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周小明:担忧信托业系统性风险是杞人忧天


来源:证券时报

“就算整个行业都采取刚性兑付策略,从信托资产的实际风险状况来讲,也根本不足以产生外界所担心的所谓系统性风险。周小明还表示,大家对银监会发布的《关于99号文的执行细则》也有误解,这个文件其实是策略上打破刚性兑付的信号。

原标题:周小明:担忧信托业系统性风险是杞人忧天

“关于信托业系统性风险的担忧是杞人忧天。”可能是觉得市场上对信托业的误解太深,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信托行业协会专家理事周小明反复强调他的观点。

在昨日上午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59期“经济每月谈”上,周小明表示,中国的信托业目前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担心信托业风险

是杞人忧天”

“关于信托业系统性风险的担忧是杞人忧天。”周小明说,刚性兑付对于信托行业是确确实实的伪命题。对于这一结论,他给出了两方面的原因。

首要原因在于,刚性兑付不是信托行业的制度约束,而是信托公司的自主策略选择。据他介绍,信托行业从2000年开始的制度重构时,就设计了三道防火墙来避免发生现代金融意义上的兑付风险。

第一道防火墙是信托公司的固有业务自有业务内部没有负债业务。“信托公司是没有负债业务的金融机构,只能靠自己的资本金发展固有业务,没有杠杆。从这个意义上讲,固有业务内部不存在所谓引发现代金融业的系统性的债务风险。”周小明说。

第二道防火墙是信托业务和固有业务之间的隔离。作为《信托法》的起草小组成员,周小明介绍说,根据法律规定,信托公司必须将其固有财产和信托财产分开管理,而且受托人管理信托财产对受益人仅以信托财产为限支付信托利益。

第三道防火墙是信托业务内部每一单信托产品的隔离。即A产品的风险不会传导至B产品这也来自《信托法》的制度安排。

“就算整个行业都采取刚性兑付策略,从信托资产的实际风险状况来讲,也根本不足以产生外界所担心的所谓系统性风险。”周小明说。

信托行业协会发布的一季度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11.73万亿元,其中单一资金信托占比69.48%; 由信托公司主动管理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规模占比24.97%,约3万亿元。

“单一资金信托,基本上是金融机构交叉性业务下的通道业务,不存在刚性兑付,风险责任主体不在信托公司;在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中,扣除30%不需进行刚性兑付的权益型浮动收益产品,所谓需要兑付的信托资产仅剩2万亿。”周小明说。

他进一步分析说,以2012年统计的信托违约案例总额200亿元为例,对比目前信托业2万亿元需要兑付的资产,不良率仅为1%,实际损失率则更低。目前信托行业净资产约2700亿元,平均每家公司净资产接近40亿元,如果套用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指标,信托公司平均资本充足率也达到10%以上。

“99号文

是策略上破刚的信号”

“打破刚性兑付是迟早的事。”周小明认为,从经营策略上打破刚性兑付的角度来看,未来信托行业大致会有四方面举措:

一是提升净值管理能力。周小明表示,要打破刚性兑付,信托公司在净值管理上必须经受得住考验。

二是业务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实际上,近年来信托业已开始了从融资向投资转型,即从非标准化的固定收益产品向基金化的浮动收益产品过渡。

三是加强投资者教育。“对于非标准化的非标资管产品,非标准化的债权投资产品、固定收益产品,告诉投资者,从制度安排下是没有刚性兑付的,是要买者自负的。”他说。

四是监管者的引导。“其实这个行业要全面在策略上打破刚性兑付,监管者只要下一个决心就彻底破了。因为在制度安排上,对信托产品不仅不能刚性兑付,而且有一个很明确的禁止,即固有财产和信托财产之间不允许交易。”周小明说。

周小明还表示,大家对银监会发布的《关于99号文的执行细则》也有误解,这个文件其实是策略上打破刚性兑付的信号。

“文件规定,对有风险的信托项目要采取市朝的化解风险手段。这意味着,要真正地处理项目风险,而不是拿自有资金垫付,这实际上是一个策略上破刚的方向。”他说。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赵吉纯]

标签:周小明 系统性风险 兑付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