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王小帅:每个人的成长都和阅读有关


来源:外滩画报

“判断一本书是不是好书,主要看它提供的信息和价值观是否接近你自己的思考,在这个基础上,再就要看文字。我觉得现在读到好的、有意境的、简洁的、不矫情不装的、不粉饰的文字是最高的享受。”(图:“判断一本书是

“判断一本书是不是好书,主要看它提供的信息和价值观是否接近你自己的思考,在这个基础上,再就要看文字。我觉得现在读到好的、有意境的、简洁的、不矫情不装的、不粉饰的文字是最高的享受。”(图:“判断一本书是不是好书,主要看它提供的信息和价值观是否接近你自己的思考”)

王小帅买过一台Kindle,也从网上下载了几本书放在里面,但他从没有用它看完过一本书。哪怕Kindle 的阅读效果已逼真得像是在玻璃板下压着纸页,依旧让他感觉不太对。“如果这个世界把纸质书都消灭殆尽了,只能看电子书,那我想也没办法了。”王小帅告诉《外滩画报》记者。他已记不起随手把那台Kindle 扔到哪儿去了。

王小帅还是爱“啃大部头”,比如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和《我的名字叫红》、秦晖的《共同的底线》。新媒体时代倏忽而至,许多调查研究都显示碎片化,便捷的阅读让许多人失去了深度阅读的能力。而王小帅虽然知道“新媒体时代来了”,却没什么感觉,原因是他的阅读习惯已保持多年,他认为能否深度阅读在于有无“自我约束的能力”。 最近他忙活着新片《玉米人》的拍摄工作,其间还见缝插针地读了平山梦明的《他人事》。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和阅读有关系的。”王小帅感慨道。1966 年,王小帅母亲所在的上海光学仪器厂组织人员赴贵阳组建工厂,刚满五个月大的王小帅跟着在贵阳扎根下来,13 岁时迁往武汉,1981 年赴京入读中央美院附中。因为小时候生活多迁徙,使得他没什么机会静下心来看书。但如今他关于阅读美好又深刻的记忆,仍是儿时每天晚上,归家的父亲把《水浒传》当作睡前故事念给自己听,“每回只念一章,就像电视连续剧似的,你就很渴望下次他快点回来给你读下一章”。来到北京在中央美院附中念书时,图书馆和课堂让王小帅有了集中读书的时间。“一本一本大部头地看”,并不求甚解。

从《冬春的日子》到《青红》,王小帅总是亲自操刀编剧,精心设计每一部电影讲故事的方法,灵感正是来自于他的日常阅读积累。王小帅偏爱艾丽丝·门罗,因为这位前两年拿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加拿大短篇小说巨匠架构故事的方式让他着迷。

贵阳一直是王小帅心心念念的地方,以至于十年来,他用《青红》、《我11》和《闯入者》三部电影都没有讲完那里的故事。王小帅还出版了他的私人笔记《薄薄的故乡》,继续回望他的三线记忆。书中谈到自己在贵阳的生活时,他就用了《镜中无光》作为这一部分的标题,他写到了记忆中门前小河里的鱼、山上丰收的板栗树、油辣喷香的牛肉粉,还有被丢弃在墙角的镜子,上面落了厚厚的灰,从未有人用过。“你可以失去故乡,但是不可以失去记忆,记忆将成为另一种故乡本身,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记忆回到故乡,无论你身在何时,何处。” 王小帅在《薄薄的故乡》里写道。这本关于“故乡”的书,装帧设计得像一本笔记本,整篇的印刷字体上用手写字体进行标注、删改,照片、旧信笺夹带在书页间, 仿佛像贴在剪贴本上。而书的封套,用一张朦胧的纸如书衣包裹着封面,封面上印刷的手写字透过这层书衣忽隐忽现,呼应了书名“薄薄的故乡”散发出的那种似淡又浓的乡愁。

王小帅对纸质书的喜爱,就好似他对“故乡”的留恋。他告诉记者:“人在一个新的替代出现时,会对旧事物有一种情感的依赖,还有习惯的存在。所以未来新媒体真正替代纸质书的那一天究竟怎么样的,现在也感受不到,但我内心深处希望纸质书不要完全被替代。你要在一个角落享受一些非常慢的、有传统意味的东西,不能把那种情感的依赖全部丢光。”

“判断一本书是不是好书,主要看它提供的信息和价值观是否接近你自己的思考”

B=外滩画报

W=王小帅

B:你比较喜欢读哪类书?它们对你有什么吸引力?

W:没有具体的类型,随抓随看,看心情。

B:最近在读哪方面的书?

W:最近这一两个月在忙着拍戏、看景,手头最近扔下的一本书是勒庞的《乌合之众》。正在看平山梦明的《他人事》,是本挺奇怪的所谓日本恐怖侦探悬疑小说,还有最近看艾丽丝·门罗的书也比较上瘾。

B:《薄薄的故乡》中,你诉说小时候的生活很颠沛流离,那时阅读的时间多吗?通常会看什么书?

W: 小时候走的地方多,但那个时代看书不多,也不固定。1981 年到北京上中央美院附中之后,才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有了集中读书的时间,那时校园里确实读书的风气很浓,基本每个人都会在课堂上或夜里捧着书看。我看了很多哲学书,虽然完全看不懂,但还是会捧着一本一本大部头读下去。

[责任编辑:李静静]

标签:王小帅 成长都和阅读有关 每个人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