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汉字的历史演变


来源:凤凰网山东

甲骨文 甲骨文 古书说仓颉造字后,“天雨粟,鬼夜哭,龙为之潜藏”,这则传说揭示了文字“出世”所产生的惊心动魄的力量。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龟甲兽骨文”,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

行书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难以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之意,他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际上,行书也可视为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关于行书的起源,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在《书断》中说,“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刘德升是东汉末期书法家。其书法字迹妍美,风流婉约,务求简易,行云流水,独步当时。三国时魏国钟繇、胡昭皆从其学习书法。

东晋时期,王羲之将行书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起来,使行书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宗。明代书法家丰坊在《书诀》中对行书这样描述:“行笔而不停,著纸而不刻,轻转重按,如水流云行,无少间断,永存乎生意也。”行书因其书写快捷、飘逸易识,深受后人青睐。

行书的主要特点:一是大小相连,二是收放结合,三是疏密得体,四是浓淡相融。其中,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楷书

楷书

楷书又称“正楷”“真书”“正书”,即今天使用的正体字。据《辞海》解释,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楷书的结构与隶书相比没有多大变化,写法却有所突破,字体方正,横平竖直,易于辨识,可作楷模。

楷书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时期,即:萌芽期——秦汉,发展期——魏晋南北朝,繁荣期——隋唐五代,守成期——宋元明清。楷书发展初期,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东晋以后楷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带有汉隶的异型,笔法古拙劲正,风格质朴方严;南派疏放妍妙,长于尺牍。

唐朝是楷书发展的鼎盛时期,书体成熟,名家辈出。楷书四大名家中,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皆唐代书家,仅赵孟頫是元代人。唐朝末年,楷书发展至顶峰,风格过于规整,逐步开始走下坡路。北宋时期,苏东坡开创了丰腴跌宕、天真烂漫的“苏体”,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

楷书又有小楷、大楷之别。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三国魏时书法家钟繇是迄今所知最早的楷书书法家,而东晋时的王羲之则使小楷臻于完美,并为小楷树立了典范。至于通常所说的大楷,一般是指一寸以上、数寸以下的真书;更大的真书称为“榜书”或“擘窠书”。

傅合远简介

1955年生,山东齐河人。文学博士。

现任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主要从事美学及书法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出版《汉字与书法》、《中华审美文化通史·宋元卷》、《书为心画》、《书情画意》等多部著作,在《文史哲》、《中国书法》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及赏评近百篇,其中,《中华审美文化通史-宋元卷》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书为心画》获山东省文化厅理论一等奖,《书情画意》获山东省委、省政府第五届泰山文艺奖艺术理论二等奖等。其在文艺美学研究方面有着广泛影响,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家及省级书展,并被国家博物馆等多家机构和个人收藏。其艺术成就被《人民日报》、《文化月刊》、《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等媒体进行过专题报道。先后应邀赴日本、韩国等地参加书法艺术和学术交流活动。

[责任编辑:李静静]

标签:汉字 历史 隶书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