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伟铭:大众进口车如何达到10万辆
2013年09月10日 10:01
来源:网通社
原标题:苏伟铭:大众进口车如何达到10万辆目标(采访人/李安定)网通社社长 9月6日一早,冒雨去作苏伟铭先生的专访,到达约定会面的京城大厦,雨停了,登上大厦顶层俱乐部,老朋友见面,窗外一片秋高气爽的北
原标题:苏伟铭:大众进口车如何达到10万辆目标
(采访人/李安定)网通社社长
9月6日一早,冒雨去作苏伟铭先生的专访,到达约定会面的京城大厦,雨停了,登上大厦顶层俱乐部,老朋友见面,窗外一片秋高气爽的北京城,赏心悦目。
一晃,认识苏伟铭先生十多年了。见面总是那么儒雅亲切,虽然他在工作中一派拼命三郎的风格。他的健康体魄让人羡慕。他几乎每周都要在北京、狼堡和全球其他城市间穿梭飞行,他的同事们说,十几小时的飞行,一下飞机他立即能精力饱满地投入工作。
苏伟铭,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主管大众汽车在中国,东南亚国家以及台湾的销售业务。1966年出生在新加坡,在美国完成学业后,加入戴姆勒-奔驰公司。2001年担任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销售市场总经理,2005年加盟大众汽车集团,一直主管大众汽车在中国及周边的销售业务。其间,还兼任一汽-大众商务副总经理两年。
以下,是苏伟铭谈话内容:
10万辆,10%的市场份额是大众进口车的目标
2005年,我刚进入大众中国时,国产车80%是桑塔纳和捷达,进口车一年只卖几百台。到2008年时销量就已经达到1万多台,开始快速增长, 2万、4万、6万、8万,2012年达到了将近8.4万台。车型变化不大,辉腾、途锐和甲壳虫是大众进口车主力销售车型。这里要说一下,一些关于途锐将会国产的传言是不实的。大众中国没有这样的计划。
从总体市场来看,国内进口乘用车市场基本是100万台,从2008年至2012年,进口车市场的年均增长34.9%,大众进口汽车的累计增长为65%。我认为大众进口车做得还可以。
市场增长是一种机会。我们要高于市场的增长。说到经销商的利润。在销售当中某一段时间要推,某一段时间要拉。市场增长快,我们希望销售量更高一点,是推的时候,经销商肯定要增加投资,增加员工等等,所以他们的成本会有所增加。在这过程中,经销商会重点推一些赚钱的车型,甚至抛一些不赚钱的车型。我看得出经销商的状况也有所波动,前几年经销商的利润率非常高,而最近有所下降。
同时,我也看竞争对手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大众进口汽车的定位是高档品牌,而不是“高端”。辉腾、途锐的定位比国产车要高一些,但是它并不是宾利、保时捷,甚至不是奔驰、宝马。我们做了一些分析:如果总市场是100万台,大众进口汽车应该占什么样的比例? 8万台就是一个饱和数?大众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目标是15%,目前已经作到了16%。我们做了一个分析,确定10万台作为目标,就是10%的市场份额。
把三四线城市的销售比例提升到50%
从整体进口车市场看,100万台布局中大概有60万台在一、二线城市,40万台在三、四线城市。但三四线城市的增长率会提高。目前一二线对三四线是60%对40%的比例。3年到5年之后肯定是50%对50%。所以三、四线城市很重要。
大众进口汽车在一、二线城市的表现还可以。这么认为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指标:第一个指标是我们的市场份额占到10%,第二个指标是现在有123个网点,其中有2/3的投资商做得不错,有1/3做得比较一般,或者甚至有一些(投资商做得)不好,我认为这是比较正常的。没有一个品牌百分之百的网络都是做得好的。如果我们有三分之二做得还不错的话,那么能够更多地侧重于帮助这三分之一的投资商,让他们更多地进步一点。从三四线城市角度来看我们的进口车的渗透率为22%,也就是说我们在22%的三四线城市中有销售网点,在三四线城市进口车市场的市场份额基本上在4%左右。这个指标说明我们在三四线城市应该潜力很大。那么8万台应该就不是我们的目标了,可能我们要有更高的目标。
但重要的不是销量,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布点。如果三四线城市不布点的话,就把全部的压力放在一二线城市,那么一二线城市的经销商压力就比较大,比较难赚钱。出于这个原因我开始考虑三四线城市。 我要求大众进口的店面、质量做得比较好,因此投资会比较大。对于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来说,虽然有很多的三四线城市,很多的点,但是车的单一店销量并不是很高,所以投资和回报在目前的情况下是不是最划得来?
借力合资企业网点,做到双赢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就开始考虑合资公司:大众汽车的合资公司在三四线城市是不是有很多好的布点,他们的4S店是否已经建好,而且是新的4S店。如果他们有新的4S店,如果将大众进口汽车的某些而不是全部车型,比如途锐,以“店中店”的概念,放在上海大众汽车或者一汽-大众汽车的大众品牌的展厅里面销售,可能可以尝试是否行得通。
讨论有没有这个可能。能否做一些战略性的合作。大众进口汽车方面的考虑我已经讲过了,我也会考虑这么做对上海大众有什么好处。上海大众觉得这个想法很好,因为:第一,上海大众在三四线城市的确有些比较好的布局;第二,上海大众目前最高档的车型是帕萨特,帕萨特的客户如果要换车升级,就会流失(到其他品牌)。因为在上海大众的产品当中他们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如果有途锐这样的车型,是否就会减少客户的流失率,从战略性角度来讲会有一个互补。
与上海大众合作分步实施初期导入两款车型
上海大众的网络能否有能力卖高档车?这也是一种探讨,如果我们将途锐放在上海大众的网络,对他们的网络一种提升,因为从品牌美誉度角度来讲,目前上海大众非常希望进一步提升,所以对上海大众网络也是一种提升。第一阶段我们先以30个点开始布局,将我们部分的车型,如途锐、迈特威T5放到上海大众的网络中销售,开始的时候先放一、两个车型,这主要是从培训和管理的角度考虑,因为在操作层面至少有十四个流程需要调整。这是我们的一种尝试。
今年十一月、十二月的时候,有了这30家,我们就会有了经验,看到底培训、备件和客户资源等方面能否跟得上。如果都能跟得上,就可以考虑更多车型,而且我们也要看我们选择的展厅有多大。这个合作不是一年、两年短期的合作,而是战略性的合作。我们和张海亮共同组织一个指导委员会,定期见面讨论网络的状态。
我还没有和一汽大众讨论这个想法,没有特别的原因。一汽大众还有奥迪。迈腾的客户向上发展的话可以考虑奥迪。所以从战略的角度,可能开始尝试跟一家合作伙伴来开始这个尝试比较合适一点。一步一步走。我觉得开始销量也不是太多,可能在接下来的四五个月里面就一、两千台。因为我也不知道他们能够接受得有多快,但是我不会给他们太大的压力。
与上海大众三四级城市的4S店合作形式为“店中店”
我们布点的时候前三十家基本上不会有问题,因为这三十家尝试合作的店所在的城市,并没有大众进口车的销售店。所以基本上是一个互补的概念,并不是一个竞争的概念。所以从战略意义上,我们觉得还是可行。当然我不会认为销售量马上就会增长。 我觉得可能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把流程做稳,然后我们再看下一步是否能够做得更好一点。
对于大众进口车,这样做的战略意义主要是在三四线城市。我们的投资商不用再去多投资,用现在的投资就能有更多的车型和更好的利润。从上海大众的角度,对客户来说他们可以有更好、更多的选择,而且由于我们布点更多,他们修车、买车会更加方便。
三四线城市进口车市场的增长方向是会占到进口车市场总量的50%,所以我觉得无论是从客户、上海大众还是大众进口三个方面来说,合作都会有一定的好处。
上海大众认为,首先是“店中店”的概念,如果做了几年之后,上海大众的车型也多了,大众进口汽车的车型也多了,那时如果投资商做得好,愿意投资的话,可以做“店外店”的概念:就是在附近建一个店面,可以联合起售后,还是同一个投资商。这是可以的。我们要看“店中店”做的是否成功,对于那些做得比较成功的经销商可以做一个“店外店”,但我们在这两三年当中还不会这么做。“店中店”的投资商建店的话,就是进口车的店。比如投资商有一个上海大众的店,是店中店。如果有经验了可以做得更好,他们会希望再搞另外一个店,为大众进口再搞一个店,售后可以联合起来,同一家公司也没问题。可以搞“店外店”的概念,所以这并不矛盾。
经销商人才成为发展渠道关键点
我发觉其实建店最大的挑战不是钱,也不是地,而是人。
如果要建一个店,这个店要像我们这些城市的规模,店面必须要具备150个人左右,150个人要招进来需要好几个月时间,还需要后续的培训等等,也会有流失率等繁琐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我们这样的尝试,从战略上来看还是比较有意义的。我对上海大众说,十分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并不是短期合作,在三四线城市就是战略性、比较持久的合作。
我们每次讨论销售不够好的原因,大家会列举很多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网络的问题,比如网络有没有培训好?大众的车要试乘、试驾,而这个试乘、试驾并不是普通的试乘、试驾,如果是普通在店里面转一圈的话, 开50公里,大众汽车驾驶性能的优越性无法充分表现出来。所以销售大众的车必须要有不同的培训。谈销售问题的时候我们经常谈批发,谈我们的政策好不好,降价要降多少。其实这些都不是很重要的。现在很重要的是经销商网络- 很明显,好的投资商就是能做得好。
整个市场里有很多品牌,网络都在增加,但投资商数量的增加并不是太多。换句话说,投资商的业务增长也很快。但是投资商在业务增长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以前我们的合作伙伴都是两、三个店自己管,现在开两、三个店的都很难生存。所以他们已经在做集团性的管理,下面都有总经理。他们现在又隔掉一层,所以我们经常在聊的是管理。现在厂家在谈管理,实际网络里的投资商也在谈管理。网络管理很重要,如果网络管理不好的话,它会有问题。比如这个店一直做得非常好,突然间销量下滑了,这不是市场的问题,是管理的问题。
如果有一个网络90%的投资商都做的不好,那是我们的问题,有可能是车型的问题。但是如果网络的70%都能够达到指标,但是30%很糟糕。分析这30%做不好的原因,很多时候是人的问题。三四线城市在赶上来。以前谈中国的市场我们谈省,现在我们都谈城市,以城市为中心。按照我们的定义,一至四线城市有两百多个。比如北京、上海、广州属于一线城市;武汉、大连、青岛属于二线城市;乌鲁木齐、南宁、榆林属于三线城市;阿克苏、宝鸡、平顶山按照我们的定义属于四线城市。其实其他的竞争品牌也在探到低级别的城市。现在的厂家都在往三四线布点,这是对的。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