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资产规模逼近10万亿 风控成信托业守门员


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资产规模逼10万亿大关 风控成信托业守门员 ——访平安信托总经理助理兼首席风控官顾攀 编者按:信托公司的中后台部门——投资评估部和风险管理部在公司内部非常低调,却扮演着“守门员”的重要角色。当

原标题:资产规模逼10万亿大关 风控成信托业守门员

——访平安信托总经理助理兼首席风控官顾攀

编者按:信托公司的中后台部门——投资评估部和风险管理部在公司内部非常低调,却扮演着“守门员”的重要角色。当信托业整体规模逼近10万亿元大关之际,防范风险、稳健投资成为行业能否再上台阶的关键。

平安信托首席风控官顾攀认为,矿产能源、地方融资和房地产是信托机构需要格外谨慎的三大雷区。

证券时报记者 刘雁

5年前,当顾攀离开美国摩根大通加入平安信托时,并未曾想到中国信托行业会发展如此迅猛,彼时国内信托业的资产规模还不足1万亿元。

近几年,他率领的平安信托风控团队奔波于各地考察每个项目;而今,他们只需从容地执行既有流程,即可实现对交易对手和项目的风险评级。

这一重大转变缘于这5年来构建成的交易对手评级数据库以及投资评估体系。“风控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的同时,我们还会对交易对手进行定性分析,最终的风险评估将是两者的结合。”顾攀将信托公司的风控业务娓娓道来,试图为我们揭开其神秘面纱。

谨慎投资三大雷区

证券时报记者:截至二季度末,整个信托业管理的资产规模已逼近10万亿元,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集合信托兑付事件见诸报端。多家信托公司都将控风险、保兑付列为下半年的工作重点,在这背景下,信托风控团队的压力是否增大?

顾攀:平安信托从来没有提过“保兑付”的概念,相对其他信托公司来说,我们的风险偏好更为保守一些。其实风险偏好无所谓对与错,考核机制、股东背景等各种差异都会影响公司的风险偏好。

我们对于今年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如果出现问题,我们的风控团队能提前预测,但在当下几乎没有任何压力。以房地产业务为例,我们每年都会做压力测试,今年的测试结果不错,我们的投资组合在压力下保持稳健。截至目前,今年到期的房地产项目均已成功完成兑付。

证券时报记者:我们注意到,发生兑付危机的信托产品多集中在房地产和矿业领域,不知平安信托风控团队是否有总结过相关的一些规律?譬如哪些行业会是“雷区”?

顾攀:房地产几乎是所有信托公司涉入的最大行业,虽然目前房地产行业出现的风险一般都是流动性风险,而不是抵押物不足而导致的风险,但房地产行业应该算是一个小雷区。

我们在做房地产项目时,会回避两头都弱即交易对手和项目资质都差的项目,也会回避在供过于求的城市做。比如此前我们曾计划涉足贵州贵阳周边一座城市的项目,后来因为市场原因放弃了,这反映了我们的风险偏好——对小交易对手的市场风险非常敏感。

我们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谨慎地进入不熟悉的行业。比如矿产能源项目,这个行业现金流很难控制,也常出现采矿权无法抵押的情况。在加强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拓展后,我们慢慢地建立起自己的投资标准和风控措施,很小心地摸索这个行业,并没有勇往直前地冲上去。

此外,地方融资平台业务也需谨慎投资,我们在这方面也比较谨慎,尽量挑选优质项目,不求量多。这一方面有监管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对于地方融资平台也有自己的风险偏好。

我们认为可以选择性地做,而不是盲目地做,不是有政府的担保就可以做。针对这一领域我们曾做过研究工作,对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前200的多个地级市进行分析。我们只做其中相对优质的城市,而且对不同资质的城市我们采取的风控措施也不一样,风险较高的我们不直接做债权,但会考虑购买资产。

实际上,部分地方政府债务已经出现逾期。今年6月,国家审计署公布的36个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结果显示,有2个省会城市本级逾期债务率超过10%。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部分政府融资平台日常收入可能覆盖不了利息,需要靠财政拨款或借新还旧来维系。对这类政府平台一定要小心,和政府平台合作并不是没有风险的。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飞]

标签:资产 逼10万亿大关 成信托业守门员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