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第三方理财易碎的高收益承诺 背后风险突出


来源:北京商报

11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在某超市大门内拍摄到的某第三方理财公司的宣传展板。对于第三方理财机构通过“保本保收益”招揽客户,多位专家表示,由于银监会规定理财机构在宣传产品时不能承诺“保本保收益”,因此这些都涉及夸大宣传。

推销手段涉嫌误导

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的过程发现,大多数理财机构的客户经理在标榜高收益的同时并没有提示高风险,但是销售员“保本保收益”的宣传方式又是否合规?

多位销售员在回答记者对“保本保收益”质疑时均表示,他们的理财产品收益是固定的,而且保本保息,投资者只要看一下合同就能明白。当北京商报记者查看他们与投资者签订的合同时,上面并没有写明保本保收益,只是保证收益不低于公司承诺的年利率。

还有部分公司为了博得投资者的信任,将某银行“监管”的字样列入了宣传单,对此,记者同样以投资者身份向宣传单上的客户经理进行咨询,该客户经理表示,他们公司的资金都是由银行管理,公司承担一部分风险。一旦发生兑付风险,银行将把房产作为抵押,来保证客户收益,而且银行也知道钱的去向,比较透明化。

北京商报记者向宣传单上的监管银行进行了求证,该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银行并没有监管这个公司的理财产品,存在托管的可能性较大,但是这个产品是否在该行托管,工作人员并未给出明确答复。看来,理财机构在银行“托管”还是“监管”上偷换了概念。

中央财经大学郭田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来说,银行并不能监管这些资管公司的理财产品,如果把房产抵押给银行就相当于银行发产品。银行有资金托管的业务,就是把钱放在银行账上,但银行监管不到资管公司钱的投资去向,甚至这部分募集的资金有没有被挪用银行也是不知道的。这些第三方理财机构将银行托管的职能直接写为银行监管,这种夸大其词的宣传同样带有虚假宣传成分。

对于第三方理财机构通过“保本保收益”招揽客户,多位专家表示,由于银监会规定理财机构在宣传产品时不能承诺“保本保收益”,因此这些都涉及夸大宣传。

专家声音

监管层应对第三方理财加以规范

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彦斌表示,对于第三方理财机构的规范,需要监管方面出台具体的监管措施规范这个行业,不然就很容易出现风险。并且投资这种第三方理财机构的理财产品会面临很大的风险,投资者应尽量规避这种项目。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随着这些形形色色的带有影子银行性质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发行的产品不断增加,这些理财产品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另外现在发行和销售这些产品的机构,并不是正规的金融机构,监管机构都不管,容易形成灰色地带,希望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各部门的协调,把这部分规范好,管理层不能总是等到最后出了事才来收拾残局。

北京市问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张远忠表示,那些购买第三方理财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所造成的损失,投资人应尽可能收集资料来做维权证据。另外,投资者应注意有些理财机构是不是构成非法集资或者说集资诈骗,如果构成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对于营销员在推销过程中承诺“保本保收益”构成欺诈,投资者可以向他们索赔。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飞]

标签:理财产品 理财投资 理财规划师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