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平:用绚丽色彩书写生命的激情
2014年05月09日 16:24
来源:华夏收藏网 作者:闫平
主持人:可能有很多的女画家作品和题材表现非常好,相对表现社会大题材的作品做得并不是那么多。主持人:可能有很多的女画家作品和题材表现非常好,相对表现社会大题材的作品做得并不是那么多。
著名女画家闫平做客新华网书画频道艺术名家访谈节目
闫平,女,1956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79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83年毕业留校。1989年考入中央美院油画创作研修班。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教授。在中国美术馆参加“全国第一届油画展”、“93中国油画年展”获得银奖、“中国油画双年展”获提名奖,在美国参加过“中国现代艺术展”等。作品《矿大嫂》参加“全国第六届美展”获优秀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一、“女性艺术”这一概念的所指究竟是什么?
主持人:我先简单介绍一下闫平老师。闫平老师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开始学习绘画的,1983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九十年代初期,她的作品在中国美术界受到关注。闫平创作的《母与子》系列油画令她一举成名,于是有评论家给闫平的绘画贴上“女性艺术”的标签。女权运动领袖西蒙·波伏娃在她的《第二性》中曾这样说:“男人永远不会以性别为起点去表现自身,他不用声明他是一个男人。但是如果我想给自己下个定义,就必须首先确认,我是一个女人”。 您作为著名的女艺术家,您个人认为“女性艺术”这一概念的所指究竟是什么? 闫平:我认为“女性艺术”这个概念肯定要由专家来看的,他们对“女性艺术”肯定是有自己的一个想法的。很多人在绘画中会提起“女性艺术”,为什么没有“男性艺术”呢?我想可能是女人画的画和男人画的画有所不同。我不从女性和男性去考虑,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去考虑。一提起中国人画油画,大家就会想起来一个东方的人,一个东方的女人在画油画,这个人是单独的人,等于是一个独立的人,一个独立的女人去画了这个画,当然在今天这样一个以男性为主要元素的社会里多少会受控。女人没有反抗的革命精神,但是女人有适应、支持、忍耐、能吃苦耐劳、心胸宽大的传统精神。
但是对于画家来说,我觉得很幸福的一件事情就是女人在生活中能够容忍、适应,可以在艺术里面去表达,有一种自由的力量和解放的力量,从我选择绘画这个角度来说是一个很幸福的事,使女人的自由有了一个很好的出处。
主持人:您最初引起轰动的是90年代《母与子》系列油画。女性题材系列很多,您为什么会选择《母与子》系列呢?
闫平:我们看到很多的女画家,都会觉得她们有一些另类。其实这是她们真实生活的写照,她们的艺术品之所以感染人是因为她们经历了生命的东西,她那种生命的力度会让人震撼,所以她们的作品才会引发人的共鸣和深思。如果画的要好,必须要发自内心的真情。如果婚姻稳定、家庭幸福,处于和平年代,不缺吃穿,最能引起我心灵涌动的东西就是母性情怀。
主持人:也就是说,在您的生命过程中这种母子精神对您的艺术表达是一个特别好的题材?
闫平:是的。如果你有一天当了母亲以后,就会有这种爱孩子的激情了。
主持人:您初期的母子系列是在什么时候画的呢?
闫平:从1991年。
主持人:那到现在这个系列一直进行了多长时间?
闫平:这是很多人问的问题,他们问:你是不是在复制呢?母爱能复制吗?我觉得最源泉的东西就是母爱,这是源源不断涌动的感情!其次,对于绘画的追求也是一个源泉的东西,酷爱艺术,这两方面都是鲜活的涌动!母亲对孩子的热爱、对绘画的热爱,把汗水或者是情绪转变为绘画的过程,让我欣喜,在画面上让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主持人:两者非常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闫平:孩子大了以后,他有一种变化,他可以轻轻的把我抱起来了。但是母亲对孩子的母爱永远都是呵护,认为他永远是孩子。因此我的画面里还是经常会出现抱着怀里的孩子。
主持人:一谈到孩子您就会有一种幸福感一直在流露。您认为目前“女性艺术家”在当下有没有真正的女性话语权呢?
闫平:这都是相对的。其实画画的女孩子和女画家还是特别多的,但是相对的生活状态不同,因此她们自传性的题材多一些。我也属于那种自传性的画家,与我自己的生活相关,深刻表现内心的东西。相对于画那种社会大题材的东西少一些,因此她与社会的互动可能就少一些。
主持人:可能有很多的女画家作品和题材表现非常好,相对表现社会大题材的作品做得并不是那么多。
闫平:但是我对这个问题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一些男画家画一些事件性的题材,比如说今天要画农民工的题材,表现的都是当下的事件。
主持人:这个是女性艺术家特别独特的视觉了。您觉得人性中很多本性的东西很重要,是这样吗?
闫平:应该是吧。别人的画我也觉得好,但是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还是要先选择那些为更触动我自己心情的,然后再向读者和观众介绍。
闫平:我认为“女性艺术”这个概念肯定要由专家来看的,他们对“女性艺术”肯定是有自己的一个想法的。很多人在绘画中会提起“女性艺术”,为什么没有“男性艺术”呢?我想可能是女人画的画和男人画的画有所不同。我不从女性和男性去考虑,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去考虑。一提起中国人画油画,大家就会想起来一个东方的人,一个东方的女人在画油画,这个人是单独的人,等于是一个独立的人,一个独立的女人去画了这个画,当然在今天这样一个以男性为主要元素的社会里多少会受控。女人没有反抗的革命精神,但是女人有适应、支持、忍耐、能吃苦耐劳、心胸宽大的传统精神。
但是对于画家来说,我觉得很幸福的一件事情就是女人在生活中能够容忍、适应,可以在艺术里面去表达,有一种自由的力量和解放的力量,从我选择绘画这个角度来说是一个很幸福的事,使女人的自由有了一个很好的出处。
主持人:您最初引起轰动的是90年代《母与子》系列油画。女性题材系列很多,您为什么会选择《母与子》系列呢?
闫平:我们看到很多的女画家,都会觉得她们有一些另类。其实这是她们真实生活的写照,她们的艺术品之所以感染人是因为她们经历了生命的东西,她那种生命的力度会让人震撼,所以她们的作品才会引发人的共鸣和深思。如果画的要好,必须要发自内心的真情。如果婚姻稳定、家庭幸福,处于和平年代,不缺吃穿,最能引起我心灵涌动的东西就是母性情怀。
主持人:也就是说,在您的生命过程中这种母子精神对您的艺术表达是一个特别好的题材?
闫平:是的。如果你有一天当了母亲以后,就会有这种爱孩子的激情了。
主持人:您初期的母子系列是在什么时候画的呢?
闫平:从1991年。
主持人:那到现在这个系列一直进行了多长时间?
闫平:这是很多人问的问题,他们问:你是不是在复制呢?母爱能复制吗?我觉得最源泉的东西就是母爱,这是源源不断涌动的感情!其次,对于绘画的追求也是一个源泉的东西,酷爱艺术,这两方面都是鲜活的涌动!母亲对孩子的热爱、对绘画的热爱,把汗水或者是情绪转变为绘画的过程,让我欣喜,在画面上让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主持人:两者非常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闫平:孩子大了以后,他有一种变化,他可以轻轻的把我抱起来了。但是母亲对孩子的母爱永远都是呵护,认为他永远是孩子。因此我的画面里还是经常会出现抱着怀里的孩子。
主持人:一谈到孩子您就会有一种幸福感一直在流露。您认为目前“女性艺术家”在当下有没有真正的女性话语权呢?
闫平:这都是相对的。其实画画的女孩子和女画家还是特别多的,但是相对的生活状态不同,因此她们自传性的题材多一些。我也属于那种自传性的画家,与我自己的生活相关,深刻表现内心的东西。相对于画那种社会大题材的东西少一些,因此她与社会的互动可能就少一些。
主持人:可能有很多的女画家作品和题材表现非常好,相对表现社会大题材的作品做得并不是那么多。
闫平:但是我对这个问题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一些男画家画一些事件性的题材,比如说今天要画农民工的题材,表现的都是当下的事件。
主持人:这个是女性艺术家特别独特的视觉了。您觉得人性中很多本性的东西很重要,是这样吗?
闫平:应该是吧。别人的画我也觉得好,但是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还是要先选择那些为更触动我自己心情的,然后再向读者和观众介绍。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