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依托沾化县城 东杜村成为副业强村


来源:滨州日报

依托沾化老工业区,东杜大力发展工副业项目,成为四邻村庄羡慕的副业强村  1957年,沾化县城由古城镇搬迁至富国镇,沾化众多国营工程遂迁移至此,其中在东杜占地立厂的非常多。2011年,沾化县加快实施徒骇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配套加快实施城中村改造工程,首批共涉及井王、东杜、西杜三个村900余户2341口人。

原标题:沾了县城光的副业强村

经济

村庄

依托沾化老工业区,东杜大力发展工副业项目,成为四邻村庄羡慕的副业强村

1957年,沾化县城由古城镇搬迁至富国镇,沾化众多国营工程遂迁移至此,其中在东杜占地立厂的非常多。如县机械场、造船厂、酒厂、农机厂、皮革厂、一棉厂、农机拖修厂、被服厂、印刷厂、毛纺厂、发电厂等。而县水利局、土产部、食品公司、外贸公司、农机局、交通局、基建局、农行、公安局等机关单位也纷纷在东杜征地落户。

随着沾化县城的发展,东杜村的耕地逐渐消失。失去土地后的农村怎么办?那时的东杜人就头脑灵光,开始琢磨产业转型。1959年,大队从樊桥请来瓦匠,本村出劳力当壮工,给副食品公司等周边单位垒院墙盖平房。从此村里有了建筑业。

1975年春,大队在村东现老年公寓处建起1600平米的副业大院,先后办起缫丝厂、面粉加工、饲料粉碎、电气焊、农机具修理等工副业项目。而后,还办起了养貂场。为解决村民烧柴照明问题,各户建了沼气池。东杜逐渐成为四邻村庄艳羡的副业强村。

1979年,东杜成为沾化首批用电照明的村庄,众多村民在沾化造船厂、机械厂等地工作,学到了技术,日后纷纷成立门头,开办小企业。村会计牟华林说,“我们东杜是沾了县城的光。比如1995年,县里安排第二批符合招工条件的青年在县城就业。两次共安置53人。村里50来个姑娘都在缫丝厂干活,一个人一口锅,把蚕茧放在温水里,把蚕丝都缫出来,剩下的是蚕蛹。吃蚕蛹的风气也是从我们村开始的。”

有机会沾光,更要会沾光,沾好光,东杜村是个会沾光的典型。

老书记牟榕林说:“我们村有着手艺买卖传统,比如1937年,我父亲牟庭佐就学会染粗布,开起第一家染坊。1952年,村民刘希恩聘请滨城邢连元为师,办起了粉坊制作粉皮,生意兴隆。1954年春,省政府组织16个县20万民工疏浚徒骇河,我们村的手艺人就找到商机,为民工炸油条、做烧饼。”

1992年,东杜筹资建起了29间商品房。

2011年,沾化县加快实施徒骇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配套加快实施城中村改造工程,首批共涉及井王、东杜、西杜三个村900余户2341口人。东杜村仅用36个小时,就完成了全村的改造安置协议的签订,一周时间就全部拆除了旧房。

1994年,成立建筑公司。今天,东杜村民已全部搬迁进村南的新楼房。牟华林介绍,村里青壮年约有一半在附近工厂工作,一半在自主创业。村里先后办起了建筑、白铁、客货运输、批发、零售、农机维修、塑钢门窗、养殖等近20个产业项目,吸纳了村里90%以上的青壮劳力。

“俺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楼,干净、暖和,这里的日子是真舒坦! ”刘新林老人说,住在有暖气的楼房里,自己腿疼的老毛病好了一大半。2012年冬,村民牟康推迟婚礼,就为了在新楼房迎娶新娘邵燕燕。燕燕说:“娘家人都觉得很体面,都说我嫁到东杜是嫁对咧!”在安置小区北面临街,一溜商铺正在加紧装修,以迎接徒骇河两岸的滚滚商机。

历史

村庄

东杜没有杜姓人,因位于徒骇河东岸,而河西已有杜家村,故起名东杜

虽说村名“东杜”,但该村并没有杜姓人。现在该村有赵、常、牟、刘、吴、耿6个姓氏。据《中国共产党东杜村组织发展史》记载,明代永乐年间,赵华民从山西洪洞县迁移至此,始建此村。因位于徒骇河东岸,而河西已有杜家村,故起名东杜。之后,常姓迁入。目前,该村以牟姓居多,约占60%,而刘姓占24%。

清乾隆4年(1739年),牟姓由泊头大牟村来此定居;1810年前后,郭成村刘大成与本村牟氏之女成亲,迁居东杜;20世纪40年代,泊头镇冯王庄吴清海投奔表哥刘俊升,落户于此;1952年,花家村耿富丰与东杜牟云山之女成亲,落户于此。

牟氏先祖牟大忠原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明洪武二年,他迁至沾化洼里张村。清康熙初年择基立业立庄,名叫“大牟家”村。四世祖永佑于乾隆四年(1739年)迁居东杜。

早年,东杜村曾有两座庙宇,衍生有“四月庙”庙会。村西北角靠河高岗处,原是一座占地40多平方米的古庙,有门楼有正殿,香火不断,俗称“大庙”。在村东北角处有一座小庙,用以祈祷逝者灵魂上天。村北首还有一戏台,逢庙会总要请外地戏班唱戏。

1939年,花家乡公所成立自卫团,村民赵金章被征,被指定为小队长,后转到富国区公所。而后被派往永丰乡石营村以西鬼子据点任小队长。他曾受命逮捕中共沾化工委书记石清玉,而石清玉正是邻村井王村人。经我方做工作,赵金章设法使石清玉脱险。

1964年徒骇河第二次治理,重修大堤,村西头南北排列5户村民住宅院落被拆除。自此后的40多年里,东杜向东迁移了300多米,并在1970年重新规划了一个新村,称为“新庄”。

1950年,村民牟连会与坝北村杨万刚合伙到冯家镇久山村相对的徒骇河东岸开荒种地,地名叫做鱼山子。之后,牟云阶、牟云岐、刘增一也相随而去。当时,东杜的开荒面积达到200余亩。这片田地成为日后东杜宝贵财富。2004年,鱼山子耕地80余亩转租给京博集团,年租金1.9万。

2011年,东杜成为沾化县城中村改造的重点村庄。一周时间,东杜就全部拆除了旧房。2012年初,早已没有土地的村民彻底告别了院落,上楼开始新生活。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张琦]

标签:徒骇河 强村 牟姓

人参与 评论

精彩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