高考开始,除进入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外,其余奥赛获奖者都不再有保送资格;只有获奥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才能获 20分加分 ,省赛区获奖者不再享受加分。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腾飞]

标签:青岛 末班车 奥赛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