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产能调节 应更多借助市场力量


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产能调节 应更多借助市场力量 我们的政府有一个强烈的和根深蒂固的习惯与心理定式,就是总担心产品的过剩。它对产品的短缺向来并不在意,有时甚至很享受,而产品一旦有一点过剩的苗头就变得很紧张。换句话

原标题:产能调节 应更多借助市场力量

我们的政府有一个强烈的和根深蒂固的习惯与心理定式,就是总担心产品的过剩。它对产品的短缺向来并不在意,有时甚至很享受,而产品一旦有一点过剩的苗头就变得很紧张。换句话说,它一般总是站在生产者的立场上,总是要求消费者作出牺牲。这是旧体制的思想遗留。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政府必须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保持中立,由于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政府甚至应当在许多情况下偏向于保护消费者。而这一点似乎至今尚未被经济管理部门意识到。

在传统上,政府曾经把很大的精力用来督导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例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长期以来承担着一项重要使命,就是“交流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政府“为企业着想”,似乎是很正当的。长期形成的观念导致官员们对经济增速的下滑心存恐惧心理。一说到产品过剩,大萧条时期美国企业往河里倒牛奶的可怕景象就会重现在脑海中。上世纪90年代所发生的国有企业大面积的经营困难也产生了留存的记忆,使人们回想起来便心有余悸。

当前某些行业的确产生了相对过剩现象,有的甚至还很严重,然而,这却并不必然导致需要动用行政力量的结论。现在的经济状况与以上两种情况是迥然不同的,距离需要政府干预的条件还很遥远。行政力量“治理过剩产能”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一种惯性。围绕治理过剩产能问题,现在有不少流行的看法,事实上是观念误区,对此有必要予以分析。

首先需要注意到,在很大程度上过剩的产能正是前些年大搞泡沫经济和透支繁荣所形成的,因此,如果政府部门对于如今的产能过剩感到不满的话,那么就应该反思以前的经济政策,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泡沫经济的膨胀曾经使某些贪婪而短视的企业陷入了空前的乐观情绪之中,以致疯狂地扩张投资,现在则到了这些企业付出代价的时候。用户与消费者前些年支付了高昂的价格,现在则有权力享受低价。负责任的、谨慎的和眼光长远的企业前些年少赚了利润,现在则有理由处于优势地位。这是市场的“公道”。以政府之力治理过剩产能,就是以全行业的付出来保护少数企业的鲁莽,就是惩罚谨慎,奖励贪婪和胆大妄为,阻止自然正义的实现。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飞]

标签:市场 力量 产能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