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持续吐故纳新才能保障经济效率不断提升


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持续吐故纳新才能保障经济效率不断提升 我国产业的比较优势已经由低成本一般制造,转化为低成本研发和低成本复杂制造的“双低优势”。其中,“智力密集程度”一般发展中国家做不到、“技能劳动密集程度”

五、把握技术跨越的机会

就成熟技术而言,我们与先进国家相差较远;而对即将产业化的新技术,差距就没有那么大。而且处于萌芽期的新兴产业,技术尚不完善、知识产权壁垒尚未形成、产业垄断地位还没确立、商业模式还存在不确定性,为我们的追赶和超越提供了机会。如互联网、超高速无线局域网、高速铁路、超高压输变电等我们都成功地实现了跨越。

目前,在新能源、新一代信息通信、移动终端、新一代显示器、固有安全性的核电等领域都出现了技术变轨的“机会窗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兴起,正以革命性的力量深刻地改变着从手机、PC、电信、商业,到物流、金融、出版、影视、音乐、制造等一个又一个行业;而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也已初显端倪。技术路线的转换并不是经常发生的。当前,政府和企业观察、发现并抓住“机会窗口”的能力十分重要。我们能不能更多地重复90年代“巨大中华”的故事?主要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是否有技术积累,并在前沿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二是是否有参与产业前沿竞争的勇气、战略意愿和信心;三是制度环境是否支持技术突破和产业化。

淘汰落后、压缩过剩是必要的,但它是一个新旧替代的过程。现在问题是由哪些产品、企业和产业来接替,有哪些就业岗位来接续。因此,更加重要的是鼓励和促进新生、高效生产力的成长,形成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相互促进的形势,使我国工业化迈上一个新的阶段:一是技术来源由引进模仿为主,走向开放条件下的技术自立;二是经济增长由主要依赖资源消耗,转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实现效率提升;三是由产业链的低端制造,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环节延伸;四是由产业跟踪,转向在一些领域开始挑战领先地位。

因此,过去30年我们长期依赖、最为熟悉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必须由热衷于投资转向关注创新能力建设,由热衷于规模扩张转向关注竞争力的提高,由热衷于低端制造转向关注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就是说,不能套用过去的发展模式来推动今天的产业升级。我们必须理解,如果我们的经济活动方式不能转变、不能向高生产率的设计、研发、品牌、营销、产业链管理等环节延伸,就永远没有属于自己的新兴产业。当前,要防止接过“发展新兴产业”的口号,却推行“升级版”外延扩张,结果,制造了一场虚热,而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依然如故。

六、产学研结合、

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结合

“产学研的结合”已经引起了各方关注,但只有加上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互补与合作才能形成高效率的创新生态。

大学是当代知识创新和前沿高技术最重要的源泉,在创新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大型企业优势在于强大的产业能力和对复杂技术的集成能力;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吸纳新的知识并将其转化为有市场价值的新技术、新产品方面是难以替代的。

在科研、转化与产业化的链条中,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处于不同位置,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也有分工。大学的科研成果不一定都得自己做技术转化;中小企业的转化成果,并不一定都由自己去产业化;大型企业所需的技术也并非都得“自主开发”。好的创新生态,就是通过市场的对接,各自扬长避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利益连接。如科技型中小企业吸纳院校的扩散效应,为大型企业的技术集成提供充足的技术来源;大型企业则利用其组织平台和资金实力,将大量、分散的科技成果经集成、整合和再创新,开发出有品牌支撑的市场主流产品。这一过程不断循环,就会出现新产品层出不穷、产业升级不断发生的生动局面。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飞]

标签:经济 效率 不断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