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销售误导现象频发 变花样暗示"刚性兑付"
2014年03月18日 09:49
来源:人民网 作者:贾洪芦
(章斐然 实习生 贾洪芦)中诚信托旗下的“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最终未能打破“刚性兑付”,而是抛出了“还本不换息”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上述产品的投资者中还存在和朋友“凑”钱合买的情况,亦揭示了华润信托上述产品销售中存在未验证投资者适当性的问题。
原标题:信托销售误导现象频发 变花样暗示“刚性兑付”
人民网北京3月14日电 (章斐然 实习生 贾洪芦)中诚信托旗下的“诚至金开1号集合信托计划”最终未能打破“刚性兑付”,而是抛出了“还本不换息”的解决方案。这也许让部分投资者长吁一口气,但市场与监管不应因此而忽视信托这一潜规则现象背后所隐藏的问题。
人民金融梳理发现,在过去一年中发生的信托产品投资者投诉事件中,多起涉及销售误导的问题,而误导语言中普遍包括“刚性兑付”的暗示。
吉林信托产品:国有大行被指误导销售
据中国网02月26日报道,多位吉林信托“吉信-松花77号”的投资者在购买该信托产品时存在被某国有大行业务经理误导的嫌疑。
这款涉及10亿元资金的信托产品第5期已于2月19日到期,但因该信托的实际融资方山西联盛集团债务缠身,连同此前违约的四期产品,投资者5期未拿到本息。诸多投资者担心自己会成为打破信托“刚性兑付”的第一单。
投资者称,某大行业务经理在向上述投资者推荐“吉信-松花江77号”时将其宣传为“无风险高收益”的产品。一位参与现场维权的投资者赵女士回忆当初购买该产品时的细节:“当时该银行的客户经推荐一款信托产品,说收益还不错,主要用于投资能源项目的,并且是总行批准的,安全性绝对有保证。”随后,作为该行老客户的赵女士按照以往的操作先行打了款,之后隔了一段时间才拿到合同并签约。
事实上,2014年将有近150亿煤矿类信托产品迎来集中兑付期。包括中信证券研报在内的数据显示,矿产类信托被列为高风险级别。
中诚信托产品:工行被指误导销售
据央视财经报道,深圳两位王姓女士是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的投资者,目前还有二十多万的利息未兑付。谈起这次投资经历,两位投资者认为有关投资的信息主要来自信托产品的销售方工商银行,而她们自己对信托产品的实际风险并不了解。
“预先没有,工行在披露的时候也没有跟我们提到太多的风险,而且即使有风险的话,工行作为这么大的银行也会兜底的,所以我们这些投资者都是很信任工行。”投资者之一说。
“我是第一次买信托啊,所以我问的比较详细,通过它这样解释觉得这个信托应该是没有风险的,而且是工行卖出来,我觉得风险可控。”另一位投资者说。
媒体报道,在“诚至金开1 号”的“最后时刻”——2014年除夕,一名未公开身份的“第三方”出面兜底,使投资者本金和收益基本得到保障。之前,该信托计划在到期日无法按期足额变现引发兑付危机。最终,兑付危机在春节前以折息保本收场。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