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远程开户为银行网络化经营铺路


来源:新金融观察报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银行账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远程开户的原则包括坚持银行账户实名制;坚持以柜台开户为主,远程开户为辅;实施客户身份识别机制的自证等。

打破面签众望所归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银行账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远程开户的原则包括坚持银行账户实名制;坚持以柜台开户为主,远程开户为辅;实施客户身份识别机制的自证等。

《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远程开户是指银行通过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通讯通道、开放性公众网络以及银行为特定自助服务所建设的终端设施受理客户开立人民币银行账户的申请,并在完成客户身份信息核实后,为客户开立人民币银行账户的行为。

业界认为,远程开户可以打破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对银行互联网化经营将产生重大利好。事实上,目前电子化程度比较高的银行,绝大部分业务都可通过电子化、网络化的方式来解决,远程开户的放开相当于给了银行一个蜕变的机会,业务开展将不再受限于网点。

按照此前的相关规定,面签是给银行设立的底线,客户开设银行账户需要亲临柜台办理和签署相关协议,以保证客户信息真实性和安全性。然而,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面签”制度对于传统银行发展的束缚越来越明显,线下业务总难摆脱物理网点多寡的限制,甚至连从组织架构到营销策略全面“触网”的直销银行也很难实现与网点真正脱离。

此外,对于不少宣称要做“纯网络银行”的新型银行来说,远程开户的需求则更为迫切。原因在于,由于不设立物理网点,无法逾越的“面签”红线令其十分尴尬,并曾一度导致业务停滞。

根据《征求意见稿》的规定,远程开立银行账户的业务范围包括,单位定期存款、通知存款等非结算账户,以及个人结算和非结算账户。

人脸识别靠谱吗

很大程度上,远程开户的实现将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即通过采集客户的人脸头像或短视频中提取的脸部特征,与已知的人脸图像进行对比,识别客户的身份。据悉,该项技术已运用于证券公司的网上开户系统。

在业内看来,当前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成熟,“刷脸开户”的安全性问题可以得到较好解决。相关统计显示,人脸识别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识别准确率达96.3%,而如果因受伤等导致人脸暂时不能被识别,还可以配合指纹、虹膜等其他生物识别技术或者传统密码进行辅助验证。

“即使是相似度极高的双胞胎,计算机也能判别出20%的不同特征。”中科院重庆研究院智能多媒体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周曦称。

为避免不法分子用照片、视频等方式欺骗验证,人脸识别系统还可以进行活体检测。比如“刷脸”进行大笔金额交易时,可以让交易者读出一组数字作为“验证码”,通过唇语来确保交易者是账户所有人,保障“刷脸”支付的安全。业界认为,技术靠谱确实是人脸识别技术运用成功的关键,因此,市场无须对安全性问题过多担忧。按照安信证券的判断,人脸识别将有望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设施”。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少银行已在着手推进、探讨或论证人脸识别技术远程开户相关事宜。例如,招商银行方面于不久前表示,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远程开户系统已经开发完成,目前正在小范围内部试运营。

身份识别难题

然而,人脸识别技术的成熟并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眼下银行要开展远程开户业务,还有其他方面的难题需要攻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曾表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有效识别开户人真实身份,即如何证明“我就是我”这个问题;同时,认定电子形式开户合同的真实有效;亲见本人、亲见本人身份证件、亲见本人签署开户协议这三大原则如何在互联网上实现也是需要研究的。

对于开户人真实身份验证的方式,《征求意见稿》要求银行应采用现代化的安全技术手段,利用政府部门的数据库、本行自身数据库信息、商业化数据库信息,通过客户信息交叉验证、其他银行账户交叉验证、电话回访、邮寄资料等方式,构建安全可靠的远程开户客户身份识别机制。但在业内看来,这仅可算作指导性意见,对于具体的技术手段,还需进一步探索。例如,主要障碍之一体现为,由于客户资料的数据库与公安系统身份认证较为迟缓,因此可能还需要人工实现身份认证。此外,就目前VTM终端设备的用户体验来看,技术方面也有待完善。例如,在录入照片时,容易出现操作失败的情况,尚需要前往柜台进行重新办理。

制约银行开户创新的制度瓶颈有望打破。未来,除了柜台方式外,银行账户开立有望在“线上”完成。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张乾]

标签:远程 人脸识别技术 征求意见稿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