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驻青高校应届毕业生超9万 就业“压力山大”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记者从青岛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处获悉,今年驻青高校专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90166人,比去年增加1764人,其中青岛籍毕业生37000余人,大学生求职人数为历年之最。 对此,不少毕业生吐槽遭遇“史上最

记者从青岛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处获悉,今年驻青高校专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90166人,比去年增加1764人,其中青岛籍毕业生37000余人,大学生求职人数为历年之最。

对此,不少毕业生吐槽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年”,担心陷入“毕业就失业”的窘境。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一番采访。

“招聘季”应对“毕业季”

5月份,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入冲刺阶段。作为应对“就业难”的举措,青岛各类招聘会在海尔路人才市场、天幕城青年人才市场及青岛人力资源市场密集展开。

5月18日,“圆梦青岛”系列5月份第二场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天幕城拉开帷幕,200多家企业提供近万个就业和见习岗位,数千名应届大学生冒雨前往。

在招聘现场,中国海洋大学应届毕业生刘冬杨“相中”了一家监测公司的项目经理岗位,“能结合所学找到一份合适工作真不容易,尽管见习期薪资有些少。”他说。

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针对今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大幅上升,青岛加大了大学生招聘会场次。截至目前,市人才市场已举办大学生专场招聘会29场,共有2880家单位参加,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26930个。

目前,政府助力大学生就业行动还在继续。5月20日,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市工商联共同组织“2013年民营企业招聘周”,以青岛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会场,重点面向高校毕业生,一周内将举办招聘会30场,提供岗位两万余个。

此外,青岛还成立了国内首所专门从事创业教育培训和创业服务的创业大学,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全程辅导,探索建立“创业大学+孵化器+加速器”大学生创业孵化帮扶模式,进一步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目前,青岛创业大学已成立了山东科技大学和青岛理工大学两个教学点,培训大学生2000余人,今年将继续与其他8所驻青高校合作建设教学点,免费为1万名大学生人提供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创业大学通过集中授课、跟踪扶持和商机交流等形式,对创业者提供课程支持和创业服务,驻青高校应届毕业生、毕业五年内的青岛籍未就业大学生均可报名参加。

驻青高校如何帮助大学生就业?青岛科技大学招生就业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青科大今年有应届毕业生7300人,为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学校继续举办小型化、专业化招聘会15场,并定期开展校级综合性招聘会,已为大学生提供岗位近3000余个。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其他驻青高校就业中心纷纷表示,通过扩容校内专场招聘会,为大学生增加就业机会。

“院校门槛”能否真正拆掉?

4月16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招聘活动,拆除“院校门槛”,但学子们依然“喜忧参半”。

在市北区天幕城举办的2013“圆梦青岛”五四青年节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选择来青就业的黑龙江工程学院毕业生徐玉娟把这则《通知》比作“迟来的爱”,她告诉记者,“院校门槛”、“性别”、“户籍”等多条就业歧视要求,给她的求职路增加了不少阻碍,也“葬送”不少同学的职业梦想。

“我所学的专业是交通工程,方向是地铁运行,本以为毕业后能大有可为,孰料求职中处处碰壁。”徐玉娟说,大多数地铁公司在招聘中都对毕业院校做出明确要求,那些非“985”、“211”、重点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根本没有竞聘机会。

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不得对求职者设置性别、民族等条件;招聘高校毕业生,不得以毕业院校、年龄、户籍等作为限制性要求;规范签约行为,任何高校不得将毕业证书发放与高校毕业生签约挂钩。

对此,青岛大学法学院应届毕业生陆强直言“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终于可以不因‘出身’而丧失竞聘机会,忧的是担心企业表面去掉‘歧视’,却在简历筛选和面试中暗箱操作,让政策沦为形式。”

“企业在对特殊工种或特殊岗位人员进行招聘时,往往会提出一些要求,那些合理的我们可以接受。”同为青岛大学应届毕业生胡春雪说,但是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信息上限定毕业院校、注明“男士优先”或明显存在学历高消费,这是非常不合理的,“而且,当这些就业歧视隐于‘你的性格不适合这个岗位’等委婉拒绝中,政策便也失去了它的意义。”

采访中,不少单位表示,在招聘信息中限定毕业院校并非歧视其他院校毕业生,而是出于方便工作的考虑。“对个别院校毕业生存在‘偏爱心理’,主要是基于公司以前招收过这些院校的学生,对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已有所了解,也便于工作人员优中选优。”

“企业可以自主用人,但却不能因此而损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让平等就业打折。”市人力资源市场高级分析师李志战说,消除就业歧视、实现平等就业还需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不仅依赖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也需要社会力量和执法部门监督。

相关新闻:

标签:毕业生 就业 压力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