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艺术的“线相”与精神的“尚立”


来源:艺术中国

通过梳理中国艺术史中书法、绘画、雕塑、建筑以及彩陶纹、青铜器纹样等艺术语言特色,笔者总结出中华民族的艺术的特色是“线相”的艺术——“线”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相”则反映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所特有的精神面貌,唐尚法、宋尚意、元尚态、明尚朴、清尚趣。

眼下的这个时代是无法用因与果联系来诠释的,但我们完全可以把自己的真挚情感交付出去,交付给这个伟大的时代,一个继往开来的雄壮气概的“线相”时代,让艺术的“线相”和精神的“尚立”回到本初,续写辉煌,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艺术家要追求和完成的。

西方人最可贵之处在于他们科学的创造了世界上没有的东西,这一点我们要向人家学习,看看人家都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然后再回望我们的文化,才知道我们要从中学到什么或者创造什么。

幸运的是,我们真的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这个时代让艺术家能够完全释放自己的艺术才华,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独特的“线相”道路“尚立”出自己全新的个人面貌。

参考书目:

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俞剑华注,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2、张怀瓘,《书断》,潘运告注,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

3、启功,《古代字体论稿》,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3月第2版

4、俞剑华,《中国画论选读》,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5、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2007年7月重印。

6、宗白华,《意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3版。

7、潘天寿,《潘天寿谈艺录》,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

8、万青力,《并非衰落的百年》,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9、宋晓霞,《自觉与的中国现代性》,香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0、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5月第1版,2009年2月北京第2版。

11、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12、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13、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14、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简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重要参考文章:

1、潘天寿,<骨法用笔>,《潘天寿谈艺录》, 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

2、潘天寿,<谈谈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风格>,收录于《二十世纪中国画讨论集》2008年7月第1版。

3、宋晓霞,<论工笔人物画的画体特征及其在现代发展的可能>,原载于《国画家》杂志,1997年,第6期。

4、宋晓霞,<对中国文化的“自觉”——以陈师曾为例>,载于《美术馆》杂志,2006年B辑,总期第11期。

5、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2007年7月重印。

6、宗白华,<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意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3版。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郝佰云]

标签:尚立 尚意 线相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