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7年10万元积蓄变7000 财怎么“越理越亏”
2014年05月20日 09:28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名博
很多投资者把“预期最高收益”等同于其最终收益率,在理财产品到期后,如果出现最终收益低于预期最高收益时,便觉得自己受骗了。事实上,“预期最高收益”指的是在理想情况下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这其中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因为预期收益可能最终不能实现。
原标题:理财7年10万元积蓄变7000 财怎么“越理越亏”
读者理财困惑
孔一鸣,33岁,是本栏目的忠实读者。最近,他发来求助邮件,讲述了自己理财7年来的辛酸苦辣:从26岁至今理财7年来,我最终换来的结果是将当初10万元的积蓄理成了7000元。按理讲,我并未将所有“鸡蛋”全部放进一只“篮子”,确实进行了分散投资,而且当某一投资品种走势不明或价格下挫时,我都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止损。可即使做了这么多,又搭时间又耗精力,却依旧难逃“越理越亏”的噩运。究竟是我财运不济,还是根本就没掌握理财的精髓?孔一鸣的问题出在哪儿?本栏目在与该读者电话沟通后发现,他“不聚财”的症结恰恰是因为踏入了理财误区,而这也是很多人时常不小心错入的。
理财误区一:个人理财目标不明确
做任何事都要设立目标,否则就是瞎跑。而目标的制定也是个人理财规划前的首要任务,即对实施计划指引了明确的方向。通常情况下,理财目标可分为三个阶段:短期、中期、长期。短期目标,比如你要买台电视机,要去海南度假,一年内就可以完成;中期目标,比如你要在几年内攒足够的钱支付购房首付,要为孩子攒钱支付大学学费,这些目标可能需要2至10年来完成;长期目标,比如你计划退休后过上高品质的舒适生活,这就需要制订一个数十年的理财计划。
那么,该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立自己的目标呢?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许多愿望:我想退休后过舒适的生活、我想让孩子到国外去读书、我想换一套大房子等等。但这些只是生活愿望,而非理财目标。专家指出,理财目标必须具备两个具体特征:一是目标结果可以用货币精确计算;二是有实现目标的最后期限。简单来说,就是理财目标需具有可度量性和时间性。比如,我想20年后成为百万富翁,我想5年后购置一套100万元的大房子,我想每月给孩子存500元的学费,这些都是清晰的理财目标。当然,理财目标的设立要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能够针对家庭的收入水平预期和消费水平预期进行综合规划,比如预期未来五年内收入会增长多少,消费会增加多少,家庭结余大概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只有对这些数字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制定合理的理财目标。而在制定出各阶段的理财目标后,接下来可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重要顺序等进行排序,确定目标的先后次序。此外,最好能使目标具体化,比如什么时间达到什么目标,越清晰的目标就越容易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和动力,从而使得目标的实现更具可行性与操作性。需要说明的是,理财目标明确后并非一成不变,而应随着家庭成长定期微调。
理财误区二:缺少长期坚持的恒心
个人理财目标制定好后,不少人一开始雄心勃勃,下定决心要做好个人理财,抑或几年内要让生活质量提高,工作再上台阶,然而数年过去才发现,不仅个人理财目标没能实现,生活工作状况也还在原地踏步,白白耗费了光阴。事实上,那些原地踏步者大都在执行理财方案时,三天打鱼四天晒网,缺少长期坚持的恒心,这也是个人理财遭遇屡屡失败的最“致命”的一点,务必要重视。
有理财师在分析理财者心理时指出,制订一个好的理财计划我们费尽心思,花费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预期获得一个心目中的理财结果。于是,往往在理财初期,我们都会热情高涨,因为向往着心仪的理财目标,感觉自己在完成一件非常伟大的事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情慢慢消退,这时我们很有可能在实施理财计划的过程中大打折扣。有时因为出现意外情况,当月花费突然增加使生活压力很大,于是原先每月1000元的理财资金这个月只拿出800元,心想等到下个月手头宽裕后再补上,但情况往往就是下个月拿出的可能比800元还少。另一种情况是由于理财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几个月下来,看到理财目标离自己依旧遥遥无期,便信心大减,最后主动放弃了精心策划的理财计划。所以,在践行理财方案的漫长岁月里,理财者要培养自己的“理财强迫症”,这就如同减肥,最终变苗条的都是那些能长期坚持“管住嘴,撒开腿”的人。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