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探寻滨州:"赵诚"和"洋建筑"


来源:滨州日报

原标题:传说中的“赵诚”和老北镇的那片“洋建筑” 滨州实验苗圃大门的位置据说是原鸿文中学靠西的一个大门 滨州传媒网-滨州日报讯 在即将启程访问塞莉女士,探寻英国“存储”的那段百年前滨州历史之前,先让

据《滨州文史》第一辑中“敌我相争的教育阵地——鸿文中学”记载,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教会财政吃紧,压缩对国外教会投资,牧师赵诚曾奉命回国,鸿文中学因之停办,改为只收四、五年级的小学,校长改由中国人刘丙乾担任。1922年,在诸多学生和教徒的要求下,鸿文中学复校。到1930年,国民党政府公布了“私立学校立案法”,取消圣经课,增设党义、音、体、美等课程,并实行男女同班。依此规定,鸿文中学不符合办学条件,毕业生学历不予承认,该校于1938年被迫再次停办。

“七·七事变”后,社会各方面的政治势力为培养自己的人才,加紧了对鸿文中学这块教育阵地的争夺,在一群鸿文校友的倡导下,鸿文中学于1941春再次复校。1943年春,各派政治势力再进一步争夺青少年一代,国民党、三青团、日本特务都相继加紧了对该校的渗透。期间,中国共产党也在鸿文中学开始了有组织、有领导的地下工作。两年的时间,鸿文中学地下党组织先后发展党员12名,学救会员402名,进步学生百余人。在滨蒲两县解放后,校长张思敬带部分学生南迁张店,后迁至济南,鸿文中学就此结束。

简玉堂回忆,1952年左右,鸿文教堂和鸿文中学开始陆续拆除,一直到“文革”后期才拆除完毕。

 鸿济医院——黄河三角洲最早的西医院

在过往黄河的要道——老北镇的西大街上,有着赵诚建造的教会医院——鸿济医院。简玉堂介绍,医院坐东朝西,大门就在现在205国道下大堤的东面,最初医院不分科,外国医生就赵诚自己。

滨州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朱玉彬介绍,他的岳父杜宪法曾在鸿济医院工作过。受一张鸿济医院工作人员的合影启发,他搜集了不少有关鸿济医院的资料,也探访了几位在该院工作过的老人。他在《滨州文史》第三辑“黄河三角洲最早的西医院——北镇鸿济医院”中写到,鸿济医院是20世纪初英国传教士以办慈善事业,“救死扶伤、怜贫恤苦”的名义,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办起的第一座西式医院。刚开始时,只是一个特建的锁头皮形式的三间治疗所,中间为药房,西间挂号、候诊,东间看病。当时群众称之谓“洋药房”。这个诊疗所虽然很简陋,但在20世纪初期,却是黄河三角洲上开天辟地以来第一个现代化“医院”。当时医院虽小,但相对中医来说,以其新奇的医疗方法和独特的疗效,令当地群众刮目相看。

进入上世纪20年代后,北镇街里盖起了大礼拜堂,在礼拜堂的北边,建起了正式医院,有了单独的挂号室、门诊室、药房、手术室、男女病房等。医院大门口赫然挂起了引人注目的“北镇基督教鸿济医院”牌子(中华基督教全国总会成立后,改称“中华基督教会鸿济医院”)。这时的鸿济医院已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惟一能开刀动手术的正规医院,并为了贯彻教会的“施医救人”宗旨,常常派出医务人员到各教堂所在地给危急病人治病,因而也迅速扩大了教会在当地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国力大大削弱,教会捐款也大为减少,国外传教士人数逐年减少,1930年以后,北镇教区的英国人陆续回国。鸿济医院却由于当地人的维持,越办越红火。1932年至1934年,医院已初具规模,有病房8间,病床25—30张,医护勤工人员已达到16人。门诊、病房都对外开放。医院服务范围很大,南到高青、博兴、广饶,北至利津、沾化等县。那时附近几县除惠民县南关教会医院外,鸿济医院便是惟一一所较大的西医院了。

1947年,北镇解放后,鸿济医院的医疗设备、药品运往沾化县义和庄八路军渤海军区医院,历时42年之久的鸿济医院至此结束。

鸿济医院对西医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应用、传播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记者 李志武 李振平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马丛丛]

标签:滨州 赵诚 洋建筑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