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丁安华:过度干预汇市致人民币"外升内贬"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现象,是指一方面人民币对外(汇率)升值,另一方面人民币由于通货膨胀而对内购买力(币值)下降。由于官方汇率长期被严重高估,黑市汇率与官方牌价汇率和调剂汇率的背离十分严重,不是“双规制”而是“多轨制”,这也迫使官方汇率不断贬值。

原标题:丁安华:过度干预汇市致人民币“外升内贬”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现象,是指一方面人民币对外(汇率)升值,另一方面人民币由于通货膨胀而对内购买力(币值)下降。一种货币怎么可以一方面贬值,另一方面又不断升值呢?有观点运用“一价定律”或“购买力平价”理论,将这种现象称为“人民币价值悖论”。

人民币“外升内贬”究竟是不是“悖论”?首先,在分析人民币“外升内贬”这种货币现象之前,先讲“面包商”加价的故事:某间面包店最近想加价,店老板想出的招数有两种:一种办法是直接而简单的加价;另一种办法是间接的加价,他可以将面包做的稍微小点,比方说以前做十个面包的材料,现在做出十一个面包,表面对外价格不变,实际上形同加价10%。比较而言,采用第二种方法加价,似乎更为常见。

在外汇市场上,人民币也是一种交易商品。它的加价(升值)方式,与面包店老板的招数,本质上是一样的。要么通过汇率直接升值(外升),要么就通过币值下降而间接升值(内贬)。币值的贬值,大多是由于通货膨胀实现的。所以,“外升内贬”并不是价值“悖论”,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都是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实现方式。

其次,在生产率等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个国家之间货币的汇率变化,是由两国之间的通货膨胀水平的相对差异所决定的,一国的通货膨胀严重,就会同时导致该国货币贬值。在这种情况下,对内贬值(币值)和对外贬值(汇率)的方向是一致的。

但是,这里存在一个大的前提假设,就是劳动生产率不变。这个约束条件通常无法满足,在经济学中,“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是指劳动生产率改善相对较快的国家,其实际汇率存在上升的趋势。对于中国而言,过去二十年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带来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升。相对其它国家(特别是美国)而言,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改善的相对速度,可以说是空前的。因而,人民币实际汇率自然呈长期升值的趋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如何实现人民币对外相对价格的升值?从理论上而言,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完全由汇率的升值实现;二是完全由币值的贬值实现,三是“外升”与“内贬”两者的结合。我国的实际做法是第三种方式,这种“外升内贬”的汇率升值的方式,是如何演变成为今天的现实?这需要回顾我国经济政策和汇率机制的演变历史。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人民币的汇率长期被明显高估。1985年的汇率水平大约是1美元等于2.80元人民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具有典型的“进口替代”特征。

一方面,官方汇率被人为高估,其目的是为了降低进口商品和设备的价格,从进口商品和设备中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即所谓的“以市场换技术”。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结果,是长期的贸易逆差,导致国家的外汇储备水平很低。为了平衡国际收支,不得不采取鼓励创汇的政策,出口退税等政策就是源于“进口替代”时期。

由于官方汇率长期被严重高估,黑市汇率与官方牌价汇率和调剂汇率的背离十分严重,不是“双规制”而是“多轨制”,这也迫使官方汇率不断贬值。到1990年底,人民币贬值至1美元兑换5.22元人民币。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飞]

标签: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贬值 人民币汇率升值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